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羽毛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羽毛球意识的含义、形成过程、内容、影响因素及如何培养等方面,对羽毛球意识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学习与钻研羽毛球专业理论知识,重视基本技术训练与战术意识相结合,加强智力训练,培养优秀的羽毛球意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羽毛球虽然是一项无直接身体接触的项目,但其所展现的竞技性丝毫不弱,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要求非常高.身体素质能力的强弱也决定了其现在乃至未来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因此我们说身体素质训练是整个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身体素质训练的概念、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方法以及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意义等做简单综述,旨在为在一线的羽毛球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浙江省优秀运动队二线运动员、参加业余训练的少儿运动员以及业余训练教练员队伍现状,找出羽毛球后备力量培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浙江省羽毛球运动后备力量的对策与建议。1.浙江省羽毛球后备人才和教练员队伍现状在现有的省优秀运动队中,共有运动员43人,其中二队运动员18人。在他们当中,男队员平均年龄13.4岁,女队员平均年龄14岁。根据羽毛球运动员成材的一般规律,从优秀运动队现有运动员的年龄上看,浙江省羽毛球后备力量已经为11、12届全运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此情况,浙江省业余训练现在和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在1…  相似文献   

4.
较高的物理质量要求是羽毛球的一个项目特征。在进行技术培训时,必须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羽毛球的特殊身体素质是实现优秀运动成绩的基础。在日常培训中,还必须考虑到两者的结合。羽毛球训练是技术和体力的结合。因此,在训练中,首先要了解羽毛球技术的特点,分析羽毛球比赛的体能要求,并尝试训练专项技能,培养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羽毛球比赛后的氧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有人认为羽毛球运动是以快为主、以速度为核心的项目,所以在训练中主要采取高强度、长时间的无氧训练手段,以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到底采取那种训练手段?高强度的训练持续时间长好还是短好,间歇多长时间为宜?都需要首先对羽毛球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进行研究,才能有所明确。为此我们对亚运会羽毛球集训队八名优秀运动员比赛后氧债进行了测定。研究方法对象:参加第八届亚运会集训队的八  相似文献   

6.
表象训练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使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通过表象训练在女子羽毛球训练中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技术情况统计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实验前后运动表象能力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实验前后运动表象能力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动表象能力统计结果上有显著性差异。因此,研究结论表明羽毛球训练过程中运用表象训练有助于羽毛球技术的掌握;羽毛球训练过程中运用表象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39+111-39,111
体能是羽毛球运动员运用技、战术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的比赛与训练过程后,运动疲劳的消除和体能的恢复,对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寿命的延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功能的特点,结合运动营养补充品的研究成果,对羽毛球运动员疲劳的消除与营养补充的措施做出相应分析,以其对羽毛球工作者维持运动员健康与提高运动能力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较大,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在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的薄弱,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自身条件、基础训练的水平和科学性决定了能否多出人才,出优秀人才。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文化知识水平、是影响其成长的自身因素,训练保障条件、竞赛制度及竞赛的公平性、家庭条件是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控制是影响其成长的训练因素。提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主要应进行全面身体训练,结合专项、重视专门能力的培养和系统传授技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打好发展基础:加强基层体校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做好教练员的训练理念的转变工作,建立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以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与提高少年运动员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吊球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提高吊球技术水平的训练方案。结果表明,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方案设计中应当增加力量训练;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应以高吊训练以及课后的表象训练为主,再辅以其他的训练方法,并且在练习中加强训练方法原理学习;此外,还需针对不同队员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0.
