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有关部门制定充分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法律法规,高校提高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用人单位提高高校职业生涯关注程度,大学生家长转变子女择业观,大学生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作用的认识,定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有重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余钱红 《考试周刊》2010,(34):211-212
职业刻板印象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文章作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对职业的刻板印象是普遍存在的。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择业观受利益取向制约,择业选择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对薪水的期望值偏高。大学生毕业生应该正确评价自己,科学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高校应该加强择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及早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指导,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现状入手,参考国外大学就业指导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如何改革高校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4.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高校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掌握求职择业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理想.本文主要通过前后测对比,论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效果,为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择业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择业存在着过分注重功利性、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地域选择倾向单一和诚信意识缺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的主观原因、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以及大学扩招造成的就业压力、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所导致。为此,应实现个人就业观念、家庭教育观念和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1200名"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自主择业意识基本确立、求职心态平和、就业观趋于理性、创业意愿强烈,同时也存在择业目的功利化、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高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观"教育、就业指导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以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帮助其顺利就业择业.  相似文献   

7.
就业教育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校需要构建"大就业教育"体系,就业教育需要积极创新理念,进一步明确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转变高校就业教育观念和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增强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把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及职业拓展的广泛关注融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机制,保证就业教育实施;强化服务意识,全心全意谋就业;树立大团队思想,开展就业教育;狠抓科研工作,促进就业教育;解放就业教育思想,拓展就业教育渠道;建好软硬件环境,保障大就业教育体系建设;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就业教育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省2000、2001两届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主要因素有大学生及家长的价值观、社会相关的制度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等。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毕业生择业观、理想信念、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面对教育产业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符、部分大学生及家长在专业选择和择业过程中存在错误观念、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错误的用人观念等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高校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根据国情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创业观、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实践机会、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高校学生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具有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载体优势。通过构建创新实践与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途径,可有效发挥高校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多年来始终十分重视各高校职业生涯与择业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和发展,但各高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由于诸多原因,全面提高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方面的课程目标却难以实现。文章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探讨了通过职业生涯与择业就业指导课程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整合,不仅可以确保对高职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与择业就业指导课程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而且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层次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6,(3):84-86
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规范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以及高校法律常识教育的欠缺、就业市场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屡屡被侵害。通过转变高校的观念,增加法律知识的传授,加强就业法律知识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合法就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500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随着"80后"学生成为毕业生的主体,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反而越来越高。教育部部长周济描述的"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社会就业状况,反映出现在大学生找一份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学生和家长都感到满意的理想工作。为了帮助毕业生理性地规划人生,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各高校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不同的就业取向,并以职业目标为导向进行初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使其在大学期间自觉、合理地进行自我塑造,培养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的职业设计是社会的需要与择业者的自我发展的相互结合。职业目标的高尚性要求择业者要以社会创造财富为目的,它决定着择业者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来考虑自己的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显其重要性,如何合理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有目的的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目前各高校努力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找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动力源,切实转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是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地矿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招生与就业形势不平衡、大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状况不尽人意、大学生还没有很好地继承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出现偏差、大学生欠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观等。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从促进招生就业平衡、培养学生优良作风、加强传统道德和专业思想教育、加强劳动观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强化地矿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受损的原因有:维权意识淡薄,高校普法教育宣传欠缺,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欠缺.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增加学生法律知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健全大学生就业保护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校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的重要方式。在就业压力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转变学生观念,强化知识储备,提高择业技能。文章从该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从职业生涯内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课程设计和思路,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该课程应全程化和分阶段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务实与务虚相结合,集体备课与单独备课相结合,坚持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成为高校大学生化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却并不乐观。通过对安徽蚌埠三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意识性弱、普及面窄和针对性差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构思,试图找到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孟传慧 《职教论坛》2012,(17):88-89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自我认识较模糊、主动规划意识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社会经历缺乏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市场、意识、个人能力等方面。应该从完善"三个体系"、转变"生涯辅导"观念、加强家庭教育等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