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述了心理学"罗森塔尔效应",阐明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深入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深入应用"罗森塔尔效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缪建琴 《科教文汇》2007,(2X):62-62
让学生乐写作、能写作、善写作,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坚持活用“贝尔纳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马太效应”三种“心理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3.
将心理学中的概念"破窗效应"引入企业管理,探究在企业管理中人员的非理性心理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即:"破窗效应"的存在使一定范围内的容错机制很难持续;一旦"破窗效应"对企业声誉造成不好的影响,其结果将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希望通过将心理学融入企业管理中,从而解释目前上市公司破产背后的人为原因,希望为企业招聘乃至管理人力资源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组学生名单交给实验教师,说这部分学生很有发展潜力。八个月后,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果然优于其他学生。其实这个名单是罗森塔尔教授随意开列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于静 《科教文汇》2014,(29):27-28
“罗森塔尔效应”即期望效应,学生通过感受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其能力或行为的期望,变得更加自信,从而使教师的期望变成学生的现实表现,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高。而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促进学习者学习,本文从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学习动机和教学评价方面探讨了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并对如何正确看待罗森塔尔效应提出了四点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刘立峰 《科教文汇》2014,(28):12-13
针对德育教育受到传统和非传统因素影响的现状,根据高职学生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特点,运用“破窗理论”对高职学生经常发生的“破窗现象”及德育工作困境进行分析,阐述及时修复“破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和谐、有序、动态的高职德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被贴上"留守"标签的农村中职学生,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不利于关爱工作的开展。本文就学校教育克服标签效应,提升农村中职留守学生管理和关爱成效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由于学生的年龄都较小,普遍是上完初中后就进入到中职院校中接受教育,故多数学生的基础与学习的能力都较差,而这也就决定了中职教育在教育形式上的特殊性。而大量研究证明,班主任的管理在整个中职院校的管理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文章对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中职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需积极贯彻"疏"与"堵"相结合的理念,从而有效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强化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阎江平 《科教文汇》2009,(31):15-16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差、层次低,“问题学生”屡见不鲜,能否有效地转化这些孩子成了中职教育中一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中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认识到攻克该难题的深远意义及其艰巨性,要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坚持在“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中作大胆地探索和不懈地努力;爱字当头,紧紧抓住转化“问题学生”的主动权,把握好关键点和决胜处,积极地、艺术地引导“问题学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0.
“破窗理论”对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破窗理论"是指一种心理暗示造成的从众心理.它对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开放式图书馆存在着制度、管理、队伍和环境等"破窗",应从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强化馆员责任意识、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重视预防等方面着手以有效防止"破窗"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向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提出了新的任务。针对中职学生多教来自农村,文化基础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并存在部分“问题”学生的特点,中职学校图书馆必须优化馆藏结构,营造环境亲和力,加强电子阅览室利用管理,并通过寓教于乐读书活动和优质的服务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提高素养,从而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是有效推进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心理健康”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体验式学习”是超越传统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践行“体验式学习”,可运用一些具体策略。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与反思,将对有效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产生重要影响。“体验式学习”进入中职心理健康课程,将有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为中职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护航。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在高校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分析,探讨了在教育中如何借助信任、尊重、激励、理解等手段来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有时教师在讲台桌前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而台下的学生或窃窃私语,或“昏昏欲睡”,对讲台桌前教师的“精彩表演”却不屑一顾,教师虽三申五令,学生却无动于衷?究其原因,这里面就有个“心理效应”问题。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政治课教师,就应了解有关的心理效应,并善于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丘汉明 《科教文汇》2024,(8):164-167
该文主要探讨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县域中职如何开展“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通过对当前中职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双高计划”对中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种适合县域中职的“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并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激励机制是提高员工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2个视角对激励的“拥挤效应”研究进行了梳理。在分析2种理论观点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拥挤效应”研究和实践的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换位思考”是一种主体转换立场来认识对方、反思自我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与道德相关联。并不是所有的换位思考都具有道德效应,我们必须对此有着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毛琼淑 《科教文汇》2014,(8):122-123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类不断地自我成长来适应。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走在发展的最前端。笔者认为,一切的教育都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只有让学生受到了教育,那才是成功。本文列举了中职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因材施教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爱护、信任、期待能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意念支配下进步、向上。由此,也可以认为:爱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当然,作为一名知识理念的传播者,光有爱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孙琰 《科教文汇》2008,(28):51-51
“破窗效应”的理论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的一次实验。在这项实验巾:詹巴斗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把它们放置在中等阶级社区和杂乱街区,他把停在中等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了个洞。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摆了一星期却仍旧完好无损。而把这辆车也打一个洞,结果仅过几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了。以这个实验为基础得出“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一撞楼的窗玻璃,受这块玻璃的暗示,可能就有人打烂更多的玻璃。这表明:公众的麻木不仁,坏的行为就会滋生、繁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