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矿业工程     
《中国科技信息》2006,(12):14-15
柿竹园有色公司的技术进步及发展战略探讨,苏通长江大桥D1标上部结构连续刚构C60泵送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洁净煤技术的评价方法研究——以煤炭气化技术的分析与评价为例,脚踏实地、趁势而上做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我国锰矿资源及选矿进展评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凝析油气藏是在一种介于油藏和纯气藏之间的特殊油气藏,具有资源量大、品质好、采收率高、炼化工艺简单等优点。凝析气藏在全球分布范围广,但因其独特的反凝析现象和相态特征,在制定开发方案时始终存在一系列的难题。本文总结凝析气藏形成条件,明确成藏过程中随着温压系统变化凝析气藏的相态变化规律以及分布模式。以全球大型的凝析气藏为例,分析了典型凝析气藏的分布规律、主要层系、储层类型、气体组分以及形成的主控因素。针对凝析气藏特殊的相态特征和温压条件,综合分析各类开发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该研究为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地区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考虑凝析油含量等单一因素的凝析气藏分类不能客观、准确地表征凝析气藏的好坏。为了综合反映渗透率、孔隙度、储量丰度、储层深度、凝析油含量、边底水能量、开发方式等7个参数对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模糊数学法对我国典型凝析气藏进行了分类评价。通过选取了我国18个凝析气藏的相关参数,在单因素评价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得到其综合评价值B,进而将凝析气藏划分为四类:即B≥0.6,为一类凝析气藏;0.5≤B<0.6,为二类凝析气藏;0.4≤B<0.5,为三类凝析气藏;B<0.4,为四类凝析气藏。实践表明,该该分类评价方法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因此其评价结果可为我国凝析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晓轩  徐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2):1431-1438
2018年10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部门发出通知,联手开展清理“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广大科研人员既有期盼,又有担忧。“四唯”如何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20多年发展演进的介绍和分析,认为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走出了一条破“四唯”的道路,形成了科技评价的中国科学院模式,为如何破“四唯”提供了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5.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机理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将内部研究开发和外部技术源有机结合起来。简要概述了国际上外部技术源的发展趋势;以韩国三星公司DRAM技术能力成长为例,研究了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机制;从技术知识不同属性层面,说明了外部技术知识的可转移性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源从外部向内部转化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6.
吕晶  张娟  王梦楠 《内江科技》2012,(7):134+140
通过对凝析水产出机理的研究,分析雅克拉白垩系凝析气藏各生产井饱和凝析水含量与生产水气比的关系,证实了目前雅克拉白垩系生产的井已存在除凝析水以外的水量入侵。通过对水来源分析、束缚水影响、反凝析影响等方面对目前气藏含水特征进一步研究,为下步开发调整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就近十年农业科技商品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认为,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分酝酿准备、全面发展、全面商品化三个阶段,目前刚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初期。农业科技单位必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以求得迅速发展,当前要尽快改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及其支撑环境,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进程,主要措施是:建立以物化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科研机构;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变技术商品为普通商品;加强科技立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拓宽农业科技的资金来源,创立农工技贸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集成的产品创新和产品衍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企业如何基于技术集成开展创新活动。为此,深入分析朗科“优盘”产品的技术集成创新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集成创新模型和产品衍生模型;指出领先用户法是概念构建过程中可资运用的方法,而技术选择及其与新领域知识的整合是技术集成的基础,集成产品的成功还需要持续的新领域知识的植入。以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设备类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于传统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规范以航天和武器系统为背景制定,为适应使用范围扩大和技术多样性带来的挑战,需要研究更加通用和易用的评价标准。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成熟度评价研究与实践基础上,面向设备类技术研究更加通用的技术成熟度标准。首先,选取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规范,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需要研究提高标准通用化的问题。然后,以继承性、通用性和易用性为原则,重点研究提出了技术成熟度相关术语,各级定义、内涵和要求并举例说明。