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在直流微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若采用传统单移相控制策略,会出现较大的回流功率现象,使器件的损耗增加.为降低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的回流功率,使其输出效率得到提高,本文提出一种PWM与移相结合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在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的超前H桥或滞后H桥引入移相角,调节相应桥臂输出电压的占空比,进而控制系统的回流功率.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单移相控制策略相比,PWM与移相结合控制策略能降低回流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交流异步电机整流控制方式相比,采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进行前级AC/DC转换具备低谐波、高功率因素运行以及输出电压稳定的特点.文章主要通过对PWM整流器基本原理的介绍,分析了PWM整流器在改善电机功率因素中的原理.考虑到PWM整流的效果,从低频和高频的角度阐述了PWM整流器的控制原理,并对PWM整流器的电机控制策略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Buck DC/DC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中,对开关工作时所形成的电压纹波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为分析其输出电压纹波特性,讨论了Buck DC/DC变换器工作模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Buck DC/DC变换器的PSpice仿真模型,对工作在非连续电流模式(DCM)下的影响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参数扫描分析.结果表明,输出电容对电压纹波影响较大,输入电压、负载、开关频率等的变化对电压纹波影响相对较小.该结论为Buck DC/DC变换器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移相ZVSPWMDC/DC全桥变换器,并与以往的全桥PWM变换器进行区分;ZVSPWMDC/DC全桥变换器的4个开关管是零电压开关,减小了开关损耗,提高了开关频率;在Pspice软件中对ZVSPWMDC/DC全桥变换器主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移相ZVSPWMDC/DC全桥变换器实现了零电压开关,为全桥PWM变换器的高频化、小型化、轻量化提供了可能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般双向DC/DC变换器存在的问题是通过DC-AC-DC进行变换,且不具有软开关技术.针对蓄电池、电动汽车等,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不需经过DC-AC-DC变换,且采用了软开关技术.升压时,采用boost变换器,降压时采用buck型ZVS-PWM变换器,在对该变换器主电路拓扑及波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它能够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恒频控制,具有零电压开关、电流应力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适用于海上平台能源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控制方法目前还不够完善,为了解决海上平台脉冲负载对能源路由器直流母线电压造成严重冲击的问题,引入混合储能系统,提出一种考虑电压波动系数的双向DC/DC变换器功率预测控制策略及考虑混合储能能量限值的功率管理方法.经过仿真,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动态响应达到预期需求.搭建海上平台能源路由器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频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及其相关元件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主要仿真波形.该变换器增添了辅助谐振网络,在较大的负载范围内实现了开关器件的零电压软开关(ZVS).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光伏阵列前级DC/DC变换器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电流馈入型半桥变换器的电导增量法的方案,通过运用电流馈入型半桥变换器实现电气隔离和零电流,同时可以实现较大的电压增益并且实时追踪太阳能光伏的最大功率点。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并根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最大功率跟踪(MPPT)实现的方法即选用电导增量法来实现,并搭建了MPPT模型;建立了基于电流馈入型半桥变换器的MPPT仿真模型,并对其在标准条件及外界温度、光照变化时做了详细的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可以验证电流馈入型半桥可以高效率的实现对最大功率的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提出了电流型控制方案,通过控制移相角来调节输出电压.控制系统以数字控制器STM32F407VG为核心,采用数字位置式PID控制及软开关技术,完成一款100W的零电压(ZVS)DC/DC变换器.通过仿真实验和样机调试,验证了设计结果的正确性,证明此系统稳定,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能源互联网中存在越来越多诸如电动汽车等具有“源”“荷”双重身份的电力设备,这类设备大多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实现双向功率流动。为了使实验教学紧跟专业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模型化编程手段,完成了双向DC/DC变换器创新实验平台的设计。以电感电流为参考分析了Buck-Boost电路的双向工作模态,对实验平台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介绍了典型控制策略的模型化软件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实验案例。典型控制实验和光伏发电MPPT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也体现出平台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A new family of converters, high-performance AC/D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switching converters with onecycl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ctive floating-charge technology, was derived and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The topology of a single-phase CCM and DCM Boost-PFC switching converter was also analyzed. Its operating prniciples and control methods were expounded. Based on these, a new type of AC/DC switching converter circuits for PFC combined with one-cycle control technology was presented herein. The proposed AC/DC switching converter significantly helps improve the converter efficiency and its power factor value.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及深入分析了单级与双级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流器的性能特征,并指出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软开关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化设计的功率因数校正AC/DC开关变流器电路,此类变流器克服了传统单级及双级变流器存在的不足,具有直接功率转换概念的新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特点,它综合具有传统反激式升压转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具有高效、高功率因数、成本低的特点;文中对新拓扑与传统拓扑在效率、功率因数以及直流输出电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通过一个150W/28V的电路模块进行了实验验证,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新型PFC拓扑电路能显著地提高变流器的转换效率,比传统PFC电路转换器效率要高出5%.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开关功率开关变流器技术,光能并网发电电工技术的可靠变换正在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功率开关器件装置组成系统已经成为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基本设备。在信息数字革命时代的二十一世纪上半叶,对电功调节光能联网发电,并网型兆瓦级电功调节光能联网发电,无功补偿及控制技术要求也相对提高。论文讨论了具有电功调节的光能联网发电与无功补偿及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各种串并联谐振DC-DC开并变流器和输出整流器的比较,阐述了在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在DC-DC原边变流器中采用串并联谐振LLC谐振变流器和输出端采用全波整流器电路,在高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循环能量减小,输入电压范围可以拓宽,并且效率可以提高,损耗可明显减小。本文对串并联谐振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建立了谐振变换器的各个工作模式的条件,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5.
