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我们美术老师关注美术的四个特性:"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并依据这个特性进行教学设计,因此一节生动有效的美术课,必须经过精心的预设。目前我们的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如美术老师带的班级多、时间间隔长(一周仅跟学生接触两次)、工具准  相似文献   

2.
活动案例:绳子的"诱惑"我执教的是自编美术教材《有趣的绳子拼贴》,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课前十分钟:做各种绳子游戏(玩陀螺、跳皮筋等)一、谈话导入:绳子从生活中来师:生活中的绳子能带给我们许多快乐。它们不仅可以绑东西、扎辫子、打毛衣,还可以玩贴画的游戏。  相似文献   

3.
第一课时:想象画意促表达一师生交流师:请问你们老师姓什么?生:我们老师姓"杨"。师:我在来的路上琢磨,五(4)班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模样呢?我写了一个片段,大家看像不像你们的老师。出示:__老师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的光环。生:(高兴地)很像我们的杨老师。师:是对杨老师哪方面的描写呢?生:头发。师:把"杨"字带进去自由读。(生读)师:一段文字中往往有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句子中往往有关键的"词语"。这段文字中关键的句子是哪  相似文献   

4.
《中文自学指导》2011,(2):30-36
时间:2010年6月6日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的审美化黄锐杰(以下简称"黄"):王斑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您这次来华东师大给我们开设了"审美与政治"一课,我们  相似文献   

5.
删繁就简,打造课堂的简约之美,成为当下语文课堂的一种追求。但是我们发现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冗繁削尽"后的"清瘦",却少了"一杖一条痕"式的"扎实"。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简"并不是简单",繁"也不是繁杂。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简则简,简在恰当处;当繁则繁,繁在紧要处"。如何把繁简相融,让语文课堂教学既无作秀雕饰、奢华繁杂,又能让学生在原生态的课堂中高效思索,获得收益。笔者试从两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中,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繁与简的学问。案例一: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里的峰和人。  相似文献   

6.
读了《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年第10期林志明老师的《对话"编者意图"》一文,笔者赞同林老师文章中结尾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但对文中谈及《少年闰土》教学时选择"教闰土"而不是"教鲁迅"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林老师是站在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角度来看《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氯气的性质"复习课课堂实录进行点评,探讨提高化学复习课教学效率,实现复习课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评析本节课在内容选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呈现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一、创设情境,精心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两张PPT图片(如图1).  相似文献   

8.
赵红艳 《成才之路》2011,(20):36-36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今天我们学习"安塞腰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体味"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3)理解排比、反复句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洁 《天津教育》2011,(9):58-59
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提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小学美术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我认为,实施发展性评价,需要树立全新的评价理念,并解决好下面一些环节的问题。一、明确评价功能《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第一节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1米长的彩带(课件出示),如果把这条彩带平均分成3份,看到这样的一段你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有人将作画分为"无理作画"、"依理作画"和"依情作画"三个阶段,认为儿童画、农民画等没有经过系统美术基础训练的画为"无理作画",在系统美术训练理论指导下的绘画为"依理作画",而艺术家的表现性绘画为"依情作画"。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样的划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细细想来,这样的划分其实是有着很大的误区,就是将绘画中的"理"与"情"截然分开。在中职素描教学中,有些老师就认为:中职阶段的素描教学,就是将学生从"无理作画"阶段过渡到"依理作画"阶段,教学中重技术轻艺术、重再现轻表现的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2.
一天,小邻问小羽:“你们的老师是谁?”小羽说:“我们的是马老师和朱(猪)老师。”小邻一脸疑惑:“我们的是季(鸡)老师和杨(羊)老师,真奇怪,幼儿园里怎么都是动物老师呀?”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过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我们会基于幼儿的年龄较小、经验较少的考虑,为了保证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本次教学目标,习惯给幼儿提供几幅老师事先根据教学目标画好的作品。这类绘画作品就是《指南》所指的老师提供给幼儿的“范画”,本不应该提供给幼儿。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总是先朗读再解释最后背诵。有没有不一样的古诗词教学呢?笔者最近观摩了北京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陈丽老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的教学后,感触颇深。陈丽老师在四个方面对古诗词教学给予了关注。现结合其教学片段加以阐述。一、关注"读"——不读技巧,读出感受片段一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月别枝惊鹊"。这是什么意思呀?生:惊动了喜鹊。师:什么惊动了喜鹊?生:明月惊动了喜鹊飞离树枝。师:噢,明月惊动了喜鹊飞离树枝。  相似文献   

15.
先说什么是"好课堂"。关于"好课堂"的标准或特征,已经有许多老师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概括——这个"原则"那个"维度",还有各种"性"(比如"生成性""互动性"之类),等等。这些概括丰富了我们对"好课堂"的理解。但我想根据我的课堂实践,为"好课堂"的标准提供一个朴素的理解: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一、动词be的形式 [口诀展示]:be动词三变化,am,is还有are,"我"(I)用am。"你"(you)用are,is紧跟"他(he)、她(she)、它(it)"。"我们(we)、你们(you)"和"他们(they)",全用are来表达。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段一:积累"分"的经验,自然生成"平均分"师:淘气和笑笑共进午餐,服务员给他们送上4颗草莓、2杯可乐和1张比萨饼,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生:每人可分2颗草莓、1杯可乐和半张比萨饼。师: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1张"圆圆的比萨饼"(老师把圆片纸举起来),你能用这张"比萨饼"分一分,  相似文献   

18.
课例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最后一句话:"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有位教师这样展开教学。生1:老师,什么是"竞相开放"?师:(欣喜)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解答?生2:竞相开放就是开放的意思。生1:那么为什么不用"开放"而要用"竞相开放"呢?生2:(不等老师说话,补充)因为"竞相开放"是成语。  相似文献   

19.
最近,江苏无锡市和镇江市美术名师工作室相约,在无锡开展一次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型的美术教学观摩活动。镇江市美术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将任务交给我们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让我们选派一位老师执教地方文化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美术课。接到通知,我召集美术教研组的八位老师,围绕教学观摩活动的主题,开了一次准备会。参加讨论的老师认为,要上好这样社会实践活动型的美术课,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行动指南,我们积极地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标、建构新课堂。但语文课堂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失衡"现象,本文对症下药,探寻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课程性质篇【现状分析】课程性质,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顾此失彼中"失衡"。苏教版六上第17课《麋鹿》教学现场:师: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第5耀7自然段。大屏幕显示自学提示:用心读一读:认真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用脑想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