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5,(11):46-47
今年8月12日,新华社播发了通讯《将军为谁而生——杨业功先进事迹采访手记》。这篇通讯是新华社国内部女记张严平写的,约3000多字。但是,读来并不觉得冗长、乏味。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抒情,描绘出杨业功将军的崇高品德,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采访先进人物时,常被感动得热泪长流。在陕西铜川,面对记录惠家沟村党支部原书记郭秀明葬礼的录相,张严平看到深夜,哭到深夜。在四川凉山采访乡邮递员王顺友时,为了体验马班邮路之险,张严平坚持骑马走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10,(6):91-91
朱玉,女,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进入新华社,曾任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主任记者,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曾报道塑造过任长霞、郑培民、宋鱼水等多个重大典型人物,并  相似文献   

4.
传媒名流     
何平,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高级记者,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同年到新华社工作,历任国内部记者、政治新闻编辑室副主任、国内部主任  相似文献   

5.
论记者素养     
近日笔者拜读了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的几篇人物长篇通讯,透过人物,被记者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深深震撼了。当今时代,究竟该如何做一名优秀记者,引发了笔者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吴晓波进入新华社杭州分社,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在新华社写内参大稿,全国各地深入公司企业跟踪调研,新华社不计成本地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也让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这一切后来都成了吴晓波<大败局>、<激荡三十年>一系列书的素材和积累.  相似文献   

7.
成一,1927年出生,山东黄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任胶东区<大众报>通讯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社记者在华东前线采访.建国后继续在新华社工作,曾任新疆分社社长、新闻研究所所长,参加过<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的编辑,离休后作新闻研究.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读者>一直受到业界关注.最近,新华社记者到兰州采访了<读者>有关负责人,探讨<读者>月发行量高达800万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国内部按照中宣部要求和报道的实际情况,承担组织新华社记者采访并编辑采访团重点稿件、向全国各报台播发这两项任务。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在新华社党组的领导下,一方面组织深入基  相似文献   

10.
记者部落     
一个记者只有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深入人民之中,才能获得长久的新闻生命,才能不断写出传递人民心声、展示时代精神的新闻作品。请看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的《人民,是我心中的太阳》。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新华社国内部实行定额记分新华社国内部实行编辑,记者、资料员定额记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1982年4月,新华社国内部首先在文教记者中试行定额记分考核办法;5月,又推广到文教编辑中试行;7月1日在国内部全体编辑、记者、资料员中推广,并按月、按季度公布每人完成定额的情况。这项办法的好处是:干多干少有记录,干好干坏有标准,贡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工作者要跟不同的采访对象打交道,无论对方居庙堂之高,还是处身江湖之远。通常人们看到的只是记者采访后的作品,其实,采访对象也会对新闻人的心路历程与生活轨迹产生影响。《中国记者》"人与新闻"栏目从本期起推出"那些影响‘我’的采访对象"系列,邀请新闻人讲述自己因被采访者而感动、改变的故事。本文是新华社领衔记者张严平回顾自己与采访对象交往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传媒名流     
胡孝汉,汉族,1961年6月生,湖北潜江人,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编辑。历任新华社国内部编辑、国内部二编室副主编、办公厅秘书、内参编辑室副主任。1997年6月至2002年8月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其间:1999年1月-2000年1月在中宣部挂职任新闻协调小组组长)。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10,(6):59-59
水均益(1963年9月20日-),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甘肃省兰州市人.1980年至1984年兰州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1984年至1993年新华通讯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任编辑、记者.1989年至1991年新华社驻埃及中东总分社,任驻外记者.1993年至今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记者和主持人,<焦点访谈>主持人、记者、制片人,<国际观察>、<高端访问>、<环球视线>节目主持人等.  相似文献   

15.
突破国际话语弱势还原中国国家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009年以来,以传播新闻信息为己任的中国媒体频频成为国际主流媒体聚焦的目标.2月23日,<中国日报>正式推出美国版,路透社详细报道了该报与纽约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共同举行特殊开钟仪式进行庆贺的盛况;4月20日,<环球时报>创办英文版,英国<金融时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登门采访;7月1日,新华社试开播英语电视新闻,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连续刊发消息.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0,(6):81-81
张建伟(1956年-),高级记者,著名编剧.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中国青年报>编辑、驻天津记者站负责人、机动记者部主任、编委、副总编,高级记者.著有新闻文集:<第五代>、<命运备忘录>、<深呼吸>.他开创了"张建伟模式",被称为"中国第一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7.
解放军报社高级记者黄彩虹新作《目击历史》日前由长征出版社出版。作者曾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新华社高级记者,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目击历史》是他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8.
采访典型人物需要下苦功夫,手法要有创新才能写好写透,才能让典型真正起到带头作用。下面就典型人物郭明义的一次采写进行剖析,以探讨采写典型人物的最佳途径。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陈光明、史竞男以及《人民日报记者何勇共同采写的《世界上什么是幸福——再访郭明义》,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郭明义是鞍山市的一名普通工  相似文献   

19.
从2008年辽宁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进京抓捕<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南方都市报>深圳记者马小六采访罗湖跳楼事件被铐两小时,到2009年多家媒体记者采访湖北邓玉娇案被砸毁器材、<河北青年报>副总编辑乐倩因舆论监督遭暴徒打伤,再到今年5月<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的7名记者在医院采访受伤工人被打……记者被打现象层出不穷,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报刊之友》2010,(6):87-87
赵兰英(1950年-),女:新华社高级记者,知名巴金研究专家:上海人。197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后被分配至新华社上海分社,从事记者工作至今:上海市新闻专业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委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