新颖的正激式高频环节交-交变换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新颖的正激式高频环节交交变换器电路结构和电路拓扑族 ,这类电路结构由输入周波变换器、高频变压器、输出周波变换器以及输入、输出滤波器构成 ,电路拓扑族包括全桥全波式等8种电路 .深入研究了这类变换器的双极性移相控制策略和稳态原理 ,获得了外特性曲线 .采用具有输出周波变换器与输入周波变换器之间移相、输出周波变换器换流重叠、输出滤波电感电流和输入电压极性选择的双极性移相控制策略 ,这类交交变换器的周波变换器上的尖峰电压和环流得到抑制 .这类变换器具有电路拓扑简洁、两级功率变换 (低频交流 /高频交流 /低频交流 )、双向功率流、高频电气隔离、输出波形质量好和稳压能力强等优点 ,为实现新型的正弦交流稳压器和电子变压器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原理试验很好地证实了这类变换器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  相似文献   

16.
微逆变器可实现独立的光伏模组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极大优化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能量转换,提供即插即用概念。光伏微逆变器在功率变换中,常采用高频变压器升压产生期望的输出交流电压,根据直流链配置可以分为直流链、伪直流链和无直流链3种微逆变器拓扑结构。微逆变器控制技术包括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技术、输出电流控制技术、孤岛效应侦测与保证技术等,且功率开关对于改善微逆变器的转换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传统使用的双路直流稳压电源大多是线性电源,缺乏自我保护的功能、故障率较高,且维修工作量很大.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该设计主电路采用二极管完成AC/DC变换,再通过IGBT进行斩波调节,实现DC/DC变换,输出直流电压.控制电路以dsPIC30F3011为核心,按照时间最优和PID控制方式实现PWM调节.实验证明,该设计电路具有故障自我保护和液晶显示功能,以便准确、快速的对故障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18.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VSC-HVDC) is a new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pref- erable in small or medium power transmission.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 new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SVM) without any voltage line sensors. Using direct power control (DPC) SVM and a new double 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phase-locked loop (DSRF-PLL) approach, the control system is resistant to the majority of line voltage disturbances. Also, the system response has accelerated by using a feed forward power decoupled loop. The operation of this control strategy was verified in a SIMULINK/MATLAB simulation environment. To validate this control system, a 5 kV.A prototype system was constructed.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controllers, the current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the active and reactive deviations and the DC voltage overshoot were lowered by 2.5%, 6.2% and 8%, respectively. The rectifier power factor in the worst condition was 0.93 and the DC voltage settling time was 0.2 s.  相似文献   

19.
采用MSP430F2274超低功耗单片机作为无线传能充电器的监测控制核心,通过开关选择充电的速度,实现快速充电和常态充电功能,电能充满后给出充满提示且自动停止充电。能量发送端可用市电和直流电源供电,具有交流优先和交直流自动切换的功能,电压和充电时间显示采用低功耗OCM126864-9液晶屏。该设计系统具有无线充电、能量传输效果好、携带方便、成本低、无需布线等优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功率因数监测与补偿教学系统以C8051F020高集成智能型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对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检测以及完成对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设计中运用交流采样技术对交流电压、电流信号直接采样以确保精度,用高精度的真有效值转换芯片AD637对取样信号进行转换,采用电平移位采集电流峰值测量瞬态电流,采用在电路中增减并入电容的方法进行功率因数的自动调节,提高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