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将小垫子折叠竖立成"A字"形,让学生从垫子上跳过。蹬地角度小,向前冲劲过大,是学生急于跳得远的一种心理表现,由于他们只注重了跳得"远",忽视了需要跳得"高",结果使腾空时间缩短,不仅难以形成收腹举腿动作,还极容易产生直腿落地,造成无曲膝缓冲的现象,发生摔伤事故。这时,通过练习跳过"A字"形小垫子,让学生在用力向前跳的同时,体会到了向上用力的感觉,延长了身体在空中的滞留时间,给了收腹举腿和曲膝缓冲以足够的空间。2.连续跳过"A字"形小垫子。让学生模仿"小青蛙"连续跳过两、三块"A字"形小垫子,让学生掌握空中的收腹举腿动作,同时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练习的情趣。3.将小垫子展开平放,让学生从垫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这种练习方法学生对需要跳过  相似文献   

2.
<正>一、对"终点跑"教学设计的思考在基层学校运动会径赛项目比赛和体育课短跑类项目测试中,学生跑过终点时经常会出现跳过、跨过、身体后仰或急刹车等  相似文献   

3.
从教学实践出发 ,笔者分别在初、高中年级尝试了一种以同年级班为单位的跨班级教学评比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果。具体作法如下 :在上某一教材时 ,教师明确告知学生首先学习(或复习、考核)的班为“创纪录”班 ,后继的班为“破纪录”班。课中 ,教师在体育骨干协助下记录下各班的男、女团体成绩 ,每次课前轮流在各班公告其他班的运动成绩。例如初三跳远课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别给首次课甲班的男、女生提出创纪录目标 ,如男生跳过3.70米、女生跳过3.00米的人数力争达到各20人 ,并记录实际跳过人数 ,然后在乙、…  相似文献   

4.
王勇 《体育教学》2010,(5):34-35
一、启发式呈现方式 案例一: 一节八年级的跳远课,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跳远.在准备活动以后,教师设置了一个"战争"的教学情境,在打仗冲锋的过程中要超越对方设置的障碍和战壕.D教师开始并没有公布教学内容,而是要学生尝试跳过障碍物.  相似文献   

5.
在一节教研课上,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越式跳高。有一名学生在前面的分组练习时,助跑、起跳、过杆动作模仿的都不错,但完整的过杆动作一直不能很好的完成。在课的后半部分测评时,这名学生就连平时原地能跳过的高度都无法过杆。就在此时,只见授课教师用白灰在地上画一条半圆弧,并将横杆提高到及格的高度,让这名学生沿着半圆弧助跑,果然该生一次完成动作。  相似文献   

6.
跳高和撑竿跳高比赛时,有的运动员为何有时不跳?周洋在田径运动会上,往往参赛运动员的水平相差较大,如跳高比赛时,有的运动员跳过1.90米不费力,而有的最高只能跳过1.60米;撑竿跳高运动员有的跳过3米就已经很吃力了,但有的人却轻而易举地越过4米的高度,所...  相似文献   

7.
<正>一、"组合练习"带来的启示1.以技术为载体,实现体能与技能同步发展传统的《鱼跃前滚翻》复习课,教学步骤一般以单个动作为主。在本次活动中《鱼跃前滚翻》的复习课中,执教教师设计了7个练习步骤,其中有6个"组合练习,分别是:3个兔跳;体操亮相+3次兔跳;鱼跃前滚翻+1次兔跳+鸭子步;原地跳1次+鱼跃前滚翻+兔跳1次+弓箭步走回;跳过一床折叠的海绵垫+鱼跃前滚翻+蛙跳4次;原地跳1次+跳过一床折叠的海绵垫+鱼跃前滚翻+蛙跳4次。  相似文献   

8.
用柳条做教具,既有效解决了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柳条"门" 做法:采集细细带叶的柳条,师生共同把柳条一根或几根组合编织在一起,编织成一个个"拱形门""圆形门""方形门"等. 用途: 1.改正立定跳远"不收腿""腾空低"的错误动作.在立定跳远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不收腿""腾空低"的错误动作,此时,可以用"柳条门"进行解决,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在沙坑里合适的位置(距离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插上一个"拱形门"(门的高度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让学生从门的上方跳过,随着能力的提高,"门"的远度、高度可以相应调整. 2.增强下肢力量.在进行下肢力量的练习时,在松软的场地或草地上,按一定高度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几组"柳条门",练习时,学生采用单足或双足跳的方式,依次跳过面前的"门"(门的高度、远度可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  相似文献   

