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暑假期间,我把小孙子送去澳大利亚悉尼插班读书。 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在攀谈中我得知,依莲的孙女就在我的小孙子准备插班的那个学校读书,只是高一年级。  相似文献   

2.
让你下一届的学生对你的信任,从给他一本虽旧如新的“公用”课本做起。去年暑假期间,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儿子儿媳打来越洋电话,让我把小孙子送去插班读书。手续办得很顺利,不久我们就成行了。澳大利亚的悉尼是个海滨城市,海洋性气候使得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即便在盛夏也感觉不到酷暑的难耐。儿子儿媳居住地的周围都是澳国人,夏日里大家喜欢彼此串串门,关系处得很融洽。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个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我在中学教了多年英语,虽然口语并不标准,但与依莲进行言语交流还是不难的。我们隔三差五地互相走动,一来二去竟成了好友。在攀…  相似文献   

3.
今年暑假期间,我把小孙子送去澳大利亚悉尼插班读书。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个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在攀谈中我得知,依莲的孙女就在我的小孙子准备插班的那个学校读书, 只是高一年级。知道这件事后,我打起了算盘:向依莲的孙女借一套她上学年用过的各种课本,让小孙子在开学前对要学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原以为,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没料想,老太太回答说,澳大利亚的课本是不属于学生自己的。所有班级的课本都要一届一届地传  相似文献   

4.
斗"牛"     
刘老汉脾气犟得很。他办事,只要认准了个理儿,就甭得有改。那性子,咳,简直犟得赛过一头大水牛。于是,村里人都管他叫“犟刘”。柳大嫂呢,性子辣,脾气急,大伙都叫她“辣柳”。巧了,“辣柳”偏生做了“犟刘”的儿媳妇。这一辣一犟两头“牛”到了一家,自然有的斗。几年前刘老汉承包了村头的一块菜园,一家人辛辛苦苦干到年底,最后把账一算,收益总是微乎其微。柳大嫂过门后就一直劝公公不要走老路子了,要学会科学致富。可刘老汉心想自己都种了一辈子的菜了,就还没有相信过什么科不科学的。不过念在儿媳妇刚过门,他瞪了瞪眼,把这口闷气硬咽下去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暑假期间.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儿子媳妇打来越洋电话,让我把小孙子送去插班读书。手续办得很顺利.不久我们就成行了。  相似文献   

6.
2004年暑假,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儿子,儿媳打来电话,让我把小孙子送去插班读书。手续办得很顺利,不久我们就成行了。  相似文献   

7.
我最早接触澳大利亚人,不是在澳大利亚,而是在莫桑比克。接触澳洲人不久,他们言行中的那种独特幽默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言行举止。最难忘的是他们在化解尴尬方面,具备天才的幽默细胞,  相似文献   

8.
十一月的风好冷啊!妈妈在阳春三月时,就带着包袱无情地走了,每当想她的时候,我唯有轻轻地叹口气。我只有把冲劲儿投入到学习中,我要证明我杨方方不是弱者!没有妈妈我也可以过得很好!不知什么时候,班上又来了一个媛,一个很美丽的女生,不过我对她只是漠然视之,不屑一顾。可不久,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她竟然夺去了我第一名的宝座。不能让别人超  相似文献   

9.
某年去辽宁出差,当地一场公公与儿媳妇争夺孙子抚养的风波让我至今难忘,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指责,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毫无疑问,争执的是长辈,受害的是孩子。据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年轻父母半数以上都把孩子交给老人带,主要理由是自己要打拼事业没有时间带孩子。许多退休不久的老人身体硬朗,加上"隔辈亲",往往也主动表示愿意帮助带孩子。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初次赴澳大利亚研修,在墨尔本澳华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问题研讨会上,有幸首次聆听澳大利亚皇家军队前中校大卫·麦都格老先生报告,讲述其亲身经历的1941—1942年澳大利亚援华军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助华抗日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会后不久,老先生热忱邀我到他府上聚谈,多次交往,很快与热情好客的麦都格先生成了好朋友。前不久。再度赴澳时,抽空专程去探望82岁高龄的麦老  相似文献   

11.
张洪 《老年教育》2008,(7):33-33
“叮铃铃……”我拿起电话:“喂,谁啊?”“爸,是我啊。”原来是城里儿媳妇的电话。“爸,今天您和妈到我家来吧。”“有事吗?”“你们来了就丢口道了。”  相似文献   

12.
<正>某年去辽宁出差,当地一场公公与儿媳妇争夺孙子抚养的风波让我至今难忘,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指责,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毫无疑问,争执的是长辈,受害的是孩子。据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年轻父母半数以上都把孩子交给老人带,主要理由是自己要打拼事业没有时间带孩子。许多退休不久的老人身体硬朗,加上"隔辈亲",往往也主动表示愿意帮助带孩子。  相似文献   

13.
周俊 《教书育人》2005,(8):51-53
我从一所公办中学退休以后,不久就被附近一所私立中学聘用。工作了几年,在那里所见所闻及切身感受,真是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4.
买车宝典     
我定居澳大利亚已经7年了,车子也换了不下十几台。我在澳大利亚买车的经历中有经验、有教训,下面我这个过来人就给即将去澳大利亚的朋友们唠叨唠叨。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国土面积770万平方公里,人口1900万,每平方公里不足3个人,人口的密度不及中国的四十分之一,真可谓是地广人稀。在这个国度,你如果不会开车,就会简直如同失去了双腿一样苦不堪言!比如我吧,从家到最近的购物中心,开车只要5分  相似文献   

15.
秘方一:寻找一位有经验的指导老师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手,充满着当教师的渴望,很想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全部释放出来.但是不久,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孩子们不听我讲课?为什么我准备得如此充分却上不了几分钟?为什么我讲得头头是道而孩子们却听不懂?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考试说明》是极其重要的,我以为如果这本书都没看完,没搞明白,那么别的参考书就没必要买。”“接到高考分数后不久,我就专门去看望了我的小学老师牛玉琴。”“你看我身上没一样名牌,我的鞋是处理的,48块钱。”“高考后我是跑着出来的,然后在考场门口照了一张像,笑得特别灿烂。”——阎天  相似文献   

17.
《世界教育信息》2007,(3):45-45
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部长JulieBishop议员日前宣布,在不久的将来,澳大利亚大学的毕业生将获得一份高含金量的学历资格“护照”,以提高国际社会对澳大利亚毕业生学历资格的认可程度.为他们到任何国家继续深造或求职打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8.
张艳芳 《上海教育》2005,(8A):91-91
今年暑假期间,我送小孙子去悉尼插班读书。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个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在攀谈中我得知,依莲的孙女就在我的小孙子准备插班的那个学校读书,只是高一年级。  相似文献   

19.
初闯美国开了眼 室友的车是一部看上去八成新的二手本田,是我在国内就一直钟情的款型,新车在国内价格至少20万,而他只花费了6000多美金.坐在他的车里,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幻想着不久的将来就拥有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看见我这兴奋的样子,室友笑着说,刚来美国都是这样,其实这车在美国根本不算什么事,你很快会拥有的!  相似文献   

20.
齐心 《老年教育》2007,(12):14-15
1942年春天,我从河北宁晋县二区青救会调到冀中六分区青救会工作。不久,日寇对冀中的“五一大扫荡”开始了。地委紧急决定,所有的机关干部化整为零,分散到各村,依靠群众保存力量。我被安排到了深南县刘村的刘大娘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