设备类技术成熟度通用评价标准更突出各级核心要求和不同级别的差异,更具有通用性也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企业物流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企业物流能力模型,利用改进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层次物流能力的指标权重;以一家制破造企业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物流能力进行评价,实现了对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企业物流能力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过程和我国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应用状况,并提出了理想原油破乳剂的必备条件,以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研发新型原油破乳剂的技术路线和破乳剂复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阐明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内涵。以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为重点,从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指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领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过程和我国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应用状况,并提出了理想原油破乳剂的必备条件,以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研发新型原油破乳剂的技术路线和破乳剂复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怡  袁泽波  薛璐 《内江科技》2012,(4):90+135
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会由于水锁和反凝析污染导致凝析气产量急剧下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凝析油也被束缚在地层难以采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解除水锁和反凝析污染的关键在于准确分析其产生原因及伤害程度,考虑含水饱和度下的致密砂岩岩心分析技术的难点在于使岩样达到一定含水饱和度并使得饱和水均匀分布。本文综述了目前致密砂岩建立含水饱和度的方法,针对各种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实验改进方法,并通过气测渗透率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隐性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侧面,对于技术追赶中的企业,其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回顾了有关隐性技术知识的重要理论研究,指出隐性技术知识(TTK)吸收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有三类外部知识来源:科学群体、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三类主体以多种管道向当地企业传输TTK,制度环境与技术市场格局影响主体间知识流动管道的选择及其中的TTK流动;企业研发管理等内部因素等决定了外部TTK的吸收能力;研发过程中对外部TTK的整合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模型的提出为深入研究行业技术学习及企业研发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技术经纪活动是经纪组织或经纪人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经营和科技成果转让以及引进资金、信息、工程项目等过程中从事的与技术有关的中介服务活动。目前,经纪活动的客体——知识产权已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专利、著作权、商标己初步完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或特有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实施行为是侵权行为,因此,如果经纪组织或经纪人在技术经纪活动中不考虑经纪客体的法律状态,就有可能导致以下后果:诱导他人直接侵权;经纪活动构成间接侵权.技术经纪活动的目标指向是将经纪客体由权利所有人或持有人转移给实施者。技术经纪活动的投入是信息、时间和劳务;其产出是获得一定的中介费即酬金。如果将技术经纪活动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技术经纪组织或经纪人预先能够对自己的“投入——产出”作一个估算,就会对以后的技术经纪活动作一个具有引导作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47-52
卫星云图反演资料质量控制方案在暴雨模拟中的对比研究;恒星尘埃的实验室研究——实验天体物理学;浅谈比较矿床学;燕山褶断带中生代盆地变形-板内变形过程的记录——以下板城、承德-上板城、北台盆地为例;大尺度流域基于站点的降雨时空展布;数值模式不同分辨率和地形对东亚降水模拟影响的试验;矿山找矿——整体勘查概要;浮式生产储油船振动噪声混合数值预报;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与方法;土壤生物结皮蒸散特征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德国向中国的技术转移——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重点人物访谈研究了德国大众向中国转移技术的背景、转移过程和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转移的结果、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中国的经济调整政策等因素对于技术转移具有重要影响;(2)德国大众向中国转移技术产生了“合资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滚雪球效应;(3)国家关锐政策和上海市政府的协调与组织措施以及有关政策有力地加速了引进技术的国产化进程;(4)以合作双方当初的战略目标来衡量,德国大众向中国的技术转移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孟晓明 《现代情报》2007,27(2):78-80,103
分析和探讨了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保护的热点与前沿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如XML技术、网格计算技术、P3P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声/指纹识别技术、智能卡中间件技术和集成技术等;列表分析了这些技术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要素的支持性能;展望了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在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问题上。技术实现是支撑,非技术措施是保证的安全理念。  相似文献   

20.
工业设计     
《中国科技信息》2007,(12):10-14
世纪之交世界合成氨和尿素技术进展综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北方-南帕斯气田;微径铣刀及微细铣削技术的研究进展;环保节能的无比钢建筑系统;新型反应釜内物料运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