9.
<正>一、游戏难度设置偏大,建议基于学情周全考虑案例:在大班民间体育游戏《跳房子》中,教师在地面上画了四个形状各异、间距不同的房子,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让学生练习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在游戏即将结束时,笔者发现仅有两名学生能单脚连续跳过第四座房子,少数学生只能  相似文献   

10.
<正>本课的开始,执教教师通过"队伍整齐,一二一"等互动式的语言交流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生动自然;讲解要求时,教师的语言简练、清晰。学生在练习时,执教教师一边巡回指导一边给予"不错"、"你真棒!"等赞赏的表扬;学生进行动作展示时,执教教师及时给他鼓励"棒棒,你真棒!"表演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其他小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利用普通的体操垫子,分别在初三和高一男生中进行背越式跳高教学试验,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说明一般学生通过这种办法,是可以初步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以初三级的一组为例,在161个男生中,有76人可跳过1.15米,33人跳过1.20米,17人跳过1.25米,6人跳过1.30米,5人跳过1.45米;还有15人可跳过0.95米,这是我们规定的最低标准。而上述学生的技术评分,则全部达到合格。教学试验是利用四次体育课进行的。前两次主要是诱导性练习,要求初步建立动作概念,粗略体会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能。后两次是复习,改进动作,提高活动技能。技评和测验都在课中穿插进行。我们的初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用小垫子作为辅助器材,用游戏的方法巧教立定跳远,现简介如下:1."火箭发射"(适用小学中低年级)通过"造火箭—准备点火—发射—返回地球"的情境,引导学生完成"展体预摆—下蹲后摆—直腿跳起—屈膝落地"四个动作(见图1)。2.跳"金字塔"(见图2)3.跳过障碍(依次跳过叠加的垫子,放一块大垫作下落时的保护,见图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发展速度和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器材场地准备:在场地上划一个直径为12米的圆圈,并划好五角星;接力捧五根。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五组,站位如图。各组第一人为第一轮跑,手持接力棒,站在圈外,当听到教师发令后,迅速沿顶角的左边用高抬腿跑进第一直道,到另一顶角时,在顶角外边沿上做俯卧撑五次,再用左脚单脚连续跳过第二直道,在顶角上做纵跳五次,又用右脚单脚连续跳过第三直道,在顶角上做弓箭步交换跳六次,再用双脚连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发展学生腿部力量的"跳障碍接力赛"游戏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2组面对面站立在起点线与终点线后(起点线和终点线的距离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待学生的能力提高后,可拉长起点线与终点线的距离),听到教师"开始"的口令后,每组第1名学生用单足跳的方法依次跳过约50c m高的标志桶,与对面终点线的学生击掌后,终点线的学生才能出发,依此进行游戏,先完成的队为获胜队。游戏开始后,学生相互之间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消除女学生山羊分腿腾越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有的放失教好支撑跳跃中的山羊分腿腾越项目,我对八四级四个班78名女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来自城市的学生43名、郊区县及农村的学生35名,分别占78名学生的55%和45%。在中、小学未做过山羊分腿腾越的有44名,有两名同学虽上过此课,却始终末敢跳过,这些人占总数的59%,此外32人中,有24人跳过一米高的山羊、8人跳过小跳箱,分别占31%和10%。课开始前,把山羊升到高校体育  相似文献   

16.
分腿腾越跳"山羊"是典型的支撑跳跃动作,它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动作难度较大的跳上、跳下的体操教材。它包含了跑、跳、撑(推)、落等技术动作。实践证明:学生跳过并不难,但跳好很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徒手练习、游戏练习和器械练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排除学生对支撑跳跃的恐惧心理,进而  相似文献   

17.
<正>"课前一事"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学生从课间到上课时注意力的转换问题。一般要求学生在上课前1分钟就要集合完毕,教师精讲一个时长2分钟左右的励志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刚开始采用该方法时,一些学生还会窃窃私语、左顾右盼;两个月后,学生逐渐地喜欢上教师的"课前一事"这种方法,并开始能够认真聆听教师所讲的故事,还有学生会在课前就来询问今天讲什么故事,甚至有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 通常在跳高考试考核时,横杆总是由低向高升,直到无人能跳过时为止。而我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根据中学生跳高考试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摸索出将横杆由高向低下降来考试的方法,并且将横杆改为橡皮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考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改进学生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反映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但部分教师在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有"合"无"作",使合作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以202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初中体育与健康)的26份课时学习目标为例,对学习目标制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问题1:学习目标分层描述中主体描述不全。如,《田径:跨越式跳高》中“90%左右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术跳过横杆(男生100cm,女生90cm)”。分析: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时面向的群体是全体学生,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