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唱的协调     
合唱的协调是在良好的音准与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对音量、音色的适当调整。使音乐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达到音响平衡,进而求得丰富的音响层次和完美的音响效果。合唱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音量、音色上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与比例构成了合唱音响平衡关系。对合唱音响平衡关系的处理是指挥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瞿晓勇 《甘肃教育》2008,(15):39-39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旋律纵横交织发展的集体声乐艺术。它凭借合唱集体中各声部之问在均衡、统一和协调的有机结合后产生的音响,来完成作品思想内容的诠释与艺术形象的塑造。那么,在合唱教学中能否完成作品艺术形象的塑造,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我们面对不同思想内容、不同风格特点的作品时,如何运用已获得的技术音响,以它为基础和手段来准确诠释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浅谈合唱作品的艺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唱作品在以音响方式再现之前,作为合唱主要组织者的指挥,应依据合唱作品的表现意图及内容需要,在速度、力度及音色等方面对其艺术处理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布局。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合唱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合唱作品内容的揭示是与合唱音响在音高、音准上正确的协调关系分不开的。对合唱中的和声音准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合唱中进行把握和训练。  相似文献   

5.
从合唱钢琴伴奏的视角分析,合唱作品声音的协调需要音量、音准、音色三种因素相辅相成,合唱作品的色调在注重音量、音色、速度的基础上还需考虑逻辑重音的位置。合唱中的钢琴伴奏应充分把握合唱作品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在对合唱音响正确着色和与合唱整体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完成好作品的二度创作,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和丰富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合唱作品是对个人演唱手法、表现手法结合合唱的形式,形成统一展示,以供欣赏的表现形式。因此加强对合唱作品表演者情绪的分析,应结合其相关的肢体动作进行全面分析,其中加强对表演者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的分析,更有利于提高对合唱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判断力。本文对合唱作品的情绪与多样类型进行探讨,以实现对其产生全面认识,从而提高合唱作品的欣赏兴趣。  相似文献   

7.
“合唱指挥”课程是音乐教育、音乐学、群众文艺专业,大专、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它通过对合唱与指挥理论知识的讲授,对合唱作品的演唱与指挥活动,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和声织体,建立合唱音响协和概念,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并能较好地驾驭、表现音乐作品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俄罗斯无伴奏合唱的起源及艺术概述,从俄罗斯作曲家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创作特色及音响观念等方面,具体分析俄罗斯无伴奏合唱的特色及风格。  相似文献   

9.
李磊 《华章》2011,(29)
合唱是一种具有严密艺术结构的集体音响艺术.从“集体音响”这一突出的特点出发,产生了合唱艺术的“统一、平衡、和谐”三项要求.而合唱的统一一般是指演唱时基本音色、节奏、速度、理解表情的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合唱作品艺术再现过程中所要把握的原则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作品的宏观分析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基础;进行色调布局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源泉;注重语言表达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根本;体现和谐美是再现合唱艺术美之灵魂。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用声风格上存有差异,中国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方法上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亦有不同。造成这种差异与不同的深层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群众合唱、艺术合唱、民歌合唱、古曲合唱等各种类型中国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用声方法上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合唱指挥的培养,合唱作品的创作,合唱队员的素质,是新时期合唱指挥艺术的三个切入点,是合唱指挥艺术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要唱好合唱 ,就必须科学发声 ,正确地咬字和吐字 ,有准确的节奏、音高 ,良好的呼吸才能做到统一、均衡、谐和。  相似文献   

14.
合唱最基本的技术原则是音色谐和、音量均衡,这两者都是集体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基本手段。作为指挥者,要特别注意培养合唱队员的均衡感觉,因为这是合唱音响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群众性合唱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群众参与性强,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由于参与者普遍音乐素养较低,缺少专业训练,合唱演唱水平存在不足。如何在短期内提高群众性合唱水平,文章从选择作品、教唱作品、基础合唱声音训练、音乐形象的塑造、舞台表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合唱训练教学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合唱团迅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大学生合唱团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合唱训练的基础,发声训练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它是合唱训练顺利进行的前提。宏观训练和微观训练的有机结合,更能表现音乐的内涵与灵魂。而正确把握合唱作品的风格,是体现音乐内容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表现人们感情的艺术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合唱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 ,它雅俗共赏 ,便于组织和学习。学校合唱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合唱的训练既类似又不同于个别唱歌训练,有其自身的特色。文章就非艺术院校女声合唱的声音训练从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共鸣训练、均衡训练、音乐素质训练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声与情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的本质性关联——声音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不仅是表现情感的形式因素,更是创造和构成情感的内容因素。抒情性文学作品由于借助了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将内心情感的律动完美地外现为节奏和韵律,形成声情并茂的象征表现,从而使抒情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呈现出音乐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训练业余合唱团时,应用各种确实有效的排练方法和手段,使业余合唱团能够充分发挥潜在的能量,尽快尽好地完成所排练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