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周笑平 《科教文汇》2009,(32):79-80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独立学院大学生35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采取团体心理辅导,并用相关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前后测。结果:实验组前后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就业信心总体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团体辅导对于提高毕业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就业信心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欧文亚隆团体辅导的特点后,探讨了欧式团辅在贫困生中的应用,旨在为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治疗模式,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赵红 《科教文汇》2014,(10):199-199,201
本文在分析了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欧文亚隆团体辅导的特点后,探讨了欧式团辅在贫困生中的应用,旨在为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治疗模式,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肖大兴  蔡明 《科教文汇》2012,(25):178-180
为探讨团体辅导对贫困生挫折承受力的干预效果,运用自主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对22名贫困生进行7次团体心理辅导,并通过量化分析和质性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团体辅导能显著提升贫困生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某中职院校60名高一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学生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学生则采取18次团体心理辅导。使用《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比较两组学生在首次随访与末次随访对入职的适应情况变化,同时使用《团体活动效果评估表》评价两组学生首次随访与末次随访对团体活动的适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首次随访的入职适应情况和团体活动适应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入职适应情况和团体活动适应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对入职以及团体活动的适应情况,从而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参与工作,推动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为了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职业测量问卷,对470名大学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职业选择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各层级间差异显著,在性别、学校维度差异非常显著(P〈0.05),而在生源、独生、专业等维度差异不显著。此外,自我效能感还与职业选择的能力、信念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因素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同自我概念、自尊等一样,描述的都是一种主体自身现象,是主体以自身为参照对象,对自身进行反思和评价。在此介绍了生涯辅导和自我效能的涵义,通过对大学生生涯辅导活动,自我生成和提升他们自我效能,实现生涯定位和职业选择;自我效能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实现人—职业匹配,最大化发挥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改善贫困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通过推荐招募的方式,以32名贫困生作为实验组,32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6次辅导,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在辅导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辅导后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常态学习下的对照组在各量表下的得分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结论: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肖徽样 《科教文汇》2012,(3):179-180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对高校社团社会活动及学生自我效能感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社团社会活动对学生社会工作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高校社团社会活动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正确评估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弱势群体已经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本文在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胡世群 《科教文汇》2013,(5):189-190
中职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面对这种现状,各中职学校成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专门从事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为解决就业难问题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仍存在诸多弊端,不能形成就业工作合力,作者从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专业教师在指导中职生就业工作中的有利因素,提出了如何发挥专业教师在中职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的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同商榷,希望能为中职学生就业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尚宇红 《科教文汇》2014,(22):220-22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发挥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的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学手段,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中。课程教师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熟悉掌握教学程序,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兰州大学90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进行了分析,从自我认知和职业目标两个方面分析了男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研究发现,传统的性别意识对男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目标的大多数内容符合传统性别观念对于男女的角色期望,女大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性别意识的束缚,体现出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龚晗 《科教文汇》2012,(5):194-194,202
文章结合高职生就业现状,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择业效能感的培养对于解决高职生就业困难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分析了高职生择业效能感不佳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有效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大学生职业规划及职业成熟度现状,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提供可行性建议,采用大学生职业调查问卷(包括职业规划题目及刘利敏职业成熟度问卷)对武汉地区7所高校12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有价值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搞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既有利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很早就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而我国的起步则较晚,要完善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可以结合我国现状并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将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生教育体系,完善制度环境,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师资、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秦淑平 《科教文汇》2012,(25):181-182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简要概述了当前国内从心理学视角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指出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学研究将为大学生职业辅导教育、健全大学生就业机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许翠梅 《科教文汇》2011,(34):193-19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首要工作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而职业意识的确立则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觉醒了吗?通过对大学生职业意识觉醒现状的分析,揭示影响大学生职业意识缺失的因素,并提出应对建议,以期将职业意识的培养与确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使其职业意识尽早唤醒,并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范丽萍 《科教文汇》2013,(10):192-193
文章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缺失负面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缺失的原因及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我,现实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工作,尤其是针对不同专业类别、不同性格的学生来说很难做到面面俱全。文章首先探讨各高校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中目标确立及实施过程所存在种种问题,进而通过专业理论和技术解析当前大学生职业性格、目标和职业生涯忧虑等方面,最后,改造和优化传统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模式,合理构建全新的双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