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职业自我效能建立的信息源主要包括: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社会说服和生理心理状态。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对象、培养目标上的特殊性以及其现状偏差,决定培养成教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必要性。其具体措施包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实践经验;增设职业自我效能辅导课程,帮助学生正确择业;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中注重体现主体性教育,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身心状态;加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
向茂甫  王彬 《成人教育》2005,(12):26-28
职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与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职业自我效能建立的信息源主要包括: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社会说服和生理心理状态。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对象、培养目标上的特殊性以及其现状偏差,决定了培养成教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必要性。其具体措施包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实践经验;增设职业自我效能辅导课程,帮助学生正确择业;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中注重体现主体性教育,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身心状态;加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对象、培养目标上的特殊性以及其现状偏差,决定培养成教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必要性。本文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师决定着农村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是农村学生所能获得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提高教师职业效能感的过程中离不开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提高农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是提高教师职业效能感的必要条件。社会惰性理论认为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本文运用社会惰性理论视角分析农村教师职业效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锤炼、鼓励、强化、提高的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农村教师职业效能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本论文将CDMSE量表进一步修订为“技工学校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广州市四所技工学校共966名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技工学校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体差异显著,说明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与社会观念、社会需求量、工作经验、父母受教育程度、所在学校声望等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职业自我效能理论的产生、概念的界定、职业自我效能的测量,以及职业自我效能理论的有关观点等方面,论述职业自我效能的基本内容.该理论给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是:应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加强对女生的职业指导和教育;丰富职业指导的渠道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点。学习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能够胜任学习任务和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学习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绩有着双向制约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对学生做出恰当的期望和鼓励性评价,以及实施角色扮演技术等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职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特点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校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在8种压力源中,压力大小依次为学生因素、工作负荷、考试与升学、职业发展与晋升、社会因素、领导与管理、自我身心、人际关系。职业压力与职校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多为显负相关,而与一般教育效能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进行分析,将自我效能理论与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项目即排球教学相结合,提出了教师在排球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成败经验、替代经验、社会劝说以及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四个方面实施干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排球教学是良好的促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般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110名高职生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他们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现状.结果发现:①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中等偏上;②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且部分学生偏低;③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年级、家庭居住地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建议:优化职业指导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加强收集信息的效能感培养;训练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帮助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并监督实施;实践课中教会制定计划,实习活动强化问题解决效能感的培养,以活动为中介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来确立专业特色,立足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职业特长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职业环境为主要培养平台。职业素质是职业能力的内涵基础,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外在表现,职业环境是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必备条件,三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价值观不仅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求职择业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等,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suffers from a distorted rendering of purpose and mission. Rather than pragmatically employ the social sciences to furnish the material for inquiry into normative and moral issues,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s too often focus on declarative, disconnected, atomized, and meaningless content.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NCSS) has responded to this problem with suggestions for Powerful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SST&;L) to ensure meaningful, active, value-based, challenging, and integr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Yet, unless teachers consciously and deliberately coordinate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in the course and its units, the goals of PSST&;L may very well be neglected. In response to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seeks to advance the idea of Powerful Social Studies Unit Design (PSSUD), which positions teachers to work as curricularists in order to negotiate the hazards of textbooks and standards and design macrocurricula in issued-centered, project-based, thematic, and reverse-chronological ways to ultimately reclaim the social studies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from the tyrann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状况与职业指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2年秋季,笔者在湖南、广东、福建、甘肃、河北、江苏、天津等7个省市分别选取了1所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对入学新生的职业心理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对7所学校10多个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份,比率为97.4%.2003年夏初,笔者又对这7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的职业心理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7份,比率为81.4%.这两次调查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状况,对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学院开展职业指导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又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职业学院采取了问卷调查、心理咨询、心理测量、职业性倾向测试、职业指导课等方法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化人才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实施职业化管理需要大批的职业化人才。企业对职业化人才有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及行为标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有必要以职业化标准来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进行校企合作,确定职业化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好职业指导,首先要完善理论体系,其次要建立职业指导的操作体系和机制,即优化指导队伍,搞好课程建设,开展咨询服务和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19.
探索实施职业教育的新途径--网络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网络教育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职业教育研究工作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将网络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以及构建网络职业教育体系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20.
谈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必要性;分析、总结了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办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