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永发 《教师》2014,(22):48-49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实践,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教学起点,使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密切联系起来,利用学生的认识冲突及创设差异性事件,修正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建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途径,在无意中形成了对某些事物特定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且在头脑中沉淀下来。他们的这些看法和思维方式有时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并无冲突,但有时则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我们把这些未经科学证明的看法与思维方式称之为“前概念”。  相似文献   

3.
陈云 《小学生》2013,(12):32-32
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是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概念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前概念,有时是与科学概念相悖,有时则似是而非,当然,有时也会与科学概念基本吻合甚至完全相同。教学中,如果学生具有的前概念是前两种情况的话,教师往往是将其视为教学的一项挑战,因为教师要去"破而后立"——先破除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有时,如果学生的前概念过于"顽固"的话,会给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极大的困扰。但是,很少有教师会  相似文献   

4.
前概念和科学的物理概念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们都是由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所产生的.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前概念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虽与科学的物理概念不一致,但在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之后,再辅之以有关的实验引导,便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从不同物质轻重的概念转换为密度概念;二是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大不一样,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中,这些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且已形成了系统的却并非科学的概念.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铁块沉于水中的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可以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前概念;三是学生在正式学习物理以后,在学校教学情境中形成的.当那些非本质的现象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一致或相关联时,学生很容易同化这些现象,导致对本质特征的曲解,并同时使原有的观念得到充实和加强,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顽固的先入之见,影响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的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这些概念具有生活化和片面性的特点。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学生应该从数字的符号、内涵、外延、规则几个维度进行数学化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前概念有数学概念内涵理解模糊、狭隘,外延的认识错误,规则未能建立三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设置概念的认知冲突情境,暴露学生的数学前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实践模型,丰富学生的数学概念感性认知;提供比较鉴别的概念情境,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数学概念的表达内化,确保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维认知几种四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很多时候,科学教学是帮助学生从前概念走向科学概念的过程。科学教学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概念体系,进而形成科学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科学学习是前概念转变的过程,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建构科学概念尤为重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发学生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形成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之为前概念。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经形成了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看法,同时也养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或前概念)。教育过程必须立足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把前概念作为产生和孕育科学概念的“必然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因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所具有的科学前概念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稳定性。儿童的科学前概念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的前概念并不都是错误的,而是缺少连贯性和完整性。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对所要学习的科学概念往往存在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的前概念、技能等逐渐暴露出来,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转变概念、界定概念、获得新的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科学探究过程而忽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现象比较普遍,5E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常会因为以往的日常生活或实践经验,而在头脑中形成诸多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看法。我们把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形成的概念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含义一致(即朴素概念)时,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科学概念;而当学生已形成的“前概念”偏离科学概念(即相异构想)时,则可能对学生正确掌握科学概念、形成科学认识造成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概念蕴含了跨越学科界限的普遍性思维方式,为学生跨越学科界限理解复杂现象、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认知框架。本文基于跨学科概念视角,提出了科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新模式,强调将跨学科概念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认知支撑,支持学生在跨学科问题解决过程中链接已有认知经验,学习并应用科学原理,经历实践活动,提升科学思维,从而达成课程目标。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的科学跨学科实践能够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姚霞 《阳光搜索》2014,(3):8-11
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概念体系,进而形成科学的认知和思维形式,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但是,在进入课堂学习科学之前,学生并不是白纸一张,他们头脑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点,会以自己的方法观察、实验,对观察结果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解释,有特定的获取新信息的学习策略。这些想法和认识一般被称为“前概念”,也被称为朴素概念或片面概念。与科学概念相比,前概念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片面的,会对科学概念的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但前概念是学生在相对初级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学习后形成的,是必须经历的一个学习阶段。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必须分析、掌握学生的前概念,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之前对事物和现象的已有认识与观念,有的与科学概念相似,有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甚至是错误的。要跨越前概念这道坎,了解是前提,分析是基础,实践是保障,研究是核心,转化是关键。模糊的前概念易形成思维障碍,解决策略是在情境中正确构建;有缺陷的前概念易以偏概全,解决策略是在暴露后修正;抽象的前概念易干扰思维方法,解决策略是在类比中建模;类似的前概念易造成负向迁移,解决策略是在对比中辨析;错误的前概念易阻碍认知顺应,解决策略是在澄清后转化。教师应减少前概念的负迁移,促使学生实现概念的顺应或转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王月贞 《考试周刊》2013,(26):140-141
前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某科学概念之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而中学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前概念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顾恺 《中学物理》2012,(10):62-62
前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接受正规科学教育之前由长期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前概念的存在是必然的.根据前概念的形成原因,人们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而形成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主要以直觉或非科学推理为支柱,表现为片面、幼稚甚至与科学概念相悖的错误前概念;另一类是学生正式学习物理以后形成的对科学概...  相似文献   

17.
周旭晨 《江苏教育》2012,(34):52-53
同样一个问题,在未进行科学概念教学前,学生有着不同的看法。可见,我们的孩子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我们把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非本质的认识称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前  相似文献   

18.
王庆 《教师》2012,(27):40-40
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概念的建立是地理教学的基石,但是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却并不像部分教师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基于学生的先前生活经验与学习经历的。多元信息时代,电视、网络、广播、报刊和书籍中的信息纷至沓来,使我们有了对事物的先期经验与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有研究者将人们凭借对科学概念的一些自己的感性认识而获取的对概念的理解与认识称为“前概念”。一、对“前概念”的理性认识1.“前概念”的广泛性与特异性学生在正式学习高中地理前,接触过大量的地理事物和自然现象,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前概念”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与体验也不尽相同,而且正确的只有一个,错误的形态却可以形形色色。2.“前概念”的自发性与肤浅性  相似文献   

19.
学生通过感知日常生活现象获得的经验积累而构成对事物的看法。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拥有的前科学概念,掌握揭示学生前科学概念的方法,并基于前科学概念,采用转变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97):19-20
"思维可视化"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有效认知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前概念思维可视化、学生思维可视化、板书设计可视化、学习效果可视化等方法,能够找准科学探究的开端,把握科学课堂的节奏,了解科学探究的效果,促进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修正学生的错误,构建全面完善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