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现代4G的发展必须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基于200l-2010年的基础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等方法和指标研究关中五市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生态环境水平为小幅波动下降态势,且空间差异显著;(2)两个系统的协调度较高,但协调发展度明显低于协调度;(3)耦合模式可分为城市发展带动模式、科技园区辐射模式和传统资源型城市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支持建立系统性的园区循环化改造评价方法,参考天然生态系统,在系统复杂网络建模基础上,选用度分布熵、吴氏结构熵和蔡氏结构熵研究循环化改造中系统的网络结构熵、项目平均熵贡献率、结构熵与网络拓扑参数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伴随网络规模增加和结构演化,系统网络结构熵上升,消除规模因素后项目平均熵贡献率下降,系统演化的有序度上升;(2)从点、边异构性同时评价系统有序度的吴氏结构熵更优;(3)园区循环经济系统复杂网络的度分布能起到与结构熵近似的有序度评价效果且形式简洁;(4)园区循环经济系统能量流、物质流网络兼有随机网络和星型网络拓扑特征。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5):117-122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数据,测算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两者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值不断提升,处于弱耦合协调等级城市数量不断减少,处于中级以上等级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得分高于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滞后于生态环境优化进程。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制度质量促进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发展,而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环境规制降低耦合协调度。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高外资准入门槛、建立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合作机制是提高耦合协调度关键。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的定量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3):75-79
以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CRITIC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该区域各市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北京以绝对优势保持领先;生态环境指数略有波动,区域间差异不大;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但河北大部分城市还处于低度协调状态。最后从河北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津冀合作共赢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   总被引:91,自引:12,他引:79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耕地非农化现象日趋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可能对粮食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该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力图揭示我国经济增长中耕地非农化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经济增长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型关系,并通过对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6个典型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损失的分析,验证了这个假说。基于此认识,作者提出现阶段协调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公共政策调整方向: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明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等,为耕地非农化的公共政策调控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耕地集约利用转型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集约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在面对日益复杂的人地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如何通过破解土地、劳动力、资金与技术难题来探究耕地集约利用转型是土地资源科学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这对于促进耕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转型发展和质量兴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回顾和综合归纳法,基于耕地利用系统理论,从要素替代视角分析耕地集约利用转型内涵,进而剖析耕地集约利用转型的动力机制、演化阶段与特征,并提出转型优化调控途径。结果发现:①耕地利用系统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参与者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上通过投入适量的劳动生产要素而获得农产品及社会经济效益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由耕地利用系统要素和结构优化调整转变而引发的耕地利用系统演化对研究耕地集约利用转型的本质具有借鉴意义。②耕地集约利用转型是指耕地利用系统的要素和结构随着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后呈现出的趋势性转折。耕地集约利用转型的演化过程是:劳动集约型阶段—资金集约型阶段—技术集约型阶段,具有一定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③耕地集约利用转型动力机制包括:耕地、劳动力、农业物资、技术等耕地利用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价值和价格非同步演变机制与各要素相互替代和重组机制,以及产权赋能与合理收益分配制度的联合反馈机制。因此,本文认为,助推耕地集约利用转型可以通过促进耕地增值、调整耕地利用主体、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等途径进行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产业模块化和产业创新的互动关系对产业系统演化的影响,从协同论的视角出发建立产业模块化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度模型,并以我国信息产业2003—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信息产业的模块化子系统和产业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大体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且呈现波动演变态势。最后,提出了促进信息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梦洁  陈慧中  赵紫玉  庄舜尧 《资源科学》2009,31(12):2137-2143
如何体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特点,提出因地制宜的耕地数量平衡标准,并且充分考虑耕地质量的变化,建立特定区域条件下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模型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论文首先回顾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体系及其政策保障体系,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指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当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平衡,进而构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模型。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评价模型中,耕地数量动态平衡模型强调一段时期内人口和经济增长背景下耕地转化的不可逆趋势,耕地质量动态平衡模型则通过投入产出要素的变动趋势来判断耕地总体质量的变化,并以江苏省为例,应用评价模型对江苏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水、能源、粮食存在互相依赖的纽带关系,黄河流域作为三者矛盾突出且集中的典型区域,实现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协同演化,是保障流域资源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协同学原理,按照序参量-子系统-复合系统的逻辑,从流域层和区域层,对2010—2019年黄河流域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协同演化进行实证分析及ARIMA预测。结果发现:①从全流域看,3个子系统有序度演化近10年来均有上升,但三者间纽带关系演化长期处于低协同状态,其中,水-粮食协同度略高于能源-粮食协同度和水-能源协同度;②分区域看,上游和下游各子系统有序度演化近10年来升降各异,而中游各子系统有序度演化不断上升,3个区域中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演化均长期处于低协同状态;③根据ARIMA预测,纽带关系短期仍处于低协同状态,水资源相对于能源和粮食仍是首要约束。最后,从流域层提出“以水为刚性约束,多要素互动”,从区域层提出“生态位错位发展,多区域协同”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何在不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保护好耕地质量和数量,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课题。而省域间"异地占补"的实现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困境及科技创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耕地占补平衡作为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重要补救措施。