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析了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概况,依据2000-2009年间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劳动力数量、RD资金、RD人员等相关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技术创新在皖北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的结论。由于皖北地区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发挥技术创新在皖北地区经济增长中更加有力的作用,必须发挥政府在皖北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利用好人才资源,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促进皖北地区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区域创新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皖北地区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的弹性系数看,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地区生产总值对科技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4022,即科技投入增长1%时,将带动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022%,其推动效率为2827.4364。同时,皖北地区科技投入不仅以短期波动的形式影响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长期均衡的作用也比较大,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1.9922,说明皖北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非常强。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皖北三个地级城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相关度。结果发现,皖北三市科技投入量与地区经济增长量的相关在统计上极为显著。从弹性系数看,科技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皖北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对科技投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4781%、0.0296%和0.6656%,潜在推动效率均超过100,这说明皖北三市科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强。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的变迁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1986~2004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度最高,而农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第三产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引导西部地区经济快速且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7,(2):51-53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区域经济学和财政经济学理论,选取安徽省56个县域,采用2010-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其中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皖南地区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比于皖北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型升级是皖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人才支撑是推动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普通面板回归和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才支撑对皖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加入空间因素的情况下,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管理人员比重对产业结构升级是负向影响。在加入空间因素之后,三次产业从业人口占比、管理人员比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没有变化,但受教育年限对产业结构升级变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皖北地区2000到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依据,对农民工就业能力、市场分割系数、户籍分割系数、行业分割系数以及农民农业纯收入做了分析。研究发现,皖北地区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不完全性,而这种不完全性是由城乡差别、户籍制度、产业结构等多个原因造成的。为解决市场的不完全性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劳动素质,同时要引导他们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等多途径就业,提高他们的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8.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动态地分析了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的经济运行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往的惯性增长,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江苏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并没有持续的改善,苏南的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苏中、苏北地区,要想江苏经济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转变经济发展观念、放缓增长速度、调整产业结构、南北联动发展、苏南区位优势再造、苏中、苏北区位优势跟进。  相似文献   

9.
区域环境规制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文章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及交叉效应模型,选取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水平相同;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不存在区域性差异,但是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地区经济发展禀赋而存在差异。因此,环境规制实施强度应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以加快第二产业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皖北地区农业龙头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现状,分析了皖北地区农业龙头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快生产设备更新速度、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环境等促进皖北农业龙头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VAR模型定量测度了安徽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水平是促进安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并提出促进安徽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安徽省建筑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了二者从1983到2013年之间的相关数据,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筑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显现出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我省经济增长是建筑业得以发展的原因.在对安徽省建筑业和GDP的方差分解研究中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对于促进建筑事业的贡献作用要大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当前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的背景下,针对我省经济发展与建筑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实现我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安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安徽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作者认为调整安徽产业结构,需要建立正确的结构调整思想,实行非均衡发展的赶超战略,当前特别需要注重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社会需要基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4.
区域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入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苏浙沪地区出现大量产业对外转移现象,这对如安徽一样的中部地区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基于企业、产业、空间三个角度,根据苏浙沪和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对比分析了安徽在此次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具有的拉力因素,阐明安徽将成为苏浙沪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及相关模型的建立,对2002年至2012年安徽省各地市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行分析测算,所得的各地市对外开放特点同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结论主要有:安徽省各地市对外开放度与当地经济增长有着强烈的相关性;南北部地市间的对外开放度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明显差异;安徽省在此10年中,对外开放度呈良好态势增长;省内经济的"包围圈"带动效应显著等。借助模型所得结论对安徽省现阶段各地市对外开放所存在的,诸如地区开放度不平衡、各地市应如何利用本地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给出了安徽中北部地区应发展特色产业,南部地区继续保持发展势头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技术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反映了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本文从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视角,在评述相关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动态关联关系,明晰了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最后结合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淮安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事关安徽在中部的率先崛起.基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科技投入、资源环境和社会民生五个方面构建测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值的组合评价法对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总体较好,但还存在内需不足、第三产业比重不高、科技人才缺乏、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扩大内需、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技水平、节能减排和提高基础医疗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安徽省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衡量旅游业对安徽省国民经济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初步测算安徽省的旅游收入乘数,可明确把握旅游业对安徽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低碳节能时代的到来,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发展显得更加环保、节能,第三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的指标分析出带动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希望能为政府正在进行的"十二五规划"中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找出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更好的实现安徽经济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