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潇涵 《今传媒》2020,(2):31-34
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兴起,并被运用到媒体行业和新闻领域。技术的更新对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拓展了传播的渠道、改变了传播的方式、增强了传播的影响力,带来了新闻生产的革新和传播思想的颠覆。但与此同时,技术赋权也增加了新闻伦理的思考维度。本文主要选取智媒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推荐技术,从三个方面提出算法推荐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现象,并对算法推荐带来的新闻伦理困境进行探讨,以期对算法的伦理规制和算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郭亚琼 《视听》2023,(5):135-138
算法推荐技术有效解决了信息超载危机下内容与用户的精准适配问题,深刻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发和传播实践,同时也造成用户传播权利被隐性收缴、媒介信息传播中“人”的主体性缺失、传播场域公共属性减弱等异化现象。为此,应当从制度建设、技术升级、价值导向、风险防范四方面寻求对算法推荐技术向善发展的规制策略,完善网络媒介生态治理建设。  相似文献   

3.
平台算法推荐分发模式引发用户隐私风险,一方面因算法内在功能设计而触发隐私泄露风险,另一方面因算法在智能传播领域的不当使用,易导致舆论操纵,产生虚假流量,助推虚假信息泛滥,加速涉私信息传播二次伤害.算法推荐消解传统区分公众人物和普通用户的隐私保护制度,无法应对用户面临的隐私风险;消解平台信息内容审核制度,无法规制涉私非法信息的传播;消解传统法律追责思路,导致平台推卸隐私保护责任.应当建立算法推荐风险管理和日常管理机制,完善算法选择技术机制,以防算法推荐不当涉私信息,增强平台对用户隐私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王井  孙涵阅 《现代传播》2023,(4):127-134
算法作为智能推荐系统的核心,成为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和底层逻辑,这一“不可见的行动者”给三农产品及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带来深远影响。短视频在算法分发技术加持下的表现,构建了具有高匹配度的视频流供需关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算法所提供的清晰“用户画像”借短视频传播渠道,为农产品、农村生活和新农人提供了“上云端”“进门户”“扩销路”的可能与红利。而地域、文化等差异带来的数字鸿沟,缺乏人工干预的权责抗辩,内容欠优产生的“工业废水”等都成为农村短视频算法分发技术的桎梏。扶稳算法价值和短视频助农的天平,以及对当下的推荐算法进行一定程度的价值重塑,仍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短视频算法发现、降维及列队的传播机理以及双价值逻辑的博弈,对于梳理算法推荐系统背后的“小世界”和数字化助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算法推荐服务衍生的风险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厘清算法推荐服务风险的产生机制以及用户应对算法推荐服务风险的行为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算法推荐服务体系。[方法 /过程]运用扎根理论,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方式,一对一深度访谈30名网络用户,结合防护性行为模型和风险应对行为理论,探索算法推荐服务风险中用户的应对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决策路径。[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风险属性、传播渠道、平台特征和用户行为特征对算法推荐服务风险的传播产生影响;在风险传播的基础上,用户形成风险感知、利益相关者感知和防护性行为感知;用户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态度和效果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决策,采取不同的应对行为。最后从算法素养、风险参与和个体学习3个层次提出建议,以应对算法推荐服务风险。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社交媒体和传播领域出现了“算法转向”的趋势,算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风险与法律规制的困境。文章从算法推荐技术的性质和原理出发,分析了算法推荐与技术中立之间的关系,认为当前算法技术的运用应该跳出技术中立的框架,转而追寻技术向善原则。与此同时,文章立足于平台经营者的算法推荐使用行为,对其过错责任、注意义务以及承担的侵权责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平台的责任与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并不存在必然的直接联系,在个案行为界定时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使权利人、平台经营者和用户的相关利益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7.
算法推荐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新闻领域,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内容需求,然而新闻算法推荐技术在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信息茧房问题、隐私安全问题以及对其公共价值的讨论。当下经常使用的今日头条、抖音等都在采用算法推荐机制,是否真的会导致马尔库塞所指出的问题——丧失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带来技术异化?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算法推荐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新闻领域,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内容需求,然而新闻算法推荐技术在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信息茧房问题、隐私安全问题以及对其公共价值的讨论。当下经常使用的今日头条、抖音等都在采用算法推荐机制,是否真的会导致马尔库塞所指出的问题--丧失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带来技术异化?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移动终端的普及重塑人们的阅读空间和方式,而智能算法也成为移动阅读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工具。文章主要介绍基于内容的算法推荐、协同过滤的算法推荐、关联规则的算法推荐以及混合算法推荐等主要算法推荐技术及其在移动阅读领域的应用逻辑,从而揭示算法推荐给移动阅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连接信息和受众中介的算法推荐技术,在重构了短视频生产和分发图景的同时,也因自我异化及监管机制不完善引发了算法操控问题。算法运用符号暴力手段施加符号操控,形成品位固化及圈群文化区隔;由算法的政治内嵌和资本外扩所导致的舆论操控行为,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媒体公信力及市场平等竞争。依据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算法推荐服务的嵌入式自我监管体系及“知情同意”机制、推动算法推荐技术标准及算法推荐伦理建设,是规制短视频推荐中的算法操控行为、提升用户自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智媒时代的算法推荐技术有效解决了既往传播环境下的信息超载性危机,极大提升了信息生产、分发和管理的工作效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算法推荐语境下信息内容野蛮生长、信息传播自我封闭以及暗箱操作的潜在风险,容易引发价值观导向错乱、信息茧房与群体极化、算法垄断与算法歧视等诸多社会风险。为此,从加强政治引领、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协同治理和推动公开透明等维度,提出会同多方建立、健全智媒时代的算法推荐监管体系与协同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君然 《青年记者》2021,(2):105-106
算法推荐被运用到信息生产、分发、反馈等环节,用户往往根据使用体验去获得认知,容易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对算法推荐的误读。本文从技术视角入手,引导用户对算法推荐的结果进行客观理性的判断,避免陷入依赖与价值迷失的伦理困境中。  相似文献   

