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的内容。西柏坡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对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西柏坡红色文化的相关概念及传承,提出西柏坡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式,深入探讨西柏坡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红色校史是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高精尖“大思政课”的重要文化资源。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来看,红色校史资源建设要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从搜集整理红色校史文献入手,以加强红色校史研究为支撑,以探求思政教育的元素和方法为关键,积累红色校史融入“大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提升红色教育的立德树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资源是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红色基因需要传承。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应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发挥高中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培育和增强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由于红色基因是我党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遗传密码,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弘扬党的革命文化、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激活高校思政课的红色基因,重在挖掘并建设多方面的红色资源、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以期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历程,跨越百年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垒基起丰硕的红色文化资源.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既可以增添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实效性和时代性,也能将思政课堂打造为弘扬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样本,体现出四川高校的办学特色.为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需要讲好党革命的故事、烈士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但在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仍然面临对红色文化存在价值认知偏差、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互相脱节、对红色文化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学生受网络文化冲击比较强烈等困境。对此,高校必须突出价值引领,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全方位推进红色文化育人,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育人途径,切实传承好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7.
程婧 《教师》2023,(8):6-8
英模榜样类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优秀红色文化和革命红色基因,在思政教育中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丰富的感染力和较强的观赏性等重要特征。基于此,英模榜样类红色资源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为重要。文章作者从历时和共时等不同维度,对英模榜样类红色资源的类型进行梳理、模式予以归纳,瞄准不同人的成长需求,分析英模榜样类红色资源的作用与功能,尝试提出英模榜样类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助力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播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红色资源开发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把"二七精神打底,红色基因铸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将二七精神的内涵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融合,贯穿于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9.
“六地”红色文化,是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辽宁对自身地方文化特色进行的深刻总结概括。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支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融入课堂教学、拓展校园文化、变革教学手段,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使本土红色故事活起来,让当地红色资源亮起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资源育人是当前立德树人重要的时代课题。深入探索回答这一课题,有助于赓续红色血脉,整合优质资源,培育塑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要突出重点,着重将红色资源展陈的历史成就、呈现的英雄形象、蕴含的建党精神、绘就的精神谱系融入“大思政课”,在重点融入中深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时代,要加强红色资源的科学保护,深化红色资源的系统研究,打造红色资源的精品展陈,拓展红色资源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红色资源的育人实效,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时代新人茁壮成长,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一脉相承,同向同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传承好、发展好、运用好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推动红色文化“活起来”,可以有效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育时代新人。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结合,充分发挥兴文化、育新人的价值。为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发挥好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相关部门和高校应开发优质红色文化资源及平台,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提供强大支持,同时,高校也应创新考评机制,以激发教师利用红色文化建设优质思政课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曹珠 《甘肃教育》2023,(7):15-18
红色资源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引入红色资源,不但能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充实教学内容,还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探索红色资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育人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洪都小学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切实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做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承红色基因相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红色基因与思政课在内容上具有融通性、价值上具有契合性,这是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逻辑前提。同时,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面临着大学生对红色基因认同感较低、社会思潮外在侵袭及教学方法滞后等现实阻碍。因此,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需要坚持"三个结合"、明确"三个导向"、注重"三个要点",以更好地发挥红色基因资政育人、铸魂固本和激励情感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红色影视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在思政育人过程中,红色影视文化更是以其鲜明的导向性、优秀的观赏性、丰富的感染力,发挥着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对红色影视资源展开梳理,分析其主要特征及功能作用,提出思政育人中红色影视资源选取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发挥红色影视资源的思政育人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地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具有地域性、革命性、人民性、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高校传承地方红色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底线思维。高校应当讲好地方红色文化故事,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地方红色文化传承;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打造地方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万安县沙坪中心小学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目标,链接红色资源,擦亮思政底色,积极构建红色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教育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受多元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日益变得多样复杂。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把好思想第一关,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以N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借助SPSS 26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总体效果不佳,存在内容乏味、形式单一、渠道狭窄等问题。为此,应从优化内容、丰富形式、拓宽渠道等方面着手,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是教育人、培养人、涵养人的精神沃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精神,积极探索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的重要资源,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与教育意义。数字化技术能够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有助于赋能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打造思政金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把握“Z世代”大学生的特质,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开发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创意产品,搭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共享平台,探索分享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