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出版最大的受害人,非传统纸媒莫属,一来在线媒体分食广告,二来在线(PC)内容大都免费,传统纸媒(包括报纸、杂志)收的收、关的关、卖的卖,少数仍有竞争力的纸媒,也在寻求存活之道,但目前仍未找到真正的解决答案。  相似文献   

2.
纸媒赢利,赢在"二次售卖",即以新闻信息卖受众眼球,以受众眼球卖广告信息.如火如荼的报网融合给纸媒带来了什么?其信息产品被廉价或无价地融合进了网媒;其原有受众不断向网络迁移;其"新闻+广告"的二次售卖模式也被网媒牢牢套用……报网融合,初衷是为纸媒赢取平台、赢在长远、赢得永续,可眼下,纸媒渐成网媒的"打工仔",网络蛋糕(基于纸媒信息而生的77.2%网络新闻阅读份额)的分割与讨要正在无序的融合中变得日益艰难.  相似文献   

3.
纸媒转型已成传媒业的世界难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有两个极端:一是罢黜百家,独尊数字。认定"数字化转型"是唯一正确的万能之路,强调它是大趋势、必然趋势、锐不可当的大必然大趋势;二是病急乱投医,纸媒在行动。收入下滑,转型就什么都做,卖虫草卖大枣卖蜂蜜卖皮袄……进入自己完全没优势的行业,纸媒不死也给转死了,冤!纸媒转型要超越这两个极端,没有唯一之路,也不能慌不择路团团转。必也正名乎!转型者,转变形态升级换代也——转变形态,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期刊的融合与品牌延伸——以《青年文摘》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网络媒体的使用率达到78.5%,用户群体达到2.34亿人,较2007年增长7900万人.互联网传播主流媒体地位的日益凸显,带来了新读者群的形成和新的内容生态环境,给传统纸媒"编"、 "读"、 "卖"的影响也逐渐显露.就纸媒期刊而言,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其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向.因此,加强纸媒期刊与网络媒介的融合和品牌延伸,成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封岚 《出版广角》2013,(11):20-21
纸媒重构盈利模式必须建立在免费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基础上,然后利用这些免费内容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寄希望于巧妙地分流读者的部分注意力到广告上来实现盈利。2009年11月26日,时代、康泰纳仕、Meredith、Hearst这4家全球最有名的杂志出版商坐在一起,准备筹建一个新的公司,像苹果公司在iTunes上卖音乐那样  相似文献   

6.
阿梁 《新闻三昧》2004,(11):45-45
随着科技进步,电子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绝大部分纸媒已经上网并使用电子邮箱收发稿,有的报纸甚至“公告”使用自动化采编技术,要求无论是记还是社会来稿,一律通过专用电子信箱(例如《中国旅游报》今年8月5日起便在网上公告要求统一采用该报采编中心的电子信箱)。这就使得电子邮箱的标注更为重要了。然而,我们发现目前有不少报纸对网址、邮箱的标注书写很不规范,常常令读(作)或找不到,或看不清,从而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7.
2012年底,国外的纸媒纷纷关掉原有的纸质产品,改向网络数字出版,并开始进行网上的收费阅读。纸质媒体的在线付费阅读被再次提到媒体界的焦点议题上来。中国的纸媒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想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应当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在付费阅读的精细化设置上着手,大力推动创新合作,才能让纸媒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走的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8.
淘宝人生     
过年发购物卡,办公室马上有志愿者吆喝起来,有谁要卖卡?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带头大哥"自会与专司收卡的黄牛联系,多点能卖97折,少点能卖96折。有时黄牛还会攥着大把现金主动上门,一副"钱多、人傻、速来"的架势。去年某商场店庆,60小时不打烊。为了避开购物大潮,我早上7点不到就钻进商场。冷清的收银台前竟然没有黄牛!收  相似文献   

