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细菌发电     
提起发电,人们会联想到水力、风力、火力、核能和太阳能发电。其实,作为微生物的细菌也能发电。细菌发电由来已久英国植物学家马克·皮特在1910年首先发现有几种细菌的培养液能够产生电流。于是他以铂做电极,放进大肠杆菌或普通酵母菌的培养液里,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设计出一种供遨游太空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不过放电率极低。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英国化学家彼得·彭托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才取得了重大进展。他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电子,电流能持续数月之久。此后,各种细菌电池…  相似文献   

2.
英国牛津大学发明了一种以甲醇为电池液,以醇脱氢酶铂金为电极的细菌电池。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基分解分子,以释放出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在甲醇液体中,添加某些诸如染料之类的芳香族化合物作稀释剂,来提高生物系统中输送电子的能力。在细菌发电期间,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把生物装进电池里,产生出电流,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已经生产出了这种电池,不久以后,那些既昂贵、又污染环境的传统金属电池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这种新型的生物燃料电池。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成两步,首先把氢分解为质子和电子;然后质子再与氧反应生成水。这两个过程在不同的电极上完成,于是电子就在两个电极之间形成了流动,产生了电流。反应中需要用到催化剂,过去使用的是昂贵的金属铂,而且还必须用一层特殊的膜将氢和氧分隔开,否则就得不到任何电流。英国的研究者利用两种酶来取代铂做催化剂,其中一种酶来…  相似文献   

4.
细菌和病毒在一般人眼里尽是一帮惹事生非的家伙。我们虽然用肉眼看不到它们,但一旦它们钻进我们身体里为非作歹起来,那就像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肚子里一样,会把我们折腾得够呛……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未来有种高性能电池中带有细菌或者病毒,那么无疑会把你吓一跳。但是带细菌或者病毒的电池,这可不是科学的幻想,而是有望在未来推广开来的一项新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5.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你一边走路一边就可为装在你口袋里的i—Pod充电,甚至你那怦怦跳动的心脏还能驱动便捷式血压传感器。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创造出了第一种可实际使用的运动发电纳米器件,新的“纳米发电机”在受到挤压、弯曲或摇动的情况下能输出与一节从电池几乎相同的电压,从而为研发出可自供电的电子器件敞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6.
美国麻萨诸塞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德利克·劳莉·爱默斯特和他的博士后研究生斯威底斯·查德哈利制造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里的微生物能捕获糖分子里可用的83%的电子,并把这部分电子直接送到电极.新的燃料电池里的微生物喜欢吃包括葡萄糖、果糖、木糖在内的各种糖类,而这些糖类是大多数植物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除了采光,通风,窗户还能干什么用呢?现在科学家告诉你,窗户还可以用来当发电机! 不信吗?告诉你,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就与挪威一家公司一道,合作研发出了薄膜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实际上就是一种贴膜,不过这种贴膜非同一般,贴膜的主要材料是一种透明化合物,在化合物里面,布满了一种直径10米左右的金属粒子。当然,这些金属纳米粒子在化合物里的摆放,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彼此之间,组成了一个整齐的矩阵。为了蓄电,这种贴膜必须吸收射到窗户上的光,但在金属纳米粒子的缝隙之间,光还能穿过玻璃,照射进房间里。当把这种特殊贴膜贴到玻璃窗上时,会让人感觉玻璃变成了有浅淡色彩的有色玻璃。  相似文献   

8.
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空气电池,可比目前所用电池的使用时间长10倍。这将提高诸如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表现能力,并有力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工业,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即使天气变幻,太阳西沉,这种电池一样可以使风能和太阳能装置持续发电,"风光"依旧。  相似文献   

