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的中国旅游热对旅游行业服务人才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这是中国旅游业、旅游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应从在旅游市场中处于卖方地位的旅游行业系统和处于买方地位的旅游消费者入手,切实分析这两方的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适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导致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对传统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冲击。如何根据现代旅游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合格的人才,已成为旅游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当前新疆旅游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我校旅游教育情况进行了阐述和初步分析,提出拟定我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与措施,加快人才培养的创新,以适应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尴尬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尴尬与不景气已经成为旅游教育界的共识,对其原因见仁见智。本文以旅游学科地位、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理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对旅游人才需求市场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试图从本质上理清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最后提出了走出困境、摆脱尴尬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构建河南文化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在对河南几所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教学及对河南文化旅游市场两方面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河南文化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可行性建议:建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教育;改进旅游英语教材,突出地方性特色;加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产学研结合,改革教学模式;加大语音室、多媒体的使用,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双语双师型教师以及改革考试评价方式等。本文对加强培养旅游人才,推动河南旅游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高旅游教育质量 保障旅游人才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求贤若渴.然而,旅游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因为职业精神的缺乏、实践能力的薄弱等因素,得不到市场的认同.作为培养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的高职旅游教育,应该切实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旅游工艺品市场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出发,探讨了旅游工艺品设计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旅游工艺品设计教育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论旅游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市场需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玲 《教育与职业》2005,(30):46-47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如何培养大量适应现代旅游市场需要的专业人士,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了解和适应现代旅游市场,是办好旅游教育事业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试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安徽旅游业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出发,对构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旅游行业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一方面,旅游产业飞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其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在办学定位、培养思路、教学模式等方面不能适应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需要。我们必须对高等旅游教育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等进行改革创新,以培养适应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当前中国高等旅游教育与旅游人才需求的主要矛盾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基本要求入手,从高等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师资、培养环境等方面论述了高等旅游教育与旅游人才需求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旅游人才需要良好的旅游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但是目前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调整是必要的.文章在对福建几所新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访谈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影响课程体系设置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新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现行育才模式,实现快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才能推动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鉴于此,文中提出快出人才的新模式,即指:以从业基本能力教学为纲、以实践优先、教育资源优化为保障、保经济转型、保人才需求质量、保人才需要数量。针对新模式的实施,阐明了转型实施的要点,为实践推广提供了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显著,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开封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进程中,做大做精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至关重要。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科学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做精、做强文化旅游项目;培育龙头,做精、做亮文化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做活、做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全、做特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注重创意,做优、做奇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挖掘重庆市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对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所有的优势、面临的劣势、拥有的机遇与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区域体育旅游发展的五大策略:定位体育旅游发展产业模式;打造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圈;加大媒体宣传,创新旅游主题,打造体育旅游套餐;与乡村体验游共融,加强城乡交流;‘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实施;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并以此促进重庆市区域体育旅游的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则主要取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须应对挑战,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旅游业进入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人才兴旅刻不容缓,教学创新团队是创新型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在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意义及困境的基础上聚焦学院制度优化、团队师德建设、先进引领、质量提升等问题探讨,为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浅谈旅游体验中的教育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旅游具有的教育功能的属性,把旅游与教育自然地结合起来,旅游者在轻松愉快的旅游环境中获得新的知识。这种直接参与旅游体验获得的知识将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资源共享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当前,高校校园旅游作为新兴的特色教育旅游,优美的校园风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往来参观学习。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将高校旅游地闲置性碎片化非经营资源与大学生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实现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场地、物品、服务等闲置资源的共享共赢。通过打造旅游共享平台,破除各高校之间的旅游壁垒,引领大学生旅游信息化、个性化、低成本的新方式,也为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向共享经济市场前端靠拢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9.
汶川大地震不仅重创了四川旅游业,也暴露出四川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单一、市场狭小、抗风险能力弱等系列问题。四川省必须改变目前以观光旅游为主、九环线一枝独秀、过度依赖公路交通和成渝客源的产品和市场体系,加大对新环线的打造和新产品的开发,拓展客源市场,构建立体型交通网络,才能摆脱被动局面,促进灾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昆明市支柱产业。低碳旅游使其未来发展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景区生态建设、“绿色饭店”创建工作、全民环保宣传教育及行业模式的生态化发展,为昆明市旅游业低碳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昆明市旅游业低碳发展应当注重政府政策法规的导向功能,积极促进产品的转型升级,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在各相关行业倡导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增强景区的碳汇功能及低碳管理,并在旅游者中推行低碳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