13.
算法新闻个性化推荐不仅让用户的新闻阅读体验不断改善,也重塑了个体的阅读习惯.本文在分析算法新闻个性化推荐理念与意义的基础上,肯定了算法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其前瞻性.在着眼于人与信息之间关系变革的背后,重点分析了算法新闻面临的伦理风险.人们在享受算法技术带来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应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信息茧化、算法控制、主流价值引导缺失等方面的技术陷阱.在算法新闻实践中,发挥技术价值理性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技术伦理.  相似文献   

14.
梁一帆 《传媒》2023,(5):58-61
抖音短视频现已成为运用智能推荐算法的典型视频内容传播平台。在技术和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智能推荐系统已经从早期的文本内容推荐升级到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个性化推荐。本文试图从推荐逻辑、推荐基础、变现方式、内容风格等方面探索抖音短视频中智能化推荐应用所表现的典型特征,建设性地审视其背后的社会关系和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15.
熊亚光 《新闻战线》2023,(17):75-76
采用算法推荐可有效增强媒体的用户黏性、提升影响力;但算法被滥用,就可能导致信息茧房、舆论分化、报道同质化等,削弱媒体的建设性作用。应强化社会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算法推荐模型、多元算法推荐评估机制、完善的算法推荐监管制度,以多层面的优化有效治理算法推荐乱象。  相似文献   

16.
当前以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传媒业行动者即主流媒体、商业平台及用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构.具体体现在算法导致主流媒体的传播权力发生转移,传统新闻生态受到挑战;算法使商业平台的商业模式得以优化,但算法黑箱凸显社会负面影响;算法在提升用户地位的同时,也使用户处于随时可被监控的"圆形监狱"里.在算法风险治理方面,主流媒体应以主流价值观引领算法,实施平衡社会信息的党媒算法;商业平台要提升技术的价值理性,推进算法分发的公共性;用户要提高算法素养,警惕信息窄化和算法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闻推荐算法是网络媒体时代新兴的新闻编辑技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特征,推测用户的喜好和需求,目前备受互联网公司青睐.但实践积累发现,新闻推荐算法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就其局限性展开分析,提出智能全面化用户数据采集、 人工推荐与智能筛选结合、 开辟与细化用户设置渠道三方面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唐晓慧 《新闻传播》2023,(15):52-54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纷至沓来,算法技术逐渐被应用、深化于传播领域,使得基于个性化服务的算法推荐模式成为了新的信息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算法推荐模式却导致了“信息茧房”效应的产生,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抖音的算法推荐为案例,总结了算法推荐的形式风格,对信息茧房的效应进行分析,明晰出抖音短视频中信息茧房的具体表征和产生诱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茧房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甚嚣尘上,人类社会因此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新传播技术范式,智能算法推荐技术能够在超载的数据信息中为个体用户进行对象化选择和供需匹配,极大地满足了用户体验和需求。然而,这种工具理性下的技术统摄却引发了主流意识的异化,甚至使得主体异化于本性,屈从于数字统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其开放性、超前性以及科学性发挥着理论指导作用,与社会活动的全新语境、技术、辖域以及视角有着密切的谱系联系以及原理勾连。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强大生命力昭明了智能算法推荐技术范式下的主体如何进行数字化生存以形塑算法认知。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为新闻业的采编分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算法推荐是其重要应用方式,传统的人工采编分发遭遇技术算法分发的冲击。在网络时代"流量制胜"的氛围下,媒体为了高点击量等,对每一位受众实施个性化新闻推荐。传统的新闻把关人角色不断被弱化,技术分发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