9.
英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微型发电机。这种简单的振动发电装置可以代替电池或硬线电力供应设备,从而为数以百万计用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无线传感器提供电力,提高可靠性并最终节省数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1,(2):33-33
日前.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意大利研究人员联合开发出一种新奇的有机金属燃料电池,该电池在发电同时还能用可再生原材料生产出优质化学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的研发能够通过生物过程发电的各种生物电池,但大多数生物电池都无法产生大量的能量。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生物电池原型,它比现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电池更加轻便、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2.
半固态锂电池是将可脱嵌锂的活性材料颗粒和导电剂颗粒分散在电解液中形成电极材料的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预计其规模化生产成本低,且避免了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材料粉化脱落的问题,因此电池循环寿命更长。目前半固态锂电池发展出了两种技术类型:半固态锂液流电池和半固态锂浆料电池,其技术原理已经通过验证,进入到基础关键技术开发阶段。本文综述了半固态锂电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些细菌竟然可以在没有食物和氧气的情况下,以纯电能维持生存。有一些细菌,经常生活在泥泞的海底或河流两岸的泥巴里,如果你想找到它们,其实方法很简单:准备好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海底或河流的泥巴中,就能将它们从躲藏的地方引诱出来,吸附到电极上。它们是一些特别的细菌,因为别人吃饭,它们吃电!这听起来好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怪能力,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可乐手机"可乐除了含有咖啡因令人醒神的作用外,原来还可以做手机能源。一名英国华裔女产品设计师用一部诺基亚手机,设计出一款以可乐来发电的概念手机,不像传统电池"报废"后会产生潜在  相似文献   

15.
发明     
<正>新电池30秒就能充满电你是不是经常在起劲儿玩手机时,突然抓狂地发现手机快没电了?电池问题一向是智能手机的短板,电量消耗快,充电时间长。如今,一家以色列公司即将推出一种可在30秒内完成充电的手机电池,据称这种电池的电极表面涂了一层天然纳米颗粒,从而改变其化学反应,使充电速度显著提高。这种高效能手机电池预计最迟于2016年上市。  相似文献   

16.
正遗忘的培养皿2003年的一个晚上,在英国剑桥镇的一个国家实验室里,研究员查尔斯·科克尔把一个新的培养皿放在他面前的实验台上,打开圆形盖子并向里面黄褐色的琼脂(细菌的培养媒体)上注射细菌试液,然后用记号笔在盖子上记下细菌的名字(拟色球藻)、日期和他姓名的首字母,并盖上盖子并密封。接下来,科克尔应该把这个样本放置在高强度辐射之下,通过记录细菌活着和死亡的数量,来评估细菌在高辐射下的耐受性。但经历  相似文献   

17.
1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极反应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噪声低、环境友好,可实现能源多样化。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能源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专家预计化石能源的可使用时间是30—40年,到21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将逐渐步入氢经济社会,而燃料电池技术是实现氢经济社会的基础。为此,美国、欧盟、日本等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国家燃料电池和氢经济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电池可以做得像斜纹布那样柔软,你相信吗?加拿大一家公司就让人们大开了眼界,研制出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布料”。它具有很强的柔韧性,不怕卷曲,覆盖到楼房的表面后,就如同给大厦披上了一件可以发电的“牛仔装”。由此带来的是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场所一下子变得广阔了许多,绿色建筑的含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相似文献   

19.
果冻怪物     
正你见过像果冻一样的生物吗?恐怕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吧。果冻怪物不多见,可关于它的谜团真不少。果冻怪物哪里来,它究竟是什么呢,植物、动物还是变形的外星生物体?怪物惊现湖区2011年10月的一天,英国坎布里亚郡的罗布·谢泼德先生听朋友说了一件稀罕事——在他居住的湖区里,有一种白色物体看起来很像果冻,这种东西之前没有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真谛     
崔鹤同 《知识窗》2007,(2):53-53
1928年,弗莱明正在从事杀灭细菌的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对象是葡萄球菌。这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的细菌,它可以使人的伤口化脓腐烂,最后导致病人死亡。弗莱明在十几个培养皿里种上葡萄球菌,并把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那些密密麻麻的葡萄球菌出现在果子冻上,一片金黄,弗莱明称之为“金妖精”。弗莱明培养它就是为了找出征服它的方法。但是,他试验了无数种药剂之后,都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消灭此菌的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