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极拳和散手的同步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海燕 《体育学刊》2005,12(3):77-79
通过对传统太极拳、散手教学方法和太极拳与散手的同步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太极拳与散手的同步教学符合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能提高高校武术选项课中太极拳和散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太极拳的教学效果,文章以高校太极拳教学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特征,采用太极拳与长拳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逐步完善教学层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太极拳锻炼,培养学生兴趣,从太极拳中吸收了更多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上常常听到一种说法即“太极拳练的是内功,长拳练的是外功”。在武术套路分类中,把太极拳和长拳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这只不过是近代武术发展中的一种分类方法。严格地说,这种分类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在学术上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今天我们沿用这一概念,仅是从承认其历史传统出发。其实太极拳和长拳同是武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西北民族大学公共体育课武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对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公体学生喜爱的武术课教学内容排名前三的是:24式太极拳、五步拳和初级三路长拳,69.57%的学生希望在武术选修课中增加攻防技击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考核方式不够注重学生的整体评价;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选择武术课的动机不符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甘肃省高校武术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武术长拳类教学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长拳运动是高校体育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长拳类教学方法与基本技法教学要点进行了阐述,以达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课武术长拳类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武术运动内容广泛,包括的项目很多,如太极拳、南拳、长拳、剑、刀、枪、棍术等。仅就拳术而言、有多种多样的拳种。这些拳,就其功能和作用来说,即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由于武术的各个项目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因此,它们各有其最适合于普及的年龄范畴。如太极拳和长拳,前者得到中年、尤其是老年人的欢迎,而长拳更适合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在孩童时期就对武术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压腿.踢腿、窝腰、劈叉等基本功练习。在上世纪70年代,学习了国编套路长拳、刀、枪、剑,棍等。80年代初,全国掀起了武术热,我又学练了简化太极拳等.以后相继学习了国家竞赛太极拳、剑和传统太极拳、器械套路等。  相似文献   

8.
试论武术的和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武术的和谐美洛阳师范专科学校郑学明一、武术套路与散手的和谐美武术的内容包含优美的武术套路和散手两方面。武术套路繁多,虽有差异,但仍是完善的整体。它与散手是互相依存、对立转化的统一体。武术分支流派极其浩繁,内容丰富。虽有南拳北腿、长拳、太极拳、内外...  相似文献   

9.
李秒丰 《精武》2008,(3):23-25
引言:遵化位于河北境内,京东150公里,燕山脚下,属唐山辖。遵化旧辖三县称洲,后复县制,今为遵化乃县级市。遵化乃武术之乡,太极拳在遵化有长短拳之分,十三式(太极拳)分为三节,共90式(也有称88式的),称为短拳;太极长拳共四节108式,重复动作较多,所以在遵化有“长拳不长,短拳不短”之说。遵化的太极拳及太极长拳,皆由本乡人士姚馥春先生所传。  相似文献   

10.
武宣 《中华武术》2001,(2):39-39
2000年12月23~3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了全国武术套路教练员培训班。28个省、市专业队的62名教练员参加了培训。第一阶段针对九运会增设的项目。九运会武术套路共设12枚金牌:男、女长拳(自选和国际套路规定长拳)、枪剑、刀棍、太极拳剑,女子南拳南刀、男子南拳南棍。第二阶段针对新编国际竞赛套路(长拳、刀、枪、剑、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长拳、太极拳理论中有关7个儒家思想范畴内容的比较分析,发现有6个范畴的论述相似。不同的是,太极拳理论深受周敦颐、朱熹学说的影响,颇具儒学文化色彩;而长拳理论较多地吸收了张载的学术思想,与现代唯物辩证法相贴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对长拳、太极拳冲拳动作进行肌电实验,分析长拳、太极拳完成冲拳动作时所调动的肌肉及其iemg值,得出在研究对象本身无差异情况下,不同拳术冲拳的发力对肌肉的调动情况。研究方法:在肌电实验中,以固定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美国noraxon生产的t6无线导遥测肌电对练习长拳、太极拳冲拳时的上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长拳冲拳过程中,肌肉活动顺序为腹直肌、三角肌前束、股内侧肌、股直肌、腹外斜肌、股外侧肌、股四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竖脊肌;积分肌电显示在长拳冲拳阶段三角肌前束、肱桡肌的积分肌电最高;在整个长拳冲拳过程中,腹外斜肌的肌肉贡献率最大。太极拳冲拳过程中,肌肉活动顺序为肱桡肌、腹外斜肌、股内侧肌、竖脊肌、三角肌前束、腹直肌、股外侧肌、肱三头肌、腹直肌、股四头肌;积分肌电显示在太极拳冲拳阶段肱桡肌、股内侧肌的积分肌电最高;在整个太极拳冲拳过程中,腹内斜肌的机头贡献率最大。研究结论:长拳冲拳过程中,受试者较好完成技术动作,腹直肌首先放电,肌肉力量的发放大部分来源于肱桡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集中于上肢腰部和手臂。太极拳冲拳过程中,受试者未能掌握技术动作,肌肉发力顺序不符合太极拳冲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八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分支,也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照实验法对新疆乌苏市第五中学特色课"八式太极拳"的德育渗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学校园开展特色课"八式太极拳"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修身养性,还有利于学生熏陶中华传统文化,从思想、政治、道德上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建议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在教学上的综合能力,成立太极拳文化社团,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4.
王伟  邱丕相 《体育学刊》2012,(3):121-124
竞技武术改革之后,竞技太极拳、剑的比赛率先得到了社会认可,其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冲突和认同。冲突在于竞技太极拳融入了长拳的难度动作,传统武术人士一时难以接受,并认为其偏离了太极拳的内涵;并且竞技太极拳基于赛场这一特殊的环境,潜在地调整了功能展示次序,突出了评判、表演,亦与传统认知相左。认同在于从观赏的角度,观众接受了竞技太极拳的审美超越;从传播的角度,竞技太极拳不时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散发影响力;从时间的角度上,大众逐渐接纳磨合了业内曾经的争议;而且,竞技太极拳的社会地位也在磨合中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水平武术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机能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1990年参加全国武术集训和参加全国武术赛及亚运热身赛的部分高水平运动员不同状态下的机能反应,目的为探讨经长时间武术训练后身体机能有何变化及各拳种训练时运动员的影响有何不同,为开展武术运动及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集健身、防身、调节心理、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它的爱好者遍布全球,由国家体委编排推广的24式简化太极简单易学,在学校推广24式简化太极拳有宣传祖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学生强身健体的双重意义,文章从兴趣培养、动作教学、质量提高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周红燕 《当代体育科技》2020,(9):216-216,218
太极拳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农村中小学把太极拳作为传统项目的教材,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为进一步探索农村中小学体育特色工作的新思路,高标准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我们选择了太极拳训练为体育特色。笔者常年从事体育教学,对太极拳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打好太极拳我感觉至关重要。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操,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更能磨炼学生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太极拳教学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WEB对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要求,以体育公共课24式太极拳的教学课件开发为基础,提出了基于WEB的24式太极拳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构想,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播的技术优势来推进24式太极拳的教学改革,促进24式太极拳和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组数据,揭示专项技术练习在武术长拳套路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科学安排长拳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体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