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维生素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医学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还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由于许多维生素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或药物中摄取,所以“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化学课程标准“化学与生活”模块中主题1的课标要求。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维生素有20多种,一般根据其溶解性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由于在维生素刚被发现时,它们的化学结构还是未知的,因此采用英文字母来命名。如维生素A、B、C、D、E等。但是科学家不久就发现一些被认为是单一化合物的维生素原来是由许多化合物组成的,于是就产生了“维生素族”的命名方法。目前,国际上对维生素的命名统一使用种采用英文字母、类采用在字母的右下角注明阿拉伯数字,例如VB1、VB2、VB6……,以避免应用上的混乱。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山东科技出版社)中,表2—1—1列出了重要的维生素,根据它们的种类、分子结构及生理功能,做以下简单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谈几种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保类维生素供给身体生理需要,维生素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对这些维生素有所了解,只有正确合理的摄取维不,才能起到防病,治病,医疗保健的作用。本文就维生素的分类,理化性质,生理功能,摄取量及来源作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考点分析: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注意:①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②CO、CO2、CaCO3、H2CO3等一般看作无机化合物。2.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一定数量的营养。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食物中的重要有机物,是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注意:我们把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营养成分称为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为了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每日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到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像淀粉、食用油、肉类食品之中含有大量的糖、油脂、蛋白质等成分,均是人体所需。当然,以上营养成分之所以能够被人体所吸收与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学习和了解保证人体健康的饮食产品是如何转为人体所需营养的化学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化学,明白化学的意义。一、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糖类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  相似文献   

5.
人们为了维系生命和身体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成为营养素,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将化学原理融入学生生活中,以现实问题作为考查载体,在中考命题背景资料中备受广泛关注,现将2007年中考有关营养素的试题进行翔实的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目标1.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2.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3.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4.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二、复习要点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1)含义:有机化合物就是指含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各种食物,食物中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物.(2)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点:①种类繁多,目前从自然界发现的和人工合成的有机…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从饮食中摄取各种营养供给身体生理需要,除了人们熟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水之外,还包括一些矿质无机盐,其中一些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对这些微量元素有所了解,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合理地使用微量元素,才能起到防病、治病、医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06,(9):42-43
维生素A、B1、B2、C、D,都是宝贝不可缺少的常见维生素,一旦缺乏将会影响生长发育。由于维生素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更何况宝贝的胃肠道还很稚嫩,只能吃很少几种简单的辅食,但只要多晒太阳就不会缺乏,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维生素A、B1、B2、C主要存在于食物中,需要宝贝从食物中摄取。怎样让宝贝从饮食中摄取到这些维生素?这里面有很多学问,以下这30个妙计会让宝贝体内不缺这些维生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食物对人类而言,不仅是要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提供丰富而均衡的营养素、抗氧化物质,让人体构建坚固的免疫系统及自我疗愈的能力。抗氧化物质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人体内自然生成的,称之为“内生性的抗氧化物质”,另一种则是由体外补充的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饮食中重要的抗氧化物质有以下数种,即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1.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驱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在肝脏储存,等到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再从肝脏释放出来转化为维生素A,供人体使用。它能避免氧化作用发生,并切断氧化连锁反应。许多研究已经证明,…  相似文献   

10.
1了解食品中的营养素例4.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一些重要的营此类题型要求学生了解最起码的食品营养成分养物质如:糖类、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知识,以便在膳食中合理搭配,确保在人体内持有等,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处在身体生各种营养成分。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不能偏食、挑食,每天例1.(2005年安徽课改区)下列各类食物中蛋白质都要摄入足量、均衡的营养。含量最丰富的是()某同学在毕业体检时,检查出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会建议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吃的食物是。(任填一种)答案:3、C4、肉、鱼、蛋…  相似文献   

11.
说说食物链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为了维持生命都必须从外界摄取能量和营养。植物从阳光、空气、土壤中获得能量和营养,动物吃食物来供给能量和营养。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一种联系。例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鸟吃虫、虫吃菜  相似文献   

12.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制定了一份文件,提出了4岁以上的人每天需要吸收哪些物质及数量标准。美国人认为,原则上不应该服用任何药物和维生素,因为一切必须的物质都可以从日常食物中摄取。 钙人体每日需要800毫克。它有助于骨组织、牙齿、正常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的再生,能促进人体所需的激素生成。奶制品、绿色蔬菜和鱼罐头中都富含钙。  相似文献   

13.
糖类是人类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为了生存人类每天必须食入大量的食物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日常食入的各类食物中就包含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那么糖类在我们人体中是怎样消化、吸收和转化的呢?  相似文献   

14.
兰文 《科技文萃》2004,(8):79-81
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他特殊养分,是人体生命活力的源泉,是防病保健的"护身符".本文介绍富含人体必需的部分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他特殊成分的食物,供读者安排食谱时参阅.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C对人体有益与有害作用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与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物质,参与组织细胞内许多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捕捉自由基,对人体起保护作用,但是人体如果过量地摄取维生素C,则会产生一系列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幼儿牙齿的发育,往往受食物营养的影响,特别是恒牙的发育,要不断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如钙、磷、氟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若食物中缺少以上营  相似文献   

17.
吃饭,是一门科学,把饭吃好了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率与死亡率,延长生命。吃饭不光是填饱肚子就行啦!吃饱只是表明满足了人体对热能的需要,仅供给热能不足以促进儿童良好地生长发育,必须每天摄取一定数量的各种食物和遵守合理的营养要求,这些食物中需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以提供人体细胞、组织与器官生长发育与修复的材料,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饮食。化学作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也为我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了一些指导。下面就中考复习中"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作如下梳理,供同学们学习之用。考点一营养物质的分类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其为六大营养素。复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类营养素所对应的典型食物。  相似文献   

19.
说说食物链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为了维持生命都必须从外界摄取能量和营养.植物从阳光、空气、土壤中获得能量和营养,动物吃食物来供给能量和营养.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一种联系.例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鸟吃虫、虫吃菜叶,枯萎菜叶落地供给细菌分解",这就形成一种食物联系,这种联系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们对于营养学的研究基于十八世纪末Antoine Lavoisier的实验。“生命是个化学过程”的提出,彻底抛弃了“生命是个神秘力量”的概念,进而使人们了解食物的组成,以及食物对维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