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5岁了,似乎受其他孩子的影响,最近突然对穷富问题关注起来,经常会问:"我们家有钱么""妈妈你工资有多少啊"等等有关金钱的问题。我不想让孩子过早过多地关心这  相似文献   

2.
丰梅 《家长》2015,(1):29-31
帮助孩子成长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能代替的。"天天在家辅导孩子的学习,累死了。""现在小学的题真麻烦,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一道数学题给孩子讲明白了。""我家宝贝做题太粗心了,每次做完作业我检查,总是错几道题。""孩子就愁写作文,每次周末老师留的作文都要我给开个头才写。""我家的孩子更麻烦,每天的作业题都要我给讲一遍,否则一做就错,真没办法。"……这是我身边的几位家有小学生的朋友经常挂在  相似文献   

3.
篮球场上,一个男生左冲右撞、奔跑跳跃,就像一头发怒的斗牛,那种疯狂,与其说是与同学较量球技,不如说是一种极度宣泄。我向同行的老师了解他的情况:尹某,15岁,初三学生。一看到我了解尹某的情况,几个代课老师"义愤填膺"地说,"这个孩子没救了""简直油盐不进""出了校门,绝对危害社会""没见过这么难管的孩子"……通过一番了解,我对他有了简单认识:性格叛逆,在课堂上喜欢出"怪招",顶撞老师,经常扰乱课堂纪律,自由散漫,学习成绩就没法说  相似文献   

4.
转化     
旁边的孩子七嘴八舌说起来:"他打了的!但是他从来就不知道说‘对不起’。""他经常打人。""他有点不讲道理!"  相似文献   

5.
直线与圆锥曲线经常结合出题,当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交点的时候,这时候"弦的中点""直线的斜率""圆锥曲线上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这一类问题是圆锥曲线中的常见题型。  相似文献   

6.
正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经历麻烦、困难、困扰,才有可能成长。面对孩子成长时表现出的各类问题,父母不妨换个思路,也许就柳暗花明了。"我的孩子专注力太差。""我家娃做事太磨蹭。""别提我家这个,学啥都是三分钟热度,愁死人了。""孩子老爱撒谎,真是要命。"……  相似文献   

7.
常常听到从身边走过的中小学生口中蹦出一两个很奇特的词语,"某某,你再这样我就54你的存在了,晕死……""啊,这个东东好有爱,偶稀饭!"就像文中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风格,谁说得时尚,谁就有个性。我们将孩子经常说的"时髦话"介绍给您,希望您能了解这些话语并进而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或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让孩子先喜欢你、接受你,所以,如何做一名让孩子喜欢的老师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如果一个教师具备"做孩子的典范""无私奉献""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精通文化业务"和"开拓创新"等条件,就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突然有几个孩子特兴奋地告诉我:"夏洛来我们班了。"我一愣,随即便恍然抬头,果然看见在屋顶的角落里赫然有几只蜘蛛网,隐约还能看到蜘蛛在上面或忙碌或休息。我还没开口,他们又七嘴八舌地说了开来。"一共有3只夏洛。说不定是爸爸、妈妈和孩子。""我们都是威尔伯了。""我们班有71个威尔伯。""刘老师就是弗恩。"……  相似文献   

10.
付志敏 《教育》2013,(24):59-60
《做不抱怨的教师》系列丛书之《教育心理学小故事》全书分为8章,每章有个主题分别是"梦在远方""战胜自己""智者无敌""关爱生命""成败之间""学会感恩""名人榜样"和"古人智慧"每章前面有一段提示或概括性的话语之后讲述10多个数量不等的小故事(全书共有123个古今中外故事),每个小故事后面附有编者的"感悟箴言"。大  相似文献   

11.
天使     
"妈妈,"孩子说,"真有天使吗?""《圣经》上说有。"妈妈说。"是啊。"孩子说,"我看过天使的图片。可是妈妈,你见过真的天使吗?""我认为我见过。"妈妈说,"但天使穿的跟画上所画的不一样。""我要去找一个!"孩子说,"我要沿着路跑,跑啊,跑啊,直到找到一个天使。""这是个好主意!"妈妈说,"我会跟你一起去,因为你太小,不能独自跑太远。""我已不是小孩了!"孩子说,"我都能穿裤子了,我长大了。"  相似文献   

