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教师教育评价相应地要 从量化评价向高质量评价发展。文章在归纳论述教师教育中采用量化评价存在的潜在风险、从量 化向高质量转向必要性及高质量要旨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需要利益相关者构建协同机 制,需关注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与结果产生的影响,需历经新旧范式交替过程,需关注不能量化部 分,需撷取量化评价精华,实现教师教育评价从量化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承载力评价有利于厘清各地资源禀赋、环境本底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区域发展的约束,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文章运用生态足迹理论,使用传统生态足迹法测度出京津冀各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并以此为基础选取三维生态足迹法在时空上对各地区的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各区域的承载优势、承载短板以及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等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基于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探索推动京津冀承载力优势互补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可从高职教育环境质量有效改善、规模增长适度增强、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产出价值充分发挥、投入活力显著提升五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对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与实践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是衡量高职教育发展速度与规模效应的重要指标,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支撑。文章引入圈层结构理论的研究新视角,基于高职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的基本内涵,以职普融通生态体系构建机制理顺、产教融合发展动力机制激活、高职教育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机制推进、科教融汇支撑机制优化为高职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内生基础保障,以深化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畅通高职教育界面传递、改善高职教育环境建设、提升高职教育单元协作为高职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运行调控条件,以高职教育经济环境承载力增强体系、文化环境承载力提升体系、科技环境承载力促发体系、政治环境承载力稳定体系为高职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外在约束系统,构建了高职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圈层体系理论框架,为我国高职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宋微  邓积光 《高教论坛》2023,(11):100-103
构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体系对于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基本框架及主要特点,并从输入资源评价、培养过程评价、输出成果评价三方面提出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国家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拓展数字化应用能力,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从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多元教师评价体系、职业发展路径、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数字化教师培养等方面构建了教师成长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使教师教育评价的工具理性更加合乎价值理性的追求,将评价活动开展得更加合乎伦理道德要求,有必要从教育伦理规范的视角来审视教师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具体言之,教师教育评价应以高素质教师的标准为指导原则;应以"服务和指导教师教育"为最终目的;在教师教育的评价内容方面如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师教育管理、教师教育主体等方面都应当给予伦理道德的关注;教师教育评价过程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评价主体应对教师教育和评价活动有深入思考和远见卓识,懂得教师教育评价规律,人格高洁,处事公正,实事求是;评价结果方面,要正确使用评价结果,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宗旨,避免评价结果的滥用和误用。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全面而又深刻,而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又是影响教师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探索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对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从课改理论学习、导言、板书提纲、课时计划、微格教学等五个方面,对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评价进行了尝试性改革,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升关系着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对话国际上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并从中汲取高质量的核心元素,是中国特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展现国际视野的关键举措。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丹尼森(Danielson)教授研发的Framework for Teaching(FFT)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质量,秉持高阶性思维、建构性学习、目的性活动和专业性指导的高质量课堂教学理念,涉及4大模块、22个评估要点以及相应的质量观测点,从评价对象与评价方式两个维度跨越时空全面搜集资料并对教师教学工作作出价值判断,旨在通过向教师提供反馈和推动专业发展而引导教师为质量而教,实现教学的背景、投入、过程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质量的多维提升。深入研究与反思在理念和内容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FFT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启示中国应在自由和规则、过程和结果的动态和谐关系中,以创设学习文化、促进深度学习为核心,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并基于此研发相应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测工具,构建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教师教育质量指标体系,促进教育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10.
基于系统论原理建立徐闻县海岸带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其生态承载力现状,评价指标权重利用信息熵方法计算,指标权重赋值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评价结果表明:徐闻县海岸带生态承载力为0.17,正处于可载区间的下限,并且发展趋势平缓,可载能力仍有充足空间。如果生态调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其生态承载能力将更大。  相似文献   

11.
教育评估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治理手段。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高质量教育评估。针对当前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理念、原则、机制、标准、方法和工具等方面阐述高质量教育评估的内涵要义,并提出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估体系、深化专业机构能力建设、创新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加强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等推进高质量教育评估的策略,以提高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配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就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着手,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出、对它的理解和教师专业结构的三大构成要素,指出教师自身才是他的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外部评价机制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从而引进“发展性教师评价”概念,并从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结构三大构成要素的促进分析阐述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师工作是一项艰辛复杂而又特殊的脑力劳动,如何建构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才是科学、合理的呢?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首先应该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发展性的评价,必须正确把握评价的目的。认识教师与教育质量评价的特性,遵循实施评价工作的原则。发展性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灵魂是以人为本,适合教师的发展,顺应管理科学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估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治理手段。高质量教育评估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内在要求下教育评估的迭代升级。结合当前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教育评估的评估主体、客体、标准和方法等基本要素,探讨高质量教育评估的核心内涵意蕴,包括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机制、实行分类评估、提高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以提高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教师评价若干变革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教师评价在评价的主体、目的、手段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国外教育评价理念的引进,我国教师评价也在慢慢发生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落实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进行发展性评价、加强质性评价三个方面。不过,教师自我评价以及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真正实现还有待时日;而要开展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则有待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加强质性评价的同时,今后应当利用好量化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依据评价结果、用途的不同,可以将中小学教师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这两种不同取向的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分析,两种取向的教师评价都可以实现融合。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师资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作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途径的师资培训却依然存在组织者体系单一、承办者体系封闭、参与者体系内生动力不足及评估者体系“缺位”问题。原因在于教师培训未形成生态系统。教师培训体系可作为开放的复杂系统来考虑,即教育-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基于该系统教育目标(教育质量)、经济目标(经济利润)和社会目标(社会效益)的实现,构建多元培训组织者子系统,开放式培训承办者子系统,建立培训参与者子系统并激活其内生动力,完善培训评估者子系统。发挥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促使教师培训体系功能最优、效用最佳、风险最小,进入良性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共生共赢的方式奠基大成。  相似文献   

18.
AI赋能教师教育评价的内涵是AI与教师教育评价进行深度有机融合,在特定教师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明确的教师教育目标,使用AI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 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与以往教师教育评价相比,AI赋能教师教育评价在评价模型、参与主体、获取数据、分析诊断、评价反馈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AI赋能教师教育评价的框架由五个层面和一个保障体系构成。在实践中,AI赋能教师教育评价可通过更新观念、规范标准、挖掘数据、支持专业等路径整体推进,以构建智能高效的教师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