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普通高校全国卷的古诗鉴赏题是阅读王维的《过香积寺》,要求考生从诗歌第三联的两句中找出“诗眼”,并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这里考的就是炼字。  相似文献   

2.
自 2 0 0 2年起 ,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古诗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简析题。 2 0 0 2年是阅读李白的《春色洛城闻笛》 ,要求考生理解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是否同意是“关键”之说 ,为什么 ?2 0 0 3年是阅读王维的《过积香寺》 ,要求考生从诗歌第三联的两句中找出“诗眼” ,并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 ,“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 ,“诗眼”是“咽”和“冷”一般都做得较准确。而在回答“为什么”和“作简要分析”时难住了不少考生。普遍感觉有点理解却又不知从何下笔 ,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这说明学生缺少诗歌鉴赏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薛吉辰 《考试》2003,(10):3-4
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用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律诗《过香积寺》,考查的侧重点是对“诗眼”的理解,实际上是对词语的鉴赏。在古诗鉴赏题中,词语的鉴赏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一般包括动词(形容词)、数词、色彩词、象声词和叠字叠词等几方  相似文献   

4.
《考试说明》把古诗词鉴赏定位在阅读“浅易”诗词,“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比如江苏2008年诗歌鉴赏题阅卷情况如下:分值8分,实际得分2.2分,得分率27.5%。这一得分是整套试卷各类题型中(不计附加题)最低的,因此,  相似文献   

5.
能够鉴赏文学作品是中考的要求,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2006年重庆市联招考试题选用马付才《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一文,设置了“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一题,属于“景物描写鉴赏”的内容。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选用冯骥才《苏七块》一文,  相似文献   

6.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7.
对于学生来说.文学作品鉴赏是一大难点,尤其是文学作品形象赏析的深度难以把握。怎样把教材分析与高考考试接轨,找寻一个支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形象呢?那要先从高考题目说起.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要求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在题干中引导说“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  相似文献   

8.
古诗鉴赏作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考的要求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2002年的《考试说明》提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两条要求;而2002年4月出版的《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如果从200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重新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恐怕更为确切地反映高考在古诗鉴赏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0.
审视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学鉴赏题,我们在两方面得到启示:一、高考“文学鉴赏”题,考查的重点是什么?我们认为,考查仍以“前鉴赏”为主,也就是说仍停留在理解词句的层面上。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节录试卷的两道“文学鉴赏”题,略作说明。8.对杜甫《漫成一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中的诗歌鉴赏出现了一种新题型,要求就诗歌中的一句或几句进行赏析,用几十个字写出自己的意见,即如2004年高考湖南卷第16题——  相似文献   

12.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答案商榷安徽郎溪县梅渚中学张华明《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课后练习答案有一处值得商榷,兹说明如下:一、“大王亦幸赦臣”一句中的“幸”应怎样理解?课后练习第三题要求解释“大王亦幸赦臣”(以下简称例句)一句中“幸”的词义与用法。人教社...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和《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初步理解古代诗文的内容、情感和语言形式,并对其作简要的鉴赏评析;能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不同的文言句式,准确翻译其中重要的文言句段;能够理解并初步评析简单文言文的内容、情感和语言形式,并对其作简要的鉴赏评析。”在毕业班的文言文复习中,要紧紧抓住“标准”和“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在积累  相似文献   

14.
蔡明 《中学文科》2000,(1):14-1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学教育的逐步重视,高考语对此也作为了较为敏捷的反应。一是通过《考试说明》,明确将之列为一个考点,“初步鉴赏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二是,从1994年开始,高考语试卷将真正意义上的学鉴赏题编入其中,从鉴赏一首古词开始,发展到鉴赏古诗、古曲;进而发展到鉴赏两首古诗;1999年又发展到鉴赏一首古诗,  相似文献   

15.
《马嵬(其二)》课后练习说:“《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没有提到同情,包括《唐诗鉴赏辞典》等资料也是这样鉴赏的:“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2版)但深入分析,既可以将这首诗理解为是讽刺、批判唐玄宗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同情唐玄宗的。  相似文献   

16.
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阅读”部分的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做出以下具体要求:一、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章的思想内容和作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7.
夏永明 《现代语文》2011,(12):26-27
中国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滋养了人们的情操趣味,构筑了国人的精神家园,古诗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为了引导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各地高考都必考古诗词鉴赏。虽然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只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学生也做了大量的诗歌鉴赏题,  相似文献   

18.
丁蕾 《语文学习》2023,(4):57-61
<正>2023年上海语文春考第一篇文言文选取了明代辛广恩的人物传记《董三齐传》,第19题为:人物短评通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评价。请结合全文,围绕董三齐坚守原则这一品质,为其写一则人物短评。(5分)这是一道小的写作题,题干两句话,第一句说明人物短评的形式和写作意图,第二句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围绕人物形象的某一具体品质进行评论,要求考生能准确概括人物“坚守原则”这一具体品质的所有表现,在此基础上评论人物形象。这道题暗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文学鉴赏和第三单元的文学评点。  相似文献   

19.
命题形式2004年的命题形式有下列6种:●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一是要求直接分析所提供的关键字词,如浙江题要求分析“玉阶空伫立”中的“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要求找出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如福建题要考生在“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二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三是比较同一句诗在两种版本中出现的不同的字的优劣,如湖北题要求就“潮平两岸失”中的“失”与另一版本中的“阔”进行比较。●赏析诗句。如湖南题要求赏析《听邻家吹笙》绝句中的第4句“疑有碧桃千树花”;广西题要赏析《鹧鸪天》的最后两句“天涯岂是无归…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在《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项里,明确规定要“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诗歌。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和形式有较大变化,其中诗歌鉴赏由第I卷移到了第Ⅱ卷,题型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