12.
"等孩子考完了,这悬着的心才能落地。""这几天晚上睡不着觉,睡着了还经常梦见孩子上考场的情景。"……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与熬夜复习的孩子们相比,抓耳挠腮的考生家长们提前得了"高考焦虑症",迷茫、焦虑的家长比孩子更紧张,学习上他们帮  相似文献   

13.
孩子学会告状了。年轻父母在育儿时经常面对诸如此类的新状况,哭笑不得,心情复杂。有开心,孩子开始会判断是非,长大了;也有困惑,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习惯,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交往。孰是孰非,不妨听听女孩今今的故事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或许能有所启发。"妈妈,××骂我,我跟老师一说,老师狠狠批评了他。""××上课捣蛋,我报告老师了。""××趁老师不在把饭倒了,我让老师批评他了。""××欺负××,我看到了,把老师叫来了。"  相似文献   

14.
《辽宁教育》2012,(2):90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2.在家也要对孩子使用文明用语,如"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3.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4.用耐心与爱心多倾听孩子的声音。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6.严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学会暂停     
<正>这是一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伴随着一曲《感恩的心》,我在屏幕上呈现了"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八个大字后,又充满感情地讲述了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的故事。短暂思考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你的理解,一个运动员的运动年龄极限是多大?"孩子们纷纷发言"25岁。""30岁。""35岁。""40岁……"小丁拖着长音,大声来了一句"100岁"。全体大笑。我知道他在调侃,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经常这样令老师哭笑不得。看着他那似笑非笑、近乎挑衅的目光,一  相似文献   

16.
在"他还(只)是个孩子"中,"孩子"并不是词典中的释义,而是出现了语义泛化现象,"纯洁""需保护""不成熟"等新义被激发。这些新义的激发和"孩子"自身[+年龄小]的语义特征有关。同时,也和"还""只"表示说话人的主观化评价意义有关。在关联理论的作用下,新义得以被激发和理解。而和"孩子"有着近义关系的"儿童""小孩"因为语义特征少于"孩子",使用频率不高,没有产生相同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不少教师习惯于对孩子说"应该这样""不能这样""必须这样",而很少说"可以这样""你能这样""你想怎样",让学生在有方向的自为中自生、自能和自长。虽然,我们积极主张孩子的自主发展,做中发展,但家长和教师却常常"自己出手"。"给我这样""我说这样"已经成为孩子教育管理的常态。"胆小""被动""手拙""懒动""怕苦""乏趣""能弱"等,已经  相似文献   

18.
<正>"老师,我肚子痛,我肚子痛!"一个男孩儿不停地说肚子痛,孩子的状况让我很紧张,我赶快走到孩子面前,询问:"哪里痛,早上吃什么了?"正在我惊慌失措的时候,其他同学有了强烈的反感:"老师,小明是装的。""老师,他以前经常这样。""老师,您不理他,他就没事了。"学生们的言语,让我疑惑不解,我关切地对他说:"走,老师背你去医务室,实在不行,我们就马上去医院。"可我还没有把小明背起来,他就挣脱了我,非常平静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淄博市、日照市3026个小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孩子学习态度消极状况普遍""家长陪伴质量整体不高""家长教育行为存在不当""亲子沟通障碍明显""家庭教育开展基础薄弱"等家庭教育问题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社会学视角以建设良好亲子文化为立足点,总结出"3C3E"家庭教育模式,为家长、家庭、...  相似文献   

20.
读者互动     
正编者的话:读完《走在孩子的后面》,关于教育,关于孩子,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思考或疑问。在此,我们向读过此书的老师们征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特邀作者蔡兴蓉,为老师们解答心中的困惑。蔡兴蓉:有"鬼才""怪才""湖北癫师"等绰号。湖南卫视、湖北电视台和深圳电视台都报道过他的个性化教学。现辞去公职,专职做家教老师。出版《我不能沉默》《大街上的猫步》《走在孩子的后面》等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