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清徽商是一支儒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非常深远的影响。徽商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地展现出“儒商”风度与独特的观念文化。因为徽商“贾而好儒”,从而立于那个时期经商业贾的最高层次与境界,创造和拥有了高超的经营艺术。结合对徽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经营艺术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明清徽商经营文化的特色:“儒术”与“贾事”的会通。  相似文献   

2.
在各类灾害不期而至、国有危难之时,徽商群体大多能挺身而出,为民分忧,为国解难,慷慨捐赈救灾,拯民于水火,不发国难财赚黑心钱,以义为利,无私奉献社会。历史上徽商的义举,突出体现了“贾而好儒”的徽商对“崇义尚善、助人为乐、仁者爱人”中国传统美德的承继和弘扬,是体现徽商商业理性的可贵人文追求。徽商赈灾“义举”不仅开我国近代慈善事业先河,而且蕴含不少时代信息。  相似文献   

3.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他们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儒”。“贾”与“儒”的结合,便是徽商为“儒商”的内在根据。徽商以儒学指导“贾行”,以儒家“仁”,“善”思想和“以义统利”思想指导商务活动。“儒商”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儒家“仁”的学主与现代公司的公众利益;第二,儒家义利观与现代公司的互惠互利,第三,儒家的“人和”思想与商务管理的“双向对称”。  相似文献   

4.
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内容,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所占的篇幅不算少、以往关于农民战争结局的研究,基本上是固守一个著名论断,即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依照这一传统观点,许多历史教师不加分析地讲解,使学生产生了许多迷惘、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的作用究竟是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是为了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还是皇帝轮流坐?《天朝田亩制度》似乎带来了对这一问题理解的一线曙光,然而还是陷于失败。迷惘的结果等于宣告了封建时代的农民战争的结局无论如何都只能归于失败,农民战争从本质上…  相似文献   

5.
“告别革命”论作为一种思潮,理应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在此我谈谈自己因此引起的几点思考:其一,“假定”原则善同于“以史鉴今”原则吗?“告别革命”论的前提是“如果”这样一个假定,那么历史研究能不能使用“假定”原则呢?历史规律是客观的,还是以人的主观臆想为转移的呢?这个问题的争论,在平时的课堂讨论中不只出现一次了。有人认为“假定”原则是符合“以史鉴会”精神的,理由是,现实之所以不美满,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就是因为历史出了问题,如果先前的历史不是这样,而是那样的话,现实也就是另一番情景;而且,“假定”即使…  相似文献   

6.
“效好便好”择业,“知难不难”创业,“诚信为本”兴业,构成了徽商系统的从业理念。全新的从业理念是徽商兴起、发展、壮大,进而“执中国商界之牛耳”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徽商称雄的“秘诀”。  相似文献   

7.
学生往往“谈史色变”,总觉得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索然无味;更何况那些眼花缭乱的年代、人名、地名.记起来何其难。而现在不少历史教师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历史默写”成为逼迫学生学习的常规手段,这自然提不起学生学史的兴趣,更遑论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如何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生动?体悟历史的智慧?我想,“神入历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淡到历史课,人们往往将其与死板僵硬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鲜活的,教师怎样把历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呢?“诗情画意入课来”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明清徽商研究”,经国家教委组织专家评审,正式列为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第一批重点项目。徽州商人在明代已形成人数众多、势力宏大的一个商帮,是当时“称雄”于商界的一支劲旅,到清代前期,徽商势力达到高峰。研究明清时期的徽商,可从一个侧面考察  相似文献   

10.
刘邹 《中学文科》2006,(1):25-2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儒商问题探讨的文章不少,主要集中在何谓儒商,儒商的标准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商是个宽泛的概念,很难用固定词语来表达它确切的含义。儒商精神的范畴是和儒家伦理主旨是一致的,可以说"仁"是儒商精神的内核;"义"是其社会关怀;"礼"是其行为之矩;"智"是其制胜之方;"信"是其发展之基。徽商向来以"贾而好儒"著称,以此为例,可以更明确儒商概念。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徽商在各大商帮中执其牛耳,然而继道光盐法改革以及太平兵燹后其地位一落千丈。通过整理徽州万氏商人信函及相关的徽州文书揭示了民国时期徽商的经商现状以及困难,表明徽州商帮在民国时期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不幸的是,战争年代的动乱使得徽商最终消失在历史当中。  相似文献   

13.
徽商为生存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士商平等”经济伦理,其实质是“士商异术而同道”,徽商在商业实践中以义为利,奉献社会,实现“士”的情怀,从而赢得300年的商业辉煌。在徽商的经济伦理视野下,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吸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树立现代社会意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韩江上游梅潭河流域的大埔县百侯墟为中心,探讨粤东北客家地区的墟市、商人与地域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墟市的兴起与地理因素有关,而发展和繁荣则缘于区域间的经济分工和地方人文兴盛。墟市贸易的繁荣,商人对乡村社会的回报,不仅给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为当地文教的兴盛和社会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对梅潭河流域地域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徽商为生存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士商平等"经济伦理,其实质是"士商异术而同道",徽商在商业实践中以义为利,奉献社会,实现"士"的情怀,从而赢得300年的商业辉煌.在徽商的经济伦理视野下,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吸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树立现代社会意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徽商的民俗信仰体系包括祖先崇拜、乡土神信仰、儒学崇拜、财神信仰、行业神信仰、自然崇拜等诸多层面。徽商的民间信仰对于徽商个体、群体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调适心理、规范道德情操,而且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强化群体协作和社会整合。徽商在历史上的发展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民俗信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经营管理准则和生活指导,有良好品德和专业知识并取得成就的商人。伴随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民族企业家中产生了中国近代儒商。他们既积极吸收近代西方工商业思想和科学管理,又全力继承传统儒商文化,建构近代儒商文化。近代儒商文化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与西方近代商业文化片面崇尚功利性的工具理性不同,近代儒商文化弘扬儒家人文精神,将道德性的价值理性和功利性的工具理性相统一,提出了义利合一和义利并重的义利观,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的四民观起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即将民众按士、农、工、商四大社会职业来划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带有强烈的等级性、阶级性的传统四民观才真正确立。士为尊,而农则为立国之根本,商人则位于社会的最底层。面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四民观带来的心理压力,徽商将治生纳入传统的价值体系,对商农关系、士商关系进行改造,确立了新的"四民"观念。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愈益繁荣,商人阶层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士农工商”的传统阶层界限被逐渐打破,商人享有的权利比以往更广泛。徽州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的区域,随着徽商活动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拓展,家中日常琐事几乎都由徽商妇人来完成的。同时,徽商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家庭角色,男耕女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她们与商品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其劳作的各方面都受到市场需求的支配。  相似文献   

20.
传统意义上的晋商已不复存在,但其留存下来的文化财富,特别是晋商文化之精髓——诚、信,对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晋商文化精髓的文化观、价值观,认为,坚守“诚”、“信”理念可以营造现代企业文化,可以完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可以永葆现代企业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