全程性多年训练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确定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几个最具标志性的年龄:起训年龄、最佳竞技年龄、退役年龄以及整个训练年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起训年龄是男子7~9岁、女子6~8岁;2)世界运动员首次获得奥运冠军平均年龄男子为24.53±2.59岁,女子为23.86±2.57岁;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平均年龄男子为24.46±1.45岁,女子为22.6±2.6岁;3)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退役平均年龄男子为28.07±1.53岁,女子为27.86±2.44岁,造成退役的主要原因是伤病困扰、思想意志不坚定、成绩不佳、人才太多等;4)根据我国"三级训练"模式,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进入体校平均年龄为10.5±1.95岁,进入省队平均年龄为14.07±1.87岁,进入国家队平均年龄为18.87±1.55岁,整个训练年限为17.13±2.13年;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入体校平均年龄为8.9±1.48岁,进入省队平均年龄为12.7±1.49岁,进入国家队平均年龄为17.85±1.69岁,整个训练年限为18.6±3.05年。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羽毛球教练员执教能力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羽毛球教练员执教能力的五大因素,即教练员的责任心、教练员的文化知识素质、教练员的训练实践能力、教练员指挥比赛的能力、教练员科研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因子分析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竞技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训练因子、教练员执教水平因子、学习与研究因子、社会保障因子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挖掘出影响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因素,提出提高有关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改进建议和措施,继而为我国皮划艇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武东海  尚瑞花  刘思华 《精武》2013,(24):126-127,129
培养运动员心理过程稳定性,发展其在极端紧张的状况下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形成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心理状态对竞技水平的发挥与运动成绩的取得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运动员及教练员都需认识到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并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里状态。旨在调查赛前心理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广州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蔡宁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23-124
科学的羽毛球选材越来越受到体育教练员的重视。选好材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选材是必不可少因素。当然,成功的选材只是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并不等于出人才,真正的人才是经过千锤百炼铸就出来的,科学的选材能提供成功的可能性,并使这种可能性扩大。每个体育项目的对选材的标准和要求是不相同的,从实践看选拨羽毛球运动的人才首先应考虑运动员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然后再从先天条件和后天的接受能力和因人而宜的训练方法择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等分析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使教练员对冰球运动员的体能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理论层面上达到指导训练的作用.通过与世界优秀女冰运动员比较得出: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身高、体重普遍较低,体脂重水平较高,宽度与维度指标偏低,个别运动员肺活量较低,核心区域力量薄弱,身体稳定性不高,力量不够全面,力量耐力较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练员对体能的认知水平是导致运动员身体功能失衡的主要原因,训练中不重视监控及训练后不采取恢复措施是导致运动员伤病多发的重要原因,运动员的选材面小,难以形成竞争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以运动训练的需要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为切入点,运用心理测量、录像视频分析、行为观测、主观体验及实验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不同状态得失分的时间特征、行为表现及心理状态变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比赛得失分是羽毛球运动员不同状态行为表现及时间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主动进攻失分时间间隔最长,对方失误得分时间间隔最短;在得分和失分时,发球时间间隔较长;运动员处于流畅状态得分后持续时间长,行为表现突出,情绪表现强烈;皮温、指端血容波幅和心率可作为监控运动员不同状态心理变化的客观指标。观看不同状态比赛视频能有效促进运动员心理控制水平的提高;结合不同状态的比赛视频进行心理监控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员比赛自信心的提高。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练员提供决策参数,为运动员提供各种比赛的行为信息储备,从而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时各种信息的加工速度、准确性和应对困境的能力,增加运动员比赛战术运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陈建红 《体育科技》2010,31(3):65-67
现代羽毛球运动要求运动员不仅具备良好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而且具备良好的羽毛球意识。羽毛球教学与训练中,要重视基本技术训练与战术意识相结合,培养良好的意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我国CUBA联赛教练员领导行为特征。以参加2011年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1575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利用《大学篮球队教练员领导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篮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的感知程度高低依次为技术指导行为、训练行为、正向反馈行为、民主行为、关怀行为。不同水平、组别、年级、训练年限及参赛经验的大学篮球运动员感知的教练员领导行为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性别运动员感知的教练员领导行为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韦飞智 《体育科技》2012,33(1):76-79
情绪是心态的核心,积极的情绪是稳定心态、控制射击过程稳定的前提。射击运动是一项技术心理能力要求极高,受情绪因素影响较大的运动项目,时下,在体育竞赛异常激烈,关于情绪控制的较量已成为射击运动员竞赛的重要制胜因素,是射手比赛发挥技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强化对运动员的情绪调控,努力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提高运动员的情绪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射击运动员情绪调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射击运动员及教练员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分析足球比赛中罚球点球中有关影响环节,为教练员、球员在罚球点球过程中提供策略依据的目的。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分析法。研究结果:在足球比赛中罚球点球技术动作环节、策略选择、顺序排列、影响因素等合理的应用会大大提高足球比赛中罚球点球中取胜的机率。研究结论: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队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实施对队员抗干扰意志力的培养、训练队员快速形成一套自己的罚球点球程序、运用意象法训练队员克服比赛中的各种压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