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似乎是一种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但在科学家看来,水里依然有乾坤,除了我们已知目前无法用蒸发、澍流、过冷、热绝缘来解释的姆潘巴(热水在一定条件下比冷水更快结冰)奇怪现象外,仍有不少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2.
徐学福 《知识窗》2002,(3):36-37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定义指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后句中的探究指教学中的探究,它实际上是对科学探究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是1899年法国科学家狄歇首先发现的。他在观察母乳哺育的婴儿粪便时发现,在婴儿的粪便中存在着许多与当时已知的大肠菌完全不同的细菌,其形状很象罗马字γ,并以Baiillusbifidus(双叉乳杆菌,即双歧乳杆菌)命名。其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双歧杆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双歧杆菌是人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当宇宙射线与恒星之间的气体和尘埃中的原子相互作用时,正电子便会产生。意大利的一颗探测卫星在太空中发现了大量的正电子,数量之多无法用射线作用来解释,于是科学家推测,许多正电子也许是暗物质粒子湮灭时释放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理性神学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证明上帝存在这一问题.他把理性神学划分为思辨神学和道德神学,指出历史上的各种思辨神学都误解了人类理性的认识能力,超越经验的界限去认为超越经验的上帝概念,因而这种证明方式是失败的.他认为只有在实践理性的基础上,通过至善这一道德目的建立起来的道德神学,才是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模式.  相似文献   

6.
科苑集粹     
暗物质的残骸通常情况下,当宇宙射线与恒星之间的气体和尘埃中的原子相互作用时,正电子便会产生。意大利的一颗探测卫星在太空中发现了大量的正电子,数量之多无法用射线作用来解释,于是科学家推测,许多正电子也许是暗物质粒子湮灭时释放出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8,(12):8-9
植物中有许多成分可以治病,并已在传统和现代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奥地利科学家最近在人工合成这些植物中的药用成分方面取得进展。据近期出版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网络版报道,科学家已知,植物中发挥药理作用的成分之一是生物碱。某些复杂的生物碱化合物具有杀菌、抗癌等功效,但却由简单的氨基酸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冲突与对立"曾被认为概括了科学与宗教、神学的关系。在科学与神学的关系史上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新的天文学革命、机械论的宇宙观和达尔文的人类起源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科学与神学之间的冲突是由于二者对科学知识和神学知识的本质和范围作出了言过其实的断言。科学方法的成功、神学的新境遇以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推动了科学与神学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9.
罗纳德·吉尔将视角主义应用于解释科学现象,他将科学观察和理论模型都看成是视角的,并形成了对科学知识的视角主义解释。在他看来,科学家认识世界,观察工具和理论模型,都不是完全透明的,即都不是对世界的直接记录和陈述,透过它们,科学家获得的是关于世界的局部的、有限度的知识,而非与世界本身相符的客观真理。吉尔挑战了关于科学知识的两级解释即客观实在论和建构主义,他的科学视角主义,实际上选择了一种较为温和的中间立场。  相似文献   

10.
灵感思维是在思维经验基础上的高级自动编程思维,用已知程序知识自动编程出未知程序解题是灵感思维的特点。已知程序包括思维经验程序。程序也是一种知识,包括事实知识、过程性知识、控制性知识,更多的是控制性知识。这些知识已贮存在大脑内,思维即是搜索这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找到解题算子,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或者说应用已知程序知识来解决问题。某种程序知识经常运用,或者说某种程序知识运用的非常熟练了,用活了,这种程序就会变成自动的程序,给一个问题,大脑自动运用这种程序解题。思维也是调出已知程序及相关知识和指令来解题的。灵…  相似文献   

11.
金科 《今日科苑》2009,(13):52-53
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上有许多自然现象仍是一个谜团,科学家尚无法准确解释其间的神秘,同时这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却极具魅力,展现出地球大自然所独有的绚丽。北极光毋庸置疑的讲,北极光是地  相似文献   

12.
翻开古今中外的科学史,我拂不去几多沉重、几多沧桑。我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科学,你究竟姓什么?”事实上许多科学家用他们毕生的执著追求和倾注的大量心血回答了上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人们在体育锻炼的实践中,认识到体育锻炼和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许多国家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去研究并揭示其中的奥秘。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健身跑运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健身跑热"。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随之产生的肥胖人群、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也迅猛增加。当时许多科学家指出:如果政府不去引导,个人不去注意,"慢性病"不仅只是让人们饱受疾病之苦,一个国家也要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进步与科技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科学成果时是否会想到,许多发明是科学家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甚至许多科学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用身体研究消化过程的科学家斯帕兰让尼(1729~1799)是意大利生物学家。他研究动物和人的消化过程。他首先引入"消化液"一词,认为消化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我们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用右手,打乒乓球、拿筷子用的也是右手……为什么我们更偏爱用右手呢?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人类的大脑有左右之分,左脑控制着右半边的肢体,而且左脑比右脑发达。  相似文献   

16.
开放科学是创新者对知识的开放披露行为,它可以促进知识的开放与共享,有利于提高创新的社会福利。开放科学行为普遍存在于学术与产业部门,它具有"科学-商业"二元价值观。基于这种观点,本研究对科学家开放科学的动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构建了"职业-产权-地位-经济"四维动机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两部门883名科学家的实证测量,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合理性,找出了两部门科学家开放科学动机的差异性,并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又闪了一下腰 1998年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两颗超新星在爆炸时发出的光比预想的要黯淡许多.科学家一开始以为是射出的光线被星际尘埃遮挡住了,但是进一步的观察否定了这个解释.超新星爆炸有可能产生较弱的光芒吗?超新星的性质使这个猜测也说不通.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台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新奥尔良港口,许多树木被连根拔起,许多房屋被夷为平地,尤其是它在海面掀起的风暴潮冲破了新奥尔良的防护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科学家为了降低台风的威力,简直是费尽心思。现在,科学家竟然建议:用灰尘来驯服台风!  相似文献   

19.
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天空时,发现了一系列来自不同天区的非常有规律而且间隔时问相等的射电波闪烁现象,后来有科学家认为,这些脉冲式射电波发射源是一种体积很小,转动极快,完全由中予构成的,从磁极向外辐射极高能量射电束的星球——“脉冲星”(也称“中子星”),但这种解释存在许多疑问。  相似文献   

20.
正海洋让许多人向往,但也心怀敬畏。大海,它仍然有着无数的奥秘。今天,科学家已经利用卫星、雷达等高科技工具探测海洋,但我们仍旧无法将海洋的知识完全掌握在手中。对于我们而言,它仍是一个神秘之地。在水下数千米,有许多东西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还有许多难以解释的谜团。水母物种"不朽"的秘密美国电影《返老还童》中的主角本杰明·巴顿是一个违反大自然规律的人。他出生时是一个老头,后来越活越年轻,变回一个婴儿,最终在襁褓中死去。在深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