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化学教学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教学中能否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基本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从促进学生形成化学观念的角度,分析了"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价值,通过教学整体设计思路阐述了如何通过有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把握分散系分类及胶体概念本质,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分类观、化学价值观等化学观念,并重点探讨了教学中实验活动的设计及其功能的挖掘对于促进学生化学观念形成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促进"化学观念建构"为教学设计理念,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价值进行了阐述,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困难,阐述了"微粒观"统领下的教学整体结构及关键活动设计,对如何进行促进化学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化学能与热能"及其教学价值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不同阶段学生的认识层次,以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基于实验支持发展学生从能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教学整体思路,探讨了以"能量观"为统领构建教学内容主线、设计有思维深度的引导性问题、采取实验观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多样化活动方式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什么知识最值得去教,这是教师每天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化学观念为统领的教学,注重学科知识与结构的深入理解,重视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以"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为例,分析了知识内容及其教学价值,针对学生学习的困难与发展需要,明确了以"水的电离平衡"为突破口,弄清水溶液中的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溶液中H+和OH-的数量关系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的关键所在。从构建整合"知识—过程"的教学框架、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引导性问题、利用实验事实为学生的理解提供证据、帮助学生建立微观分析思路与方法的角度探讨了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对教师传统的教材观、学生观、评价观,以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这些"老"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以有机物中羟基性质的教学为例,论述了基于实验支持的"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作用观"培养的教学设计过程与一般策略,提出了"初步感知(观念外显化)———丰富强化———运用熟练"的观念教学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需要认真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教育层面内涵,然后从应试体育观转变为素质体育观、从阶段体育观转变为终身体育观、从被动体育观转变为积极体育观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最后从体育的健身价值有效结合人文价值、教师的主导性有效结合学生的主体性等三个方面对"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措施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贯彻新课标,实施新课程,其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如何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指导教学工作,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形成以学生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谈谈自己的认识: 1、问题的提出构建“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以往学生“过多依赖老师,过多依赖书本,过多依赖练习”这种主体缺失现象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在新课程条件下,改变传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动画剧本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以课题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方式,并从教学课题设计、课题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动画剧本课程教学中的"成语故事改编"、"动画短片创作"、"动画电影长片创作"三大课题案例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实践证明,课题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将对学生剧本创作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分析了这两种理论与"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论述了这两种学习理论,为优化外语教学提供的有益的启示,成为研究外语教学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情境观方面的看法,带来了对教学基本问题解读新的视角,也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但建构主义许多观点却反而令许多教育工作者存在诸多困惑,许多学者对建构主义对教学基本问题的解读的评价也各持一词。本文主要针对建构主义解读教学基本问题及近年来各学者对建构主义的评价进行有限的综述,希望能对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各基本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对建构主义运用于实践做到"有的放矢","有所取,有所保留"地正确使用建构主义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材对某些离子、分子、原子晶体作了简单介绍(主要以图出现),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晶体的晶胞、微粒组成及微粒的三维结构等基础知识。然而不少资料对有关晶体的错误描述时有出现,下面就突出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一、两个氯化钠的晶胞并排在一起,其 Na~ 、Cl~-数目不是六和六,而是八和八。所谓晶胞,是指晶格结构中周期性排列的基本重复单位,是能够  相似文献   

13.
由二个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极性的判断学生容易掌握,而多原子分子极性的判断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用以下三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根据中心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在共价化合物中,若中心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说明在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按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具有理想的几何构型,按照理想几何构型分子内部具有对称性,其偶极矩为零。即: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当中心元素的化合价未处于最高时,在分子中中心原子除了参与成键的电子外,尚存在孤对电子,由于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构型发生扭曲而失去对称性成为极性分子。据此方法学生不难判断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在体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建构主义发展观强调把学生作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学生的认识变化发展设计教学方法.在运用该理论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拥有符合教学需要和自身特点的优势,体育运动的直观性、灵活性和参与性提供给建构主义教学一个优秀的平台,建构主义教学给予体育运动的反馈、追踪和参考促进教学的开展,符合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快乐体育"以人为本的体育观.  相似文献   

15.
"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是有机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学生对"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是伴随具体有机物知识的学习而逐渐发展的。立足化学教学的整体高度,提出了关于"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内容与学习路径的分析框架,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分析了苯酚的教学价值,结合苯酚的教学,以增进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认识为方向,阐述了在比较中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实验强化感性认识、注重归纳概括提升观念性认识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观是从教学认识论的角度,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现代教育目的观、教学本质观、教育发展观等方面重新加以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升华其中的意蕴。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围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试图打造一种新型的课程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突破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力图改变僵硬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伴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政治教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探索初中政治教学方式的改革,以适应新课标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出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这种教学观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核心,以教师指导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造和革新,坚持培养学生个性,重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和互动学习的过程,最终为学生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新的模式。本论文通过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的起源演变、优势和劣势,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与"复分解反应"概念相比较,"离子反应"概念揭示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微观实质,其意义在于提供从微观认识水溶液中反应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文中以高中必修1"离子反应"概念教学为例,阐述了促进学生认识角度转变的教学思路与主要教学活动设计。围绕反应实质、符号表达、判断依据等内容,借助实验手段,凸显微观分析过程,将离子反应概念的学习与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水溶液中反应的认识思路有机整合,力求促进学生认识角度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对"离子反应"概念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从"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本主义学生观和大语文教学观出发,提出了由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活动构成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