9.
纸媒应审慎看待微博传递的新闻信息、警惕微博带来的新闻伤害,作为利用微博的一个重要方面,纸媒官方微博的运营具有和纸媒同等的公信力,因而在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新闻的基本原则上,必须用要求纸媒的同一标准来要求纸媒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10.
正走在太原的街头,你会发现曾经星罗棋布大街小巷的书报亭日渐稀少,亭前人头攒动买书买报的场景不复存在,即使存活的书报亭也无一不是靠卖水、饮料、电话充值卡来勉强维持。这样的境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更为显著。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崛起,信息源的多样化,使受众有了更多、更便捷的选择,书报亭衰落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纸媒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作为一个媒体人不禁生发出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疑问:难道报纸会像大哥大、BP机一样成为人类美好记忆?经营业绩连连下滑纸媒遭遇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1.
高端纸媒,其特点在传媒学界目前还没有形成定论。如果把高端纸媒单纯作为纸媒的一种来对待的话,高端纸媒符合纸媒的共性特征,即以印刷为主要技术手段,以纸张为信息载体的媒体。而高端纸媒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无论是自身定位、受众定位还是行销推广策略,都与一般的大众媒体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13,(9):24
@牛文文(《创业家》杂志社社长、创始人):忧伤,惆怅,担忧,传统媒体人的这些情绪,没大必要。贝索斯会如何改变甚至重塑华盛顿邮报,这才是我们应该睁大眼睛关注的。迄今为止,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FT等大报自己的尝试并不算成功,也无法持久。互联网怪才们对纸媒发生了兴趣,这是纸媒的幸运,身在纸媒,而能参与和见证这场变革,这是纸媒人的幸运。@刘春(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为了影响力和话语权。世界数一数二的报纸,就值这点钱?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元旦起,上海《新闻晚报》正式停刊。这一消息犹如湖心投石般在全国报业同行中引起巨大波澜。人家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各种迹象表明:纸媒的日益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靠什么在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左右夹击下最大程度延长纸媒的生命,又凭什么让人有兴趣打开报纸"读你"?个人以为纸媒(这里的纸媒更多是指晚报)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多下功夫:一、纸媒要改变传统的"报网互动"观念纸媒重视经营好网络,才能赢得85后、90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纸媒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危机,而通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来寻求转型发展之道,则是提升纸媒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拓展纸媒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要路径.本文在对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推进纸媒与新媒体实现更为深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报纸、杂志这些传统媒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瓶颈与挑战。但与此同时,受众注意力的转移以及阅读习惯的改变也给纸媒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来拓宽纸媒的传播路径,整合运营策略,正是需要探讨研究的课题。希望更多的纸媒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设立"走心"的微信公众号,借助这种新媒体形式来延伸自身的品牌优势,实现新时代下纸媒和微信公众号的完美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16.
韩硕 《中国广播》2013,(8):101-102
第65届世界报业大会近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会上公布数据表明,目前全球有超过半数的成年人阅读报纸,其~25亿人阅读纸质报纸,超过6亿人在线阅读报纸。报纸仍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媒介,位居新闻消费的主体地位。其中,亚洲地区的纸媒更是独占鳌头,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和新西兰分别位居亚洲纸媒市场份额的前五位。  相似文献   

17.
王云 《传媒》2011,(3):59-61
印度作为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广告业遭受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纸媒和电视产业中的广告业绩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2010年,印度纸媒广告收入1136亿卢比(同比增长10.29%),电视广告收入986亿卢比(同比增长12.05%)。预计2011年,纸媒和电视的广告收益将分别增长11.53%和14.91%。  相似文献   

18.
传统纸媒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已经是摇摇欲坠,如不进行合理转型就只能走向没落。传统纸媒团队的专业性、内容的权威性以及阅读的品质性等优势因素使得它辉煌一时,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传统纸媒主要在个性化、便利性、互动性三方面面临挑战。传统纸媒可以从生产业务、价值坐标、营销思维以及经营体制四个方面来进行深层变革,以便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魏丽 《新闻世界》2021,(2):68-70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媒体时代到来。面对变革和挑战,传统纸媒应如何把握未来发展之路?如何成功转型?本文认为,纸媒能否成功转型,也取决于纸媒记者角色的转型。因为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新闻的采写、发布与传播等都需要记者来完成。现就全媒体时代纸媒记者角色的现状与转型路径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礼福 《新闻世界》2014,(4):288-29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纸媒不仅面临读者流失的困境,同时传统的发行出版机制也遇到挑战。许多人认为纸媒将会被电子媒体取代,但笔者认为,纸媒还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但是为了应对市场的冲击,纸媒需要采取品牌差异化建设策略,并且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拓展其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