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我们讨论西方美术对近代中国,尤其是现代美术的影响的同时,西方也在探讨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对西方影响。有的西方学者称这种影响是,“东方文艺复兴”。“东方文艺复兴”最初由奎内特在184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那么,东方文艺复兴则标志着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终结。在17世纪,与柏拉图的理想主义相呼应,在东方文艺复兴中,东方的泛神论已经超越了古希腊和欧洲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随着东西方艺术的交流,纳比派在物质对象上的艺术精神传递与东方艺术的艺术精神表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不再直接表述图像,而是见诸于艺术观念,重视感性,注重客观对象的主观情感的内隐表现。为了突出纳比派艺术形象的主观特性,纳比派画家一般采用了东方艺术手法,使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交融后,物化成一种主观的艺术精神形态,不再拘泥于西方绘画艺术的约定俗成的客观真实性。纳比派是一种主观的、表现的、抒情的、平面的、蕴涵东方特性的时代艺术,不仅沟通了人的主观世界,也协调了内在艺术精神和外在物质形式的矛盾冲突。纳比派吸收和借鉴了绘画艺术的东方特性,他们的绘画作品与西方其他画家之作相比更具东方特性,更具现代性,在现代主义艺术中,跨越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鸿沟,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种种束缚。  相似文献   

3.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绘画创作完成了一种将西方现代美术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的典范.长期以来,他的作品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是最近十年,检讨中国新兴美术的发展,他的先驱作用及作品价值才得到极大的提升,被誉为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宗师.与中国比邻的日本,亦有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著名的美术家栋方志功,它的作品既保留了日本民族的神韵,又吸纳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风格特立.将这两位东方最具特色的艺术大师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他们的异同,对我们当今的美术创作正途定会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西方现代派的美术大师作品中可找到与原始美术的某种关系。原始艺术中的稚拙、率真与现代派美术居然有着相似之处,这是由于现代派画家从原始美术中借鉴了许多东西。这种美术史上的跨越,看似回复,实则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雨巷》时作者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新诗诗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如果说20年代的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的诗歌创作有些食洋不化、模仿痕迹很重的话,那么.戴望舒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观念与艺术手法与东方的审美气质充分融合,从而创造出了不乏东方艺术的审美传统。  相似文献   

6.
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中,吴冠中大胆探索,执著追求,实现了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现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结合,融东西方绘画意识和手法于油画风景的创作之中。他的油画风景作品,既具有明显的装饰性,又具有突出的写意性;既洋溢着时代气息,又蕴含着东方艺术的韵味,自成一家,独具风格。他大大拓宽了油画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油画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代绘画与东方艺术所呈现的"荡出形态之外"的外化形态极为相似.但西方艺术自古希腊以来,是在"二元论"哲学思维的求证问题的方式下切入的,以"人"为中心.其实质与中国"一元论"思维下的东方传统艺术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与东方的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带有鲜明的象征美学特征,同西方现代诗派的象征追求达到了内在的契合。西方现代诗派代表诗人对象征美学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言说体系,但都追求主观世界的客观化和思想的知觉化,中国现代诗派诗人更注重实践品格,从对诗歌意象的选择中去诠释象征的现代性意蕴,他们把西方现代派的象征理论化合到中国的诗歌建构中.使现代性和民族性得到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东方审美思维是诗性的、想象的思维,与传统的西方美学所运用的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思维不同。东方民族的诗性的思维用想象的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富有情感的意象,这些大量的意象经过大脑的分类和秩序化处理后,形成了"想象的类概念"。因此,东方艺术是意象性的艺术,东方的艺术理论是诗性的理论。东方意象艺术有三个特点:它是非理性的象征性艺术;东方艺术具有明确的非科学性;古代东方艺术所表现的时空观念是原始思维的诗性的时空观念,与西方科学的时空观制约下的艺术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世界美术分东西方两大体系,两大体系又衍生出不同的美术创作,产生出美术视野的多元性,就绘画而言,东方绘画以中国为代表,我们就以东方艺术的一个代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西方风景画进行比较,看看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首先是两个画种几乎相近的起源;其次是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最后我们看看中西方风景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异同,以及工具材料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发展根源,及其基本特征;探讨了欣赏和解读西方现代化派美术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湘群 《新疆教育》2012,(2):131-131
时代在发展,艺术观念也不断随之更新,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规律。本着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的目的,我国从19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把认识西方现代派美术纳入中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质的体系中,在中学美术教材中,编入了少量的西方现代派美术作品,这是符合时代潮流和国际现状的,同时也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新观念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所谓现代派美术,是指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的统称。现代美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努力突破以至完全摆脱或否定西方写实美术的传统,强调表现美术家的主观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的种种探索。而抛弃了亚里士多德、康德等所谓的感性形式。“现代派”一词是和某种新的,非传统的,区别于过去的艺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它既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美术,也不包括现代的各种现实主义流派,现代美术纷繁复杂、变幻莫测与现代的西方美术更不是同一概念。现对现代美术进行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美术史论及美术史教育大都以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方向,而对同为人类绚烂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东方其他各国美术却研究甚少,知之甚少,这无疑是一个缺陷,范梦先生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潜心研究,站在历史的,全球的高度,对东方明及其美术给予了应有的评价,出版《世界美术通史》及《世界美术简史》,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整个世界处于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进行了激烈的碰撞。在碰撞中俄国的斯拉夫派与西方派对传统与西方进行了充分的反思与消化,在平衡俄国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出了突出贡献。以此为参照,中国近代以来,"五四"激进派与复古派之间的斗争却因为历史背景、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和立场的差异,导致了中国民族传统的极大摧残以及当下文化传统的缺位。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人写文章在研究当代书坛创作流派与格局的时候,把你归入到形式构成派。认为这派书法是东方笔墨与西方现代美术观念嫁接的产物,创作中强调章法的形式构成,以块面冲突传统意义的和谐连贯,在线的空间分割和大量锐角的营造来增加作品的整体紧张感和视觉刺激感。对此,你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创作风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平凹在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两个领域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东方神秘文化与西方现代派荒诞艺术融为一体,注重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精心垒砌女性形象大厦,追求质朴、简洁的语言和幽默、嘲讽的笔调。  相似文献   

18.
略论古希腊文明中的东方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20年代,那种认为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就自成一个文明传统的观点开始从根本上遭到质疑。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西方文明实际上起源于非西方———更确切说是古代"东方"诸文明,东方化时代的希腊在各个领域内均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与五四时期相比,新时期作家借鉴吸纳西方现代派文学呈现出高度的自觉性。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坛全面渗透,并被中国化,表现为与新时期社会变革同步,与新时期文学主潮合流,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融合。新时期文学吸纳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成功经验将对跨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给予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通过对新时期学中现代派思潮的梳理,探讨了中国作家如何在兼收并蓄西方现代派学的实践中融入中国古典学的修养,以及积累的一些“具有中国化意蕴的现代派学”的成功经验,初步论证了中国现代派学思潮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