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芳琼 《海外英语》2012,(17):115-116
在听力理解中,英语语言的间接性是听者理解话语的最大障碍。笔者通过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语用功能研究,分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短对话听力理解部分涉及的间接言语行为现象,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英语口语、翻译和语法教学中,教师均可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教师运用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教学,把如何理解和恰当表达说话者话语中的真实含义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可使学生准确理解不同语境下说话人的言内及言外之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用学从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为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提出了理论,方法和一套应该遵从的原则和准则.在言语交际中,语境对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是人们以言行事,如何以言行事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会话含义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语境,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对翻译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句意义的理解是语言理解的基础和核心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能力的体现 ,更是人们能够进行社会交往、扩展精神世界的基础。一般说 ,语句意义的理解主要包含语面意义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 ,要弄清语面意义的言内之意或言外之意 ,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如果话语的语面意义没有负载说话者所要传递的目的信息 ,但听者通过了解这一语面意义并经过推理实际上却接受了说者的目的信息 ,那么完成这一话语的言语行为就分化为两种行为 :一是直接言语行为———表达了语面意义的存在 ,提供的是辅助信息 ,即所说的言内之意 ;二是间接言语行为———表达…  相似文献   

5.
评价是指说话者或作者对其谈论的事物或命题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因此评价及评价语言是语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评价研究的两种主要研究视角,然后从语用学视角对评价话语进行重新审视,分析了评价话语如何作为言语行为来表达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及其与经典言语行为理论框架内原有范畴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着重从评价的标准出发,探讨了评价行为与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二语输入,而可理解的、交际性语言输入对于英语学习者尤为重要。用言语行为理论,特别是话外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四、六级中听力对话实例进行了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对话双方的言外之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英语语言的含蓄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听力理解技巧,我们在教学中要适时加强语用学,特别是见解言语行为理论的学习和运用.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把握言外之意的语用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达到外语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发展并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它从语言的使用和交际的角度对语言意义进行研究,为解释言外之意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认识方法.对比英汉语言当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现象,发现英汉语言结构、文化背景、哲学观等差异是形成英汉间接言语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杨钢 《考试周刊》2008,(15):80-81
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日常会话中,经常能见到这一语言行为方式.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可以表达出许多不同的言外之意,诸如请求、批评、拒绝、暗示等.本文拟就日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的关联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方式,而语用学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英语听力则有很好的效果。分析语用学基本理论,如会话含义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顺应论等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