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抓住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要想“有效”就应该对那些“无效”、“低效”的教学加以改进。我们认为,导致教学“无效”或“低效”的问题就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寻找、研究、改进“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加强教学有效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实施中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校长教学领导力,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在对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引领、控制、评价之中.应该而且必须落实到教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的“管”、“教”、“学”的具体行为之中。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作用对象,不仅在教学的“决策层”——教学领导者的“决策”过程,而且在教学的“执行层”——教学组织者的“执行”过程,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作业层”——一线教师的“作业”过程:应该而且必须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团队教学“决策力”、“执行力”、“作业力”和谐“共振”的统一,是校长引领、陪伴学校团队成员决定教学战略、选择教学策略、追求教学绩效的过程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从生成论教学哲学关于教学认识的历史性、人本性、文化性因素来看,“教学身体”的虚无危机源于西方教学历史影响下的无“身”,视觉偏好主导下的具“身”研究思维,以及“加速”教育文化对“身体”文化的排斥。对此,重建教学身体观需要关注本土“教学身体”的历史存在,以整体思维研究“教学身体”,并坚定人文关怀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4.
“分层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的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通过这样的教学研究,力求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外在表征为:“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去语文主义”等;评判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内在标准,可基于影响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的四个主要变量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表现来考察。  相似文献   

6.
对数学学习而言,“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学段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单元教学目标”既是“学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又为落实“课时教学目标”进行定位。教学目标要做到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判断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参照系。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沟通的、合作的教学”、“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创造的、生成的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因此,课堂上呼唤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新的时代要求,也是未来“概论”课教学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走访调研等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三方面剖析了“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深层动因。文章指出“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制定“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整体规划,明确“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重点任务,“概论”课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助力“四史”教育,提升“概论”课教师“四史”教育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等四个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0.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匿”,从“不能”到“能”,从“不好”到“好”的教学,是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持续发展的教学。“有效教学”的要义之一是教学对全体学生有效——让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学中对于“效度”、“坡度”、“量度”.。如何把握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深度”、“广度”、“速度”、“精度”等,需要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探讨,恰当地掌握运用。在此,笔者凭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物理教学有“度”之思索。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学,理论界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从语词含义的角度审视教学,通常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指称和用法,即从“教”的意义上使用并界定“教学”、从“学”的意义上探讨“教学”、从“教”和“学”的协同活动中探讨“教学”、从“教学生学”的角度阐释“教学”、强调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赋予教学新的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学音乐教学要用“艺术融合”、“艺术参与”、“艺术愉悦”的教学原则为指导 ,成为艺术化的教学。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和学生实践活动的“热情欣赏者”。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情境” ,有助于“三个艺术教学原则”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的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是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本土原生的适应本土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特指我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我国本土(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是以儒家课程与教学论思想为主线,包括“以学论教”的教学本质论、“君子成人”的课程教学目的论、“教学相长”的教学主体论、“仁礼文行”结合的课程论、“启发诱导”的教学模式论、“知行结合”的教学过程论、系统完善的教学原则论、发达实用的学习方法论、知能结合的教学评价论以及系统成熟的教师论所组成,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概念范畴。我国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围绕“教学”而非“课程”、围绕“学”而非“教”、围绕“实证”而非“思辨”、围绕“经验”而非“理论”建立起来的,这就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路径明显不同,使它在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建构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何晓归 《中学文科》2009,(13):36-37
一、反思作文教学的弊端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长久以来,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一厢情愿地为学生传授一套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起”、“承”、“转”、“合”,如何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以及如何做到“凤头”、“猪肚”、“豹尾”。无独有偶,各种作文指导书也“遥相呼应”,罗列出九套十法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教师对陶笛教学的研究,习惯于“重技能,轻育人”,导致陶笛课常走入“功利化”和“技术化”的误区。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提升陶笛教学效率。文章通过由“机械操练”到“趣味教学”、由“单一模式”到“混合式教学”、由“教师包办”到“伙伴助学”、由“技术化倾向”到“回归育人本位”四个教学转向,重构“双减”背景下的陶笛教学样态。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活动”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都应该渗透“活动”教学思想,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活动”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使“思政课”教学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寓教于乐,使“思政课”教学具有吸引力,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全新视角,呼唤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当前,受到传统观念、教学模式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教学建设在教学主体、教学技术、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呈现出脱离生活的倾向。要使教学达到本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承担“替代父母”的教育职责,营造“体验生活”的教学情境,发挥“教育机智”的内在魅力,建立“教学反思”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推进,催生了一系列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如开放教学,主体教学,合作教学,体验教学等。语文教学与以前相比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课堂不再死气沉沉了,学生不再机械呆板了。正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不经意间一回头,发现我们的教学已从过去的“鸭子”四部曲(“赶鸭子”、“填鸭子”、“考鸭子”、“呆鸭子”)变成了现在的“猴子”四部曲(“诱猴子”、“喂猴子”、“耍猴子”、“懵猴子”)了!无可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