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草根”一词频频亮相于各种媒体,真可谓万人瞩目。上网随便一搜.那真是“草根”遍地.野草丛生。如:草根经济、草根文化、草根政治、草根文学、草根博客、草根工业、草根学者,甚至是草根MBA、草根和尚等等。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草根”。例如:  相似文献   

2.
浅议草根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造星时代的来临,“草根”一词流行起来。本文通过对“草根”一词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武。草根文化”。  相似文献   

3.
贾芝与过伟通讯笔谈,贾芝教授自述是研究草根文学的草根学者。完成了“学者与民众的对接”、“书斋与田野的对接”、“民族与世界的对接”。  相似文献   

4.
以澄清“基础教育”、“草根文化”等基本概念为出发点,从维系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成员的生存、培养其道德习惯与审美情感、促进其民族认同等三个层面,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草根文化”所具有的基础教育意蕴。最后对落实“草根文化”的基础教育功能提出了三点建议:确立新的民族基础教育观、整理加工“草根文化”、加强校内外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安徽省进入新课程改革后高考的第三年,处在由大纲高考到新课标高考过渡的后期.高考数学科一结束,数学卷成了公众1:3诛笔伐的对象,“难”的呼声此起彼伏.真的难吗?难在哪里?本文站在“草根阶层”,从考生的视角谈亲身感受.角度有两个:一是考场上考生的答题情况,二是考场外和考生的谈话聊天.“草根”之见,粗陋短浅,难免偏激,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5年的芙蓉姐姐,在网络掀起了一场“审丑”的风暴。 而2006年,“草根们”作为一种化偶像的兴起,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冲击。在越来越多的包装和越来越豪华的炒作使人们产生普、遍庆倦的今天,草根的.力量应运而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组合、深圳农民工街舞队等草根明星的冉冉升起,“草根”一词很快成为生活热词。更令无数国人为之感动的新疆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在8年间将自己卖羊肉串积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被誉为——草根慈善家。那么,“草根”一词的由来是什么?何谓草根文化?  相似文献   

8.
为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校本化培训机制,并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积极探索草根研究的实践途径,从草根研究的内涵及意义,研训一体化培训,教育教学“希望杯”比武,“学术小讲堂”.课题实践活动等方面作了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肖斌在《“基础”“能力”两手硬,“清淡”“麻辣”-卷香——2012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草根”评说》一文中指出,应积极应对高考的难度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神话中分析中小幼教师的工作影子,以此说明中小幼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以近六年县域行动经验引导中小幼教师开展分层次有个性的草根研究.突出“小切口”、“真研究”和“扎根实际”的特征以及以小切口为形式、真研究为本质、扎根实际为条件保障的内在关系.从“角度切小”、“求真善美”、“过程扎根”三方面阐述草根研究经验性策略。引导教师从“工作思维”向“研究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借鉴民俗学的相关理论,从草根、草根群体以及草根歌手等相关概念,分析论证了"草根歌手"这一社会群体的类型及其一般特征。研究认为,"草根歌手"应当是那些来自社会底层,并站在底层、表达底层意愿歌曲的个体或部分。  相似文献   

12.
笔孤陋寡闻,偶从散乱资料的字行里发现“草根式研究”或“草根研究模式”的字眼,不由心头一亮,虽吃不透“草根”之出处和其确切的含义,却已经充满奇思妙想,暗暗称赞“草根”之提法,实在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拿“草”作联想的很多,比如“草”一词旧时可指山野、民间,如草民、草贼、落草等,贬斥意味十足,现在基本不用。它还可以比喻人的弱小和不为人知,如大家耳热能详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草尚且如此,草根更微不足道。它既无花之妖娆,又无草之葱翠,当然更易联想到人的弱小低微,只是在汉语中很少拿草根这样说事。但在英献中,当需要表示和主流相对的组织或活动时,人们常常  相似文献   

14.
随着草根文化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事物被标注上了“草根”这层新的含义.面对草根文化迅猛的影响力,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草根的基本含义,并对现在社会上充斥着的杂乱不齐的草根文化加以区分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章试图通过草根文化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小勇的“草根”味很浓——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成才在农村。他说:“班主任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专业,越‘草根’,越需要专业自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职校生》2011,(10):18-19
自从“草根”一词红了之后,很多自食其力的打拼者也跟着红了。胡亭和辜应勇作为“草根创业者?的优秀代表,成为了青年创业者的新偶像。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新词“草根”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根”在一些报纸杂志、互联网频频亮相。“草根”的流行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潮流,是大众传媒时代普通群众获得更多话语权和参与权的产物,是大众文化背景下“平民意识、自我意识”崛起的体现,是人们对“草根”具有的求生存、求发展等性质的认同,也是现代社会激烈竞争中普通人渴望得到社会认同的心声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草根式”科研是我们一线教师所特有的科研方式,为使“草根式”科研真正助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左平常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用心关注:务实求真:勤于反思:专业相长。  相似文献   

19.
经编辑巧夺天工之手,王庆忠、陈家晶同志基于“草根”,不约而同地为我们打开了学科教学的新视野。王庆忠同志以中学生复杂、强烈的情感需求作为教学突破口,自创四大草根煽情招数,通过情感熏陶、无痕渗透,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招数创意十足、趣味十足、效用十足,教师只要根据教学实际稍加改造,就能生成属于自己的高招妙术。陈家晶同志受《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启发,以“食客”“食材”“厨师”串联,以接地气的“了解草根人物一体味草根经历一感悟草根精神一践行草根行动”为教学主线,倾力打造“色香味形”俱佳的生本课堂,感受“舌尖课堂生本味”。两位同志独具个性的教法与创意构思,值得广大读者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徐栋 《江苏教育》2022,(78):59-63
<正>2000年,师范学校毕业的我进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小学工作,成为一名语文教师。2018年,我调到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便坚信:小学课堂里藏着“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去探索。22年来,无论是在乡村学校还是在城区学校,我始终坚守教学一线,追寻着小学课堂里的“大”学问,努力从“草根教师”成长为“学术教师”。研究之路初踏入说起自己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