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校专利转化能力可以细分为专利权转移能力、专利申请权转移能力和专利实施许可能力。通过专利转让数量及其变化率的比较与分析,我国高校的三种专利转化能力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这与GDP的增长率变化、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视以及专利转移风险都有较大关系。从未来发展来看,专利权转移能力是高校专利转化能力的主流,专利申请权转移能力与专利实施许可能力还需要加大提升力度。  相似文献   

2.
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合享智慧的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自1985年至今公开的中国高校专利文献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类型、全球地域布局、技术布局、专利转让许可情况等。从专利数据分析的角度对我国高校技术创新成果的质、量以及运营情况作以分析,并指出高校技术成果转化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专利转化率低导致许多专利被束之高阁,不能物尽其用。在这个以创新促发展的大环境中,高校专利转化率低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解决专利转化率低已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陕西省高校研发经费投入与专利成果产出等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探析专利转化率低下的原因,并从高校、企业、政府、市场四方面着手,构建促进专利转化率提升的"一体两翼"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4.
专利价值是高校科学技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为依据,通过运用生存函数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对高校专利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专利的转化及专利本身的技术特征因素均能从不同程度上提升高校的专利价值;其中,专利转化对高校专利价值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专利技术特征因素;此外,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专利合作对专利价值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5.
2020年4月,教育部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印发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针对高校专利工作“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举措。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加快推动高校专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专利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体现。基于组态视角,探索影响我国65所“双一流”高校专利成果产出的复杂因果机制,从而挖掘激发高校专利创新结果的溯因逻辑及其形成的前因组合。研究发现,知识基础、研发投入、科研人员规模、产学联系、国际科技交流是影响高校专利成果水平的核心条件与边缘条件。对比分析组态的中间解和时空演变差异,高水平专利创新有科研人员规模—产学联系型、科研人员规模—国际科技交流型、科研人员规模—产学联系—研发投入型、产学联系—国际科技交流型4类,多重条件间并发协同效应显著。面向未来,应充分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形成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加速高价值专利运营转化,深化高校内部专利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助推高校成为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一流"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还存在对科研人员的考评机制不完善、与地方经济联系不紧密、缺乏成果转化平台等问题,高校应通过组建成果转化专职团队、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获取2012-2021年福建省双一流高校专利相关数据,分别从专利申请数量及授权数量、专利类型、技术领域、有效性、专利合作率等领域进行检索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双一流高校专利活动活跃,学科特点突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攀升,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不均衡,低价值的无效专利占比近1/3,专利价值有待进一步实现等问题。最后对提升福建省双一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组建的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典型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项目为案例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案例分析表明: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建立的融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项目衔接型”、“平台共建型”和“产业技术联盟型”,且分别适用于高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基于产权长期合作和共创共享紧密合作的情况;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融通创新体系中通过培养人才和产出创新成果,不仅对政府、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显性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还具有传播创新文化与塑造创新需求理念的隐性作用。基于此,“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推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建立中应继续推进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加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完善和拓展融通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快速增长。但由于专利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专利的转移转化。"双创"背景下对高校专利质量有效性进行研究,就是为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奠定基础,进一步释放高校沉淀的大量科技资源,在帮助高校将高质量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同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1.
专利作为高校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评价指标之一,以国内专利为视角研究提升江苏高校的创新能力和专利质量的路径值得探讨。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同时利用智慧芽patsnap系统对江苏高校的专利进行全局分析,研究了江苏高校近年来专利申请的趋势、申请种类构成的变化、专利IPC分类布局、授权专利和有效专利的情况,分析了江苏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探索通过提升专利质量和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高校数量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强,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成果。但目前江苏省部分高校,仍然存在专利成果保护意识不强、专利管理机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转化服务模式推广不足等问题,制约了高校专利创造及转化运用的效果。通过分析江苏省高校专利转化运用的实际案例,积极探索搭建专利运营平台、订单式研发和定向转化等专利服务模式,有助于江苏高校加快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运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绩效考评机制目前在价值导向和激励约束功能上不尽科学、合理,影响了高校专利及时、有效转化。为增强教师从事专利转化的动力,高校应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完善有利于促进专利转化的绩效考评指标,构建激发专利转化工作积极性的分类考评体系,大力实施引导、推动成果面向专利和产业需求的开放性考评机制,为推进高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及促进高校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破除绩效考评方面的机制藩篱。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与政府和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政府、高校、产业之间的"三螺旋"关系充分体现了三者之间的交织联系和紧密合作.区域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动作为引导、高校的人才科研支撑以及产业的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在明确政府、产业和大学各自角色定位的基础上,高校需要主动对接区...  相似文献   

15.
刘虎  白莽 《江苏高教》2020,(3):82-85
中国高校内部管理水平从制度、效能、文化、技术四个维度上看,与"双一流"建设需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双一流"建设中应高度重视一流的管理能力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高校内部现代化治理水平;建设一流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效能;挖掘校本文化和职业精神,加强管理文化建设;改革管理手段和技术,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地方农业院校应该突出学科特色,坚持以特取胜,寻求错位发展,呈现亮点,从而促进"双一流"建设。鉴于此,以养蜂学为例,探索了"一基点、一平台、两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双一流"建设中。该模式使本科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成果转化能力等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6,(3):70-73
中国和发达国家专利相比,数量多,转化率低。通过对山西唯一的211高校太原理工大学与1所985高校和4所地方211高校专利现状的对比,得出山西和国内其它省份成果转化的差距,从高校内部和企业角度阐述山西专利转化率低的原因,最终针对分析原因,综合考虑山西省实际情况提出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专利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形式,对于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专利数量与质量、产业与技术布局、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发现,江西省目前在专利发展中还存在各地市发展不均衡、战略新兴技术少、企业创新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应通过加强专利保护意识、提高成果转化率等方式,努力提升江西省专利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也越来越重视专利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中国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在专利成果产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中国高校专利一直面临着专利投入产出比低、专利维持率低、专利转化率低、科研活动中专利流失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提升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改革科研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分步建立高价值专利维护机制、构筑加快成果转化的产学研机制等系列措施,改进高校专利管理模式及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既依托高校,又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很好地将高校专利成果与市场连接,可以作为托管机构帮助高校进行专利托管,尤其适合作为高校职务发明的指定托管机构,运用完全托管模式对专利财产权进行处置。为充分发挥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专利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我们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制环境、成立行业协会、提升专业人才职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