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儿童的社会化从家庭开始,父母教养方式是诸多家庭因素中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旨在介绍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给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带来的影响,以及探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形成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2.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权威型、娇宠型、专制型三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最有利。另一方面,孩子的特点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反作用,二者是交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儿童社会化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反之则起阻碍甚至负面作用;同时儿童的行为也对抚养者的行为产生反作用。  相似文献   

4.
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和基本执行。家庭的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子女社会化的进程。在家庭的诸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普遍认为,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子女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这方面研究多集中于父母教养方式与正常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父母教养方式与特殊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犯罪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父母教养方式必有其特殊性。随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研究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湖北省8市18县(区)185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总体上有利于抑制儿童的问题行为,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因儿童个体特征、家长教育素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家庭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家长应采取何种教养方式以抑制儿童问题行为,既取决于儿童的个性特征,也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从家庭教育政策视野看,重点关注忽视型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重视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是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儿童礼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礼会化的最先执行和基本执行,其中的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诸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普遍认为,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则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文献法,概述了中外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组成部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在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中,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助人行为的概念出发对助人行为进行简要分析,从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四个方面阐述了家庭环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并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了幼儿助人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喜琴 《新课程研究》2009,(12):43-44,47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教养观念、教养行为、教养方式类型、教养方式的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常青 《江西教育》2006,(6):29-30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许多研究表明,在性格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性格的工作”。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父母应该依据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建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应该有威望但不专断;倾听孩子的观点,将要求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予以施加,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一些决策;让儿童注意其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后果,以及对和别人关系的影响,体会自我控制的意义;促进儿童价值系统的发展,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把自己看做能影响周围人和事物的有价值、有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列举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大量事实,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选择良好的家教方式,才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凸现。单亲家庭教养方式的错位,学校教育的误区,社会关爱的不足,导致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中健全人格缺失。对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动因主要有三个:家庭、同伴和学校。诸多研究一致表明,在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采取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往往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文章分析了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家庭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474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女童的社会能力水平显著高于男童(t=2.08,P<0.05);民主型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显著正相关(r=0.51,P<0.001),与儿童社会能力显著正相关(r=0.60,P<0.001),而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教养方式均与亲子关系显著负相关(-0.47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行为问题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智能发展的重要障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市400名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从调查分数的分布情况可看出,本地区问题行为的总检出率为11.5%,攻击性行为表现比退缩性行为表现强;2、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与行为问题呈显著正相关,而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与行为问题相关不显著。因此,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重视,尤其是要积极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发展,另外,在家庭教养方式中应大力倡导民主型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实施早期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本拟结合中外有关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离异家庭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226名幼儿的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幼儿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其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显著相关,且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离异家庭幼儿行为问题的干预,关键是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干预。改善不良的教育方式,是减少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谈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列举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大量事实,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选择良好的家教方式,才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