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初中生的希望感、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涯适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寻找提升初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干预方法,采用青少年希望感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与生涯适应力量表对85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初中生希望感、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涯适应力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其次,希望感对初中生生涯适应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并且核心自我评价在希望感对初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启示我们,培养初中生希望感并提升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是初中生生涯适应力干预策略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教学等方法,以甘民院文理共7个院系的751名藏族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分析了藏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并选取其中49名藏族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制定了干预方案,采用协作教学模式,进行为期12周的生命意义感体育干预,采用国际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干预前后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不同生源地对藏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都有着相关影响.经过协作教学模式的体育活动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总体生命意义感(t=4.77, P <0.001)上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协作教学模式体育干预训练对于藏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变化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于生涯建构理论模型,以提高公费师范生生涯适应力为目的进行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追踪评估。方法:招募选取28名生涯适应力较低的公费师范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人,实验组接受6次生涯团体辅导,对照组参加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生涯适应力问卷,干预前后进行重复测量,一个半月后进行延时测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在生涯适应力的总分及其4个分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追踪评估结果表明干预效果的持续性较好。结论:基于生涯建构理论模型设计的干预方案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公费师范生的生涯适应力,并且干预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整合性的心理拓展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湖北某高职院校新生中随机抽样选出了110名自愿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一学年56学时的心理课程,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使用自我接纳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干预前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差异显著;实验组在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管理能力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则呈现负向改变趋势。整合了拓展训练与团体辅导两者优势的心理拓展课程,能显著提升高职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以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初中生心理耐挫力中的干预效果,将心理耐挫力问卷总分在0-12分的16名初二学生随机分为两组,8人为实验组,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参加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共8次;对照组同时进行日常的心理活动课。采用心理耐挫力问卷、自尊量表在干预前、后对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干预前的心理耐挫力和自尊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干预后的心理耐挫力和自尊量表得分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以提升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是提升中学生心理耐挫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机抽取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初级中学2013级两个班共1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校医干预和不干预两种模式.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班学生的总平均成绩、操行评分,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证明校医对初中生的干预能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的职业认知对其升学、职业选择以及生涯生活等方面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家庭相关因素对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已经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证实。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前测、后测及6个月后的追踪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涯困扰与生涯适应力、亲子生涯一致性显著负相关,与父母生涯卷入显著正相关;生涯适应力与父母支持效能感、父母生涯卷入显著正相关,与父母生涯卷入显著负相关;(2)实验组学生的生涯困扰程度在干预后显著降低,而生涯适应力、父母支持效能感、亲子生涯一致性和生涯卷入较干预之前有显著提高;(3)实验组父母在父母支持效能感、亲子生涯一致性以及生涯卷入等几个变量上较干预前有显著的提高,生涯卷入的水平显著降低;(4)追踪数据中,实验组成员在各变量上的水平与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效果未能在干预结束半年后达到较好的维持效果。  相似文献   

8.
处在快速变迁与革新进步的信息时代,个体职业生涯呈现出混沌性特征。大学时期是生涯抉择和生涯定向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在生涯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不适主要表现为:生涯不安全感、生涯不确定感、生涯胶着感。在生涯混沌论语境下,生涯教育应依据现实进行重构,包括:提升生涯智慧,树立新的生涯发展观;寻找生命意义,追求生涯控制感;提升职业能力,增强生涯适应性;激发继起性需求,树立多元成功观;锻造心理资本,体验生涯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生命意义的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生命意义指"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以及教师在教育生涯中的自我确证感和自我实现感,它具有目的性、主体性、精神性和超越性等特征.目前,我国教师的生命意义在强烈的职业倦怠、被动的生存状态和异化的师生关系中被逐渐消解了.教师应该在学习、创造以及与学生的对话中不断追寻自身的生命意义,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围  赵霞 《成人教育》2009,29(9):57-58
在生涯辅导看来,生命教育强调个人发展的内在生命价值,重视对生命存在的尊重、生命意义的提升和生命幸福的追求.是对生涯辅导的重要的价值引导和意义提升.在生命教育看来,生涯辅导注重生涯发展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是生命价值和意义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具有重要的工具理性价值.生涯辅导与生命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可以相互借鉴、彼此交融、共同促进,使得个体生涯规划能力与个体生命自觉意识能够和谐发展和同步提升,生涯辅导与生命教育的视界融合也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北京市1048名普通高中学生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的生涯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对自我知识了解比对世界职业知识更多,对未来生涯决策自信心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自我效能感、学校支持是影响学生的生涯成熟度的有利因素;家长、社区和学校支持是提高城区学生生涯成熟度的支持路径,郊区学生则主要依赖家长支持,城区学生的支持路径更加多元。对此,建议建立和完善生涯教育机制,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构建多位一体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理论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对485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能通过时间管理倾向和生命意义感的单独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感。研究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时间洞察力通过促进初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生命意义感进而增加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本科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了20名学生做干预组,2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从职业统一性、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生涯探索行为三个维度,就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的即时效果和六个月后的延时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选取8名技能大赛参赛选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团体辅导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辅导前后采用中国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心理弹性和交往焦虑得分差异显著,而对照组心理弹性和交往焦虑得分差异不显著。团体辅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2级排球班学生90名.分为实验组45名,对照组45名.实验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体育锻炼的依从性与常规教育方式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可明显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实习护生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为今后采用新型的管理教育方法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4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2014级护理本科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每周日晚通过微信群进行聚焦解决模式干预,为期8周,对照组在此期间接受常规心理辅导。在干预前后使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分别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和职业认同感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 0.05);干预后实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5.86±1.37)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1.78±3.40)分,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1.58±1.57)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51.16±2.35)分,干预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和职业认同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基于微信群对实习护生进行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及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1191名大学生施测,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揭示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生命意义感两两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2)情绪调节策略在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情感温暖、父母拒绝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制定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需要自主选科选课,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形成自主的认识.为了探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427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特定生涯行为(包括支持型、干预型、缺失型)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显著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干预型和缺失型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体验到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支持型的学生少一些,导致前两者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较低.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决策,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家长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助力其生涯发展;"五位一体",推进高中生生涯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实施"全方位辅导",推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需要自主选科选课,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形成自主的认识.为了探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427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特定生涯行为(包括支持型、干预型、缺失型)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显著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干预型和缺失型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体验到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支持型的学生少一些,导致前两者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较低.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决策,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家长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助力其生涯发展;"五位一体",推进高中生生涯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实施"全方位辅导",推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沙盘治疗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以8名网络依赖大学生为实验组,8名同质学生为对照组,对其网络依赖行为进行团体沙盘治疗干预。采用CIAS-R在沙盘治疗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施测。结果:团体沙盘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网络使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内干预后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沙盘治疗对网络依赖大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