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克钰 《甘肃教育》2008,(10):50-51
不饱和度又叫缺氢指数,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用希腊字母Ω表示。通过不饱和度,可以在仅知道其中碳原子数的前提下迅速地求出氢原子数,从而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更可在仅知道某有机物分子式的情况下,先求不饱和度,从而推断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不饱和度又叫缺氢指数,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用希腊字母Ω表示。通过不饱和度,可以在仅知道其中碳原子数的前提下迅速地求出氢原子数,从而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更可在仅知道某有机物分子式的情况下,先求不饱和度,从而推断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1 不饱和度的定义 不饱和度是有机物分子中“缺氢”的情况,又称缺氢指数.常用Ω表示,Ω值越大,则有机物的不饱和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1不饱和度的定义 不饱和度是有机物分子中"缺氢"的情况,又称缺氢指数.常用Ω表示,Ω值越大,则有机物的不饱和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不饱和度即缺氢指数,常用Ω表示.了解有机分子的不饱和度,可以快捷有效地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同时利用不饱和度和有机物的分子式可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一、不饱和度的概念有机物的不饱和度,是衡量有机物饱和程度的尺度,用符号Ω或U.S.表示。又称为缺氢指数(IDH)。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小饱和度?如同物庾的溶解性可以用溶解度定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用电离度表示一样,不饱和度是反映有机化合物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即缺氢程度,常用Ω表示,Ω值越大,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越大。Ω最小值为0,如烷烃、饱和卤代烃、饱和醇与醚,这些有机物中氢元素的含量已达到饱和,不能再结合氢原子。  相似文献   

8.
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用希腊字母"Ω"表示.顾名思义,不饱和度是反映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标志.  相似文献   

9.
正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即有机物分子与碳原子数相等的开链烷烃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增加1,用Ω表示.单键对不饱和度不产生影响,因此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原子均已饱和).即烷烃:Ω=0.以此类推一个双键(烯烃、羰基化合物等)贡献1个不饱和度.一个叁键(炔烃、腈等)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环(如环烷烃)贡献1个不饱和度.环烯烃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苯环贡献4个不饱和度.一个碳  相似文献   

10.
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Ω),是指将相当的烃分子式CnHm跟同碳数的开链烷烃的分子式CnH2n+2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成为一个不饱和度(相当的烃是将有机物分子中,除C、H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进行处理而形成的烃,即将卤素原子换作H;将S、O‘视而不见’;将N、P换作CH,但所形成的双键也算一个不饱和度)。  相似文献   

11.
不饱和度     
关于不饱和度的计算出现在各类高考模拟试卷和资料中.本文就关于不饱和度的学习作一系统的归纳,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1概念有机物分子中与碳原子数相等的开链烷烃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增加1.用Ω表示.  相似文献   

12.
安徽师大化学系陈其瑞认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既普遍、又复杂。如分子式为C_4H_7Cl的有机物,其同分异构体就多达12个(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因此,这对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高中生来说,在求解有机习题时,难免顾此失彼,造成遗漏。 吸收国外的一些经验,在中学教育实习时,我们启发学生在知道了有机物的分子式之后,先算一下其不饱和度(US),并加以分析、综合。这样做,对减少遗漏,效果明显。 不饱和度是反映有机物分子内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它可由下列公式求出: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种方法导出了计算有机物不饱和度的通用公式  相似文献   

14.
甘平 《中学理科》2007,(7):92-92
不饱和度亦称分子中的环加双键数、缺氢指数、双键等价值等.其定义为:当一个化合物衍变为相应的烃后,与其同碳的饱和开链径比较,每缺少2个氢为1个不饱和度.有机物的不饱和度用Ω表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不饱和度(Ω)又名缺氢指数,是反映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在推导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推断、确立分子中各种结构单元等方面如恰当运用,能使问题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不饱和度的内容出发,探讨不饱和度在推断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中的妙用.不饱和度是推断有机物可能结构的一种新思维,其优点是推理严谨,可防遗漏,在求较为复杂的分子式及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方面时,若能运用不饱和度将有事半功倍之功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种方法导出了计算有机物不饱和度的通用公式F=1+1/2∑/K(-2)nk。  相似文献   

18.
<正>一、推测物质可能的结构根据分子式计算有机物的不饱和度,若Ω=0,说明分子是饱和链状结构;若Ω=1,说明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若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者一个三键,或者一个双键和一个环;若Ω≥4,分子中很有可能含有苯环。例1芳香化合物E的分子式是C_8H_8Cl_2,E的苯环上的一氯代取物只有一  相似文献   

19.
有机物分子结构中若含有双键、叁键或环,分子就不饱和,氢原子数就减少。“不饱和度”表示分子不饱和程度的大小即含不饱和键(或环)的多少,可表示为:不饱和度(Ω)=双键数 叁键数×2 环数  相似文献   

20.
求算有机物的分子式,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求有机物分子式的途径有很多,总体来讲,首先要判断有机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然后依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从而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就有机物分子式的求解总结出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