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何谡之 《记者摇篮》2010,(5):50-50,3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世也迎来了一股来势凶猛的娱乐化浪潮,从最初的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到各类新闻节目铺天盖地向娱乐化的强行拉近,新闻的娱乐标签在传媒平台上几乎随处可见。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娱乐化进行批判的解读,使之更好地服务受众,服务新闻的本源。  相似文献   

3.
“传媒娱乐化”背后的“娱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媒娱乐化的社会影响的讨论中,多数人强调其负面影响,认为娱乐化价值取向造成传媒的同质化竞争,使一些媒体为求得生存和发展,放弃了新闻业应恪守的真实、公正原则,使其应有的公信力受到损害.更多人认为当前的传媒娱乐化风潮是大众传媒功能的走偏,娱乐化暗含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特性会使人们远离崇高的理性追求,麻醉人的神经,使之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弱智化的娱乐使人成为物欲膨胀的精神侏儒.[1]谌至有人借用尼尔·波兹曼的一句惊呼告诫国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  相似文献   

4.
李傲 《记者摇篮》2005,(8):54-54
新闻娱乐化近年被引入内地,它的出现引起业界一片哗然,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说,新闻娱乐化与报纸的严肃性、权威性有背离之处,如果毫无原则地对所有新闻事件都做“娱乐”处理.势必影响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种无原则的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相似文献   

5.
郜书锴 《今传媒》2007,(12):78-79
今年第8期《今传媒》发表徐晓波的文章《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认为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在全球来说是比较成功的,美国大学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教授中最受学生欢迎、最成功的老师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者.然而,这一新闻传播教育的"美国模式"并非如此完美无缺.  相似文献   

6.
正视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娱乐化现象在我国的出现是近两年的事儿。它的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7.
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众所周知,美国的传媒业在全 球是最发达的。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娱乐化、本土化正成为席卷全美传媒的两大潮流。 传媒的娱乐化,不单单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冷漠和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内容越来越多,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美国新闻界称之为“娱乐信息”,用来形容传媒提供没有实质的家长里短的消息。新闻的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近年被引入内地,它的出现引起业界一片哗然,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媒介生态是媒介、社会和受众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社会文化。本文分析了新闻娱乐化这一近年来显著现象,认为传媒实力不足以逃避监督政治权力、传媒市场化运作、传媒消费主义三者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新闻娱乐化对媒介生态的消极作用,即媒介生态资源多样性面临危机;媒介生态结构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1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席教授李良荣,应邀参加了暨南大学新闻系55周年系庆暨新闻学院揭牌仪式大会,并做了《中国媒体大整合》的专题演讲.李良荣教授理性地分析了中国媒介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对当前中国的新闻改革、媒体整合应该采取的举措,提出了很有价值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闻娱乐化"现象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要把握好"度"的问题,积极引导,为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觅得一条正确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传媒产业已经形成了一股日益强大的潮流,那就是新闻与娱乐的合流趋势,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倾向。本文将就这一倾向的表现、原因、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应如何应对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一种普遍现象。新闻的娱乐化发展使新闻传媒更好地贴近受众,在传媒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同时,也模糊了新闻和娱乐的界限,损害了新闻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了新闻传媒行业整体素质的下滑。本文对新闻娱乐化现象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并就如何在坚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股汹涌的世界潮流,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出现,新闻娱乐化现象从西方到中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新闻娱乐化的研究也已经成为学界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十几年来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文献,从新闻娱乐化的内涵、表现、成因、影响以及一些应对策略或建议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朱丹 《记者摇篮》2010,(1):37-38,35
“新闻娱乐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在我国20多年的新闻改革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近年来,随着媒介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全世界范围内的新闻娱乐化浪潮更是风起云涌。面对这一新事物,人们不免会产生争论:持肯定态度的,认为“新闻娱乐化”可以得到更多受众的欢迎;持否定意见的,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危害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闻自由,关于新闻的选择性,是我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但有时总感到云里雾里,似是而非,莫衷一 是。有些朋友总以为西方的新闻是真正有自由的。今夏江泽民同志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时,对这些问题做了明确阐述。最近我们特请中国和美国的学者李希光、刘康两位教授就此撰文,以最新的事实剖析了美国新闻的选择性,读来令人深思。复旦大学的李良荣教授则从另一个侧面,分析了美国新闻媒体的娱乐化、本土化倾向,从中也可见一斑。我们向读者推荐发表在本期的这两篇文章。知己知彼,明辨是非,对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自本刊上…  相似文献   

18.
韦良成 《新闻窗》2013,(1):88-89
新闻娱乐化指的是新闻在发展中逐渐将信息与娱乐融为一体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在新闻语言、取材范围、制作手法、形态结构等方面逐渐呈现出与传统新闻有别的,更活跃的面貌,从而带给受众一种娱乐的体验。虽然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它已经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在内容上偏重于内容相对轻松、有趣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娱乐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传播现象.本文从分析新闻娱乐化的产生背景和客观现状入手,指出了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以及目前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度"的把握的重要性,对如何把握新闻与娱乐的"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新闻界,日益明显的新闻娱乐化已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新闻娱乐化对新闻语言的表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动摇了传统观念下的新闻解读方式.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仅跟受众心理需求有关,还与媒体经营的市场环境等诸多方面相关.因此对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这种新现象,同时也将能更好地把握当代新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