当前,耕地占补平衡面临耕地后备资源枯竭、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占用耕地需求居高不下的困境,地方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破坏生态等异化行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在耕地保护制度转型的大背景下,必须深刻理解我国人地矛盾的长期性、极端性和复杂性,明确耕地占补平衡在保护耕地资源、优化国土空间、促进均衡发展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全社会耕地资源认知水平,加快形成以耕地质量和产能为核心的占补平衡新体系、差异化耕地占补平衡调控机制、生态优先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技术体系;实施中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重大科技行动,强化耕地资源全要素监测监管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全面提升我国耕地保护监督的科学决策与智慧管理水平,支撑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为解决中国日益短缺的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行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但耕地资源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的猛烈趋势仍缺乏有效的调控。基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新视角和中国耕地资源变化态势和构成分析,提出了反映耕地总体产出能力的标准系数以及相对应的标准耕地面积,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耕地统计面积和标准面积的时空差异状况,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重新考察了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状况,并据此提出了实现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阶段,有着不同的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特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大体上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特征,3种不同类型的国家GDP的增长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影响的基础、机理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我国建国后至1981年经历了类似于欠发达国家目前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变化的阶段,1981年至2004年处于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变化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前后20年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是不同的,总体特征是耕地的代价性损失增加,2018年左右我国将进入“经济低增长、耕地资源低减少”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个阶段,此后耕地资源数量锐减将成为历史。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宁波市耕地资源安全的主要问题,并首先采用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耕地后备资源量、耕地补充系数和耕地质量指标等4方面指标和高度危险、危险、值得关注、安全和高度安全等5个等级标准进行耕地资源安全的定性评价,然后根据加权打分评价法进行耕地资源安全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宁波市耕地安全等级处于值得关注状态,已很接近危险状态的标准。因此,必须建立地区性的耕地安全体系,提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耕地自然质量和利用质量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耕地质量是耕地各种性质的综合反映,耕地质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本文参考已有的评价模式,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3S”技术,着重应用GIS空间分析优势开展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与耕地利用质量评价,并分别分析了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中耕地自然质量、耕地利用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耕地自然质量大都处在中等或中上等水平,耕地投入水平基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中高产田的粮食单产与适当的社会经济投入有很大关系,而低产田的耕地自然质量对粮食单产具有较大影响。主攻高产田,抓好中低产田改造,有计划地开发并保护好有限的宜农荒地资源,是目前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最大潜力所在。本次研究为东北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依据,为完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96年以来,我国实行了耕地动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但耕地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耕地总量也未能实现动态平衡.基于上述现状,本文界定了新形势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提出了评价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指标--动态平衡指数,运用这一综合指标分省市评价了中国目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现状,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2年的7年之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省市从13个减少为7个,由此看出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严峻形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中国不可改变的耕地持续减少和人口稳步增长的国情,提出新形势下寻求新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点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退化、土壤污染严重等, 影响了粮食安全。文章针对目前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土地整治入手, 分析了土地整治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实现途径, 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日益严峻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加剧了粮食安全风险,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食物性生产的非粮化角度,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区域,以县域为评价单元,运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地理空间数据,集成Theil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全省四大区域角度探讨了广东省2005和2019年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其驱动类型。结果表明:①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率由2005年的48.47%上升至2019年的54.65%,耕地非粮化程度由低度为主转向中度为主,且耕地非粮化利用空间差异呈现缩小态势,以珠三角的演变差异最为显著。②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布保持稳定的集聚状态,并以珠三角的高高集聚和东翼、西翼、山区的低低集聚为主。③路网密度、地均GDP对耕地非粮化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各县到省会城市距离是抑制耕地非粮化的重要因素。④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以经济驱动型为主(44.63%),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其次是农业支持型(33.06%),大多分布在山区;资源依赖型占比最少(22.31%),集聚在东、西两翼。研究结果有利于精准识别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特征,提升当地耕地非粮化的风险管控水平,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证地区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开胜  陈利根 《资源科学》2007,29(4):139-145
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关系的研究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78年~2004年中国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无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耕地消耗将带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良好愿望只是一种错觉,实际情况与此相悖。因此,有必要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作为解决耕地保护难题可供选择的途径,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耕地资源消耗的盲目依赖。  相似文献   

20.
孟丽君  黄灿  陈鑫  江丽  张国梁  郝晋珉  安萍莉 《资源科学》2019,41(10):1949-1958
耕地韧性评价是耕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方式,对于保障耕地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耕地利用系统韧性的概念,基于表象韧性与潜在韧性两个层面,从稳定增长能力、高效利用能力、抵抗干扰能力、资源支撑能力4个方面建立了耕地利用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河北省曲周县进行实证分析,对曲周县1973—2014年的耕地利用进行阶段划分,并对不同阶段耕地利用系统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曲周县耕地利用依据耕地利用技术与耕地产出水平可划分为3个阶段:改土治碱阶段(1973—1985年),稳定发展阶段(1986—2002年),高效提升阶段(2003—2014年)。②高效提升阶段的表象韧性明显高于前两个阶段,其耕地单产水平最高,达到12746.33 kg/hm 2,粮食生产波动指数较小为8%,水热资源利用指数为1.58,抗逆指数为0.97。技术进步是促使耕地利用系统表象韧性提升的主要原因。③高效提升阶段的潜在韧性最低,其水资源平衡指数仅为-0.36,区域水资源失去平衡,亟需对灌溉技术与灌溉利用方式进行改善,增强耕地利用系统韧性。应提高耕地系统的韧性,不断增强耕地对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从而满足当前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