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媒体品牌塑造的观念在传媒业内盛行。本文旨在结合广播的传播特点以及部分广播媒体的传播实践,尝试探讨广播媒体的品牌塑造。一、广播媒体品牌塑造的必要性广播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广播所面临的媒介竞争态势,共同决定了广播媒体品牌塑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方舟 《新闻大学》2007,(4):127-131
一、打造专业化频率核心竞争力,着力品牌建设广播媒体品牌面对的消费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客户,二是听众。虽然品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消费者的感受与评价累积而来的,但是,从传播的立场来看,品牌又毕竟是"广播媒体品牌塑造者"主动进行有目的、有控制的传播的结果。音乐广播应着力于品牌频  相似文献   

3.
福建都市生活广播十分注重利用活动营销来塑造和提升自己的品牌。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营销,福建都市生活广播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聚合了受众的眼球,并且拓宽了自己的传播平台,打破了声音传播的局限,打造出"看得见"的广播。本文试图从活动营销的主体、活动营销的种类、活动营销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福建都市生活广播是如何进行活动营销并以此树立自己的品牌观的。  相似文献   

4.
王春美 《传媒》2015,(3):50-52
新媒体飞速发展,传播格局不断衍变,传统广播面临着从内容生产、信息传播,到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全新转型与考验.要在全新的传媒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需要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式,对广播体制机制进行合理性建构,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从节目生产、品牌打造、经营创新、管理配套等多方面入手,整合资源、激发活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广播实际、能够推动广播事业再次腾飞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品牌化运作已日益成为传媒现代化的主流趋向和实现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有力武器。从目前来看,电视业的发展趋势走过了一条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频道专业化)再到品牌传播的道路,已经从过去的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发展到现在全新的品牌竞争阶段。笔者认为,要走品牌化之路主要要在栏目上出品牌、记者上出品牌、主持人上出品牌。  相似文献   

6.
广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广播的特点是快、伴随性强和接受成本低。听众听广播,是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应知、未知、欲知的各种信息。广播听众收听广播就如人们到商场购买物品一样,喜欢什么品牌,需要什么信息,爱听什么节目,都要“货比三家”,而且听众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即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4,(5):36-37
何为好的品牌?从好的产品到好的创意思路到好的营销传播,这是品牌自身优势的展示;其目的很简单,为了赢得社会各界的肯定,赢得消费者的心。在传播布局上,张默闻策划最终确定将恒大冰泉放在电视和公交站台两大主战场。用动静结合两种表达方式向消费者发出一个声音。两大传播载体的高度配合,使得消费者对恒大冰泉的概念认知以及品牌识别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电视上我们跳一支动人的舞线上传播中,为什么选电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面对越来越多的线上新媒体地出现,电视传播似乎略显老套和乏味。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眼于思考现今广播如何将自身作为“信息”,通过形成自己的品牌,而借助其他大众媒介以及人际传播来传播自己。同时结合几家广播媒介的实践探求广播媒介将其“自身”作为“信息”来传播的可行性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广播作为信息传播渠道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体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对传统广播发展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策划是广播活动的基础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针对性,优良的策划,不仅能够提高广播效果,且能够塑造良好的广播形象,逐渐形成广播品牌,推动广播持续发展。文章从广播活动策划与形象概念入手,从策划与形象塑造探讨广播活动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陆明 《新闻记者》2012,(2):83-86
星期广播音乐会是上海经典音乐广播(经典947)的当家品牌。创立30年来,特别是重启7年来,运用新闻传播理念精心打造、磨砺和完善这个品牌,使之呈现了常青常新、广受欢迎的良好态势。媒体举办的活动、媒体的品牌经营,归根结底是为受众服务。只有内外兼修,把服务做细、做足、做好、做妙,让媒体的活动无障碍地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媒体的品牌才会越来越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张勤 《中国广播》2016,(7):43-46
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如何运作?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广播变革新闻运作模式,从原有的"媒介传播格式转型为按照新闻本身的格式做新闻"。"新闻宣传从稿件时代迈向多媒体运作时代",把互联网的"链接""放大""互动"等传播理念植入广播新闻运作,以新闻行动强化频率的新闻品牌。  相似文献   

12.
做好新闻立台,关键是持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城市广播在当地受众心中和行业内打造高知名、高权威、高口碑的节目品牌至关重要.文章从"本土典型,全媒体首发""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创新创优、打造精品""拥抱新传播技术"等方面,通过对江苏南通广播多年的实践分析,探讨城市广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张静 《中国广播》2015,(2):57-59
微广播以单个作品体量为界定标准,是时长简短、要素齐全、叙事完整的广播作品。在创作微广播时,题材内容应紧扣时代节拍。广播媒体应制作好微广播精品,在充分利用原来品牌的基础上,采用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打造"声音媒体"新品牌,构建广播新形象,以此提升和拓展广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出发,以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品牌传播行为,对奢侈品品牌的品牌传播策略进行探析和总结,希望能为中国企业创建奢侈品品牌、进行品牌传播以及打造品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菲 《中国广播》2011,(6):50-54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8.5亿。手机成为了前景广阔的传播终端,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手机微博、手机QQ等应用软件的使用,令手机广播迈入自媒体传播时代。由广播到个播、从受众到用户、从免费到付费、从线性到非线性收听的服务形态转变,为手机广播培养出庞大的受众市场。  相似文献   

16.
广播发展—直沿续着技术之路,从最初的有线广播到后来的无线广播,从数字广播到播客广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卫星广播、手机广播等新兴广播类型也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对手机广播这一广播新型移动媒体的技术特征、传播优势等方面的分析,找寻电台手机广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06,(12):90-96
题目后面的数字表示月份,括号内数字表示页码卷首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一播电台创建65周年发来的贺信/】门)技术进步为广播插上新的翅膀厂钱岳林2(l)为自主创新提供精神动力蔡万麟3〔l)农村广播战略机遇已经到来/杨明品4(l)记者与慎独/黄溪云5(])在改革中释放广播的文化生产力/丁文奎6(l)从“收音机拥有量仅次于美国”说起/刘新7(l)寻求核心表述力/蒋祖炬8(l)推广普通话,广播人责无旁贷/张颂9(l)以品牌建设促进广播发展/王宴青l仅l)中国广播的喜与忧/王明华11(l)品牌打造与节目更新/思睿资2(均纪念…  相似文献   

18.
BBC(British BroadcastingCorporation)——英国广播公司。从广播到互联网,BBC身上承载了太多英国现代传媒发展的历史,记述这一切,必须从广播说起。艰难起步英国最早的经营远距离声音传播的机构于1919年由马克尼公司创立。其发射信号可从爱尔兰的巴里布宁传递到加拿大的路易斯堡,传输距离达到了1800英里。从那时起,美国出现了播放音乐、娱乐节目的商业广播电台。而在英国本土,广播的发展却非常缓慢。私营的试验性质的广播工程一直被军方权威人士密切关注,广播和无线电的发展被限制了。  相似文献   

19.
广播媒体的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更多的是为他人塑造与传播品牌的广播媒体,面对听众与市场的双重选择,如今开启了自己的品牌化建设旅程。塑造广播品牌同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综合发力。  相似文献   

20.
宋青 《中国广播》2014,(12):17-22
美国广播音频市场秉承"数字优先"战略,在广播融合方面呈现六大趋势:广播移动应用广受欢迎;借力数字媒体进行多平台分发;车载界面系统引发白热化竞争;数据分析技术盘活音频节目制作与传播;广播市场资本运作硝烟四起;积极打造新媒体品牌、沿袭主品牌背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