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但20年来始终有人曲解其中关于消灭剥削的内涵,错误地认为"消灭剥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是指消灭非公有制所存在的剥削。对此,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马克思是否认为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就消灭了剥削;马克思在揭示剥削的秘密时,向我们昭示了什么样的消灭剥削的路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剥削现象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有何本质区别。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沿着马克思和邓小平的思路继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 ,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在突出地位 ,是针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当代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针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我国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针对 :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 ;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所理解的共同贫穷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提出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结合中国国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消灭贫困;进行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反对"地方性社会主义",向世界开放;找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经典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联结的关键环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奠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历经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识,苏联模式传统社会主义观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理性认识三个阶段。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完整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如下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据,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所应有的优越性之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据,即它的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以及由于私有制造成的异化对人的束缚。邓小平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在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灭亡根据揭示的基础上,概括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中得以巩固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把社会主义本质仅仅归结为共同富裕,与经典作家观点不符,也使人无法认定今天中国的性质,混淆了当代社会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同志在前人理论概括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实践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基本理论构想,列宁、毛泽东在俄国和中国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些都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袷”。这些名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坚持马克思社会生产目的的层次的方法,发展市场经济基本经济规律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规律的科学概括;现代市场经济动力机制长期化的根本趋势,正是社会主义本质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由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手段两部分组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手段。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必须始终坚持价值目标和实现手段的统一,防止把两者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不仅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科学概括,而且集中体现了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高准则,是对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揭示,即为了人民群众利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了人民群众利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了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基本理论构想,列宁、毛泽东在俄国和中国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些都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著名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论述了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的科学的概括,阐明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出总结性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邓选》第三卷373页)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其它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高度概括。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中的人权状况将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国情,表现出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等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的特征。当西方尤其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用本国的人权标准衡量其它国家人权…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中心主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实践的角度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从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而且重视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度本质,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质在哲学上有三个基本属性,一是事物本质的唯一性,二是本质的多层次性,三是本质表现的多方面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做的概括,他在层次上展现为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包括初级阶段)、高级阶段的阶段性本质,具有哲学上的唯一性和多层次性,同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它会在社会主义目的、职能上表现出来,从而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二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邓小平理论中的基石性内容。它是否合理?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在资本主义等社会也存在的共性?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已经很长时间了,可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仍存在很多分歧。一般认为,对其内涵应从目标和手段两个层次来理解。可如果全面分析不难发现,从目标一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更科学。一方面,从目标和手段两个层次来理解有许多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确是从目标层次来进行的,这恰恰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独到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概括。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三个方面。其中,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文着重讨论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1992年春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对于我们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大胆地加快改革开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