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说“何有”     
《论语》里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两句结构极为相似的话: (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B)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 哉?”(《子罕》)这两句话中都有“何有于我哉?”。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译为“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译文之后还有注解,大意是:如果把“何有”看作“不难之词”,那么,“何有于我哉”便应该译成“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全文由自谦之词变为自述之词了。  相似文献   

2.
张玉彩 《作文》2024,(12):21-22
<正>《〈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十二章分别出自《学而》《为政》《雍也》《述而》《子罕》《子张》,内容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为人处事等个人修养。《〈论语〉十二章》蕴含着丰富而精深的哲理思考,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可以说“章章金句,字字珠玑”。如何从青少年生活的角度将儒家的思想观点融入现实生活?在教学《〈论语〉十二章》时,我以青少年生活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思想含量和当下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论语》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断句一直颇有争议,笔者分析了几种争议观点,认为能单以其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多少来作为断句的标准,该句可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相似文献   

4.
论语言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文化”的理解和分类 1.“文化”一词的由来 什么是文化?古往今来,人们有过种种的认识。早在先秦时期,儒家的言论中就多次提到“文”。例如,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提及“文”的约有20余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于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子罕)  相似文献   

5.
1、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前句无疑义。后句文意很明白:很少再有人像《诗经》那样创作了。问题是“抽绪”一词务必训明训确。牟注训“抽”为延引,“绪”指余绪,“指继续写作”;周注“抽绪”为“抽出余绪,指继承”;赵译作“继续写作那样的诗”。训释都不够清晰。“抽”本训为拔,引出。植物发芽也叫“抽”,如《文选》束皙《补亡诗》“木以秋零,草以春抽”即为例,指生发;此处言某种诗体,自应引申训作继续、延续。牟注“延引”是对的,只是未说明来由。“绪”,本训指丝的端头,周训“余绪”即据此。《说文》段注云:“抽丝者,得绪则可引。”这个  相似文献   

6.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历来学者对该句话的解释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究其主要原因表现在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分歧上。另外,还表现在对该句的断读及“与”字的不同含义上。学界对此基本有两种传统观点:一种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种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里对以上观点不敢苟同,试提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新解释,望与学界朋友共同商榷,欢迎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7.
这一组词,《尔雅·释诂上》都释为“谋”,其他古注也多训为“谋”。《诗经·周颂·访落》:“访予落止。”毛传:“访,谋也。”《仪礼·特牲馈食礼》:“特牲,馈食礼,不诹日。”郑玄注:“诹,谋也。”诹与访,有时还互文,《国语·晋语四》:“文王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韦昭注:“诹、访皆谋也。”《国语·周语上》:“咨于故实。”韦昭  相似文献   

8.
《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邢(日内)疏》曰:“此章论孔子希言难考之事也。罕,希也。与,及也”。这就是说:孔子很少谈到利、命和仁。然而《论语》一书中所载孔子言仁处太多了。如按邢(日内)解释,则与《论语》的实际产生了显著的矛盾。因此,历代很多学者试图重新解释,而以清人史绳祖说最有影响:“《论语》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古注及诸家皆以为三者子所希言,余独疑之。利者固圣人深耻而不言也。……如命与仁,……曷尝不言”。‘孔子罕言者独利而已,当以此  相似文献   

9.
《论语》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句,自汉以来,学者注疏分歧较大,虽后世正统注疏较多采用全句不断之分法,然此说未免与文章之本意有不合之嫌。文章着重结合清人史绳祖之说,就“与”字在《论语》中之用法,以及孔子本人对待“利”、“命”、“仁”三者的不同态度问题,对该句重新解释,从而指出:此句应为“利”、“命”后俱有断,其意亦了然,乃孔子罕言“利”,旨在不赞同,而对“命”、“仁”则是赞许之意。  相似文献   

10.
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句云:“有的念‘仁远乎哉我欲斯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对于“仁远……”一句,中学语文课本注释道:“语见《论语·述而》”;而“笑人……”句,编者以为是“古书上一些难懂的话”,却恐怕未必妥当。因为它出自大家所熟知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意义也不算难懂。有人解释为“大意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嘴象个狗洞大开着。”(见《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5期郁秉坚汇编的“引文简注”)我基本同意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1.
1.关于《尚书》“子”句古今训释的比较《尚书·尧典》有这么一句话: 岳曰。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十三经注疏》)对此,古今有好些不同的训释。比较起来,以周秉钧先生《尚书易解》为最好。先看看古人的训释。孔颖达《尚书正义》解释“克谐以孝”三句说: 谐和、烝进也。言能以至孝和谐顽昏傲,使进进以善,自治不至于奸恶。  相似文献   

12.
《诗·关睢》“寤寐思服”一句作何训释,前人意见不一,如: 毛亨:“服,思之也。” 郑玄:“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已职事当谁与共之乎?” 孔颖达:“觉寐之中服膺念虑而思之。” 朱熹:“服,犹怀也。” 朱骏声:《诗·关睢》‘寤寐思服’,传‘思之也’。愚按:‘伏而思之也’。” 郑玄不同意毛享的训释,本《尔雅·释诂》文训服为事。服训事,思服则是“思事”或“思职事”,郑却说成“思已职事当谁与共之”,增字为训,辗转迂曲,龃龉不通。孔颖达本王肃之训(王  相似文献   

13.
《论语·子罕篇》曰:“子罕言利与命仁.”两千年来,尽管人们对此章有不同的诠释.但大都相信《论语》所述孔子“罕言利”的说法,今人则进一步简单地把孔子的义利观概括为“重义轻利”.我们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十分复杂,《论语》中涉及义利之辩的章节甚多,为了准确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有必要对“子罕言利”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一位有着积极人生观和独特个性特征的思想家。《论语·述而》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一个思想深邃、举止文雅、态度和顺的长者。“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饭疏食,饮(白)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他在长期的讲学和从政活动中仁智兼备,成为了一名渊博的学者,但他仍“学不厌,而教不  相似文献   

15.
《论语·子罕》云 :“麻冕 ,礼也 ;今也纯 ,俭 ,吾从众。”(纯 ,丝也。《说文·糸部》)其中似乎反映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在某一段时期 ,麻比丝更加珍贵。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注 :“冕 ,缁布冠也 ,古者绩麻三十升以为之。”《礼记》以布八十缕为升 ,《汉书·食货志》曰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郑玄注三礼 ,依据汉制 ,推测古代布幅也为二尺二寸。在二尺二寸的幅内容纳八十根经纱为一升 ,这就是古代的经密单位。三十升即在二尺二寸的幅内有二千四百根经纱。汉制一尺合今约二十三厘米 ,三十升即经密 4 7根 /厘米 ,使用现代化的手段纺织这样精细…  相似文献   

16.
《论语·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一节的章旨,我国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各家的句读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赵纪彬先生的《论语新探》均采用如下句读法:“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多年来,此种句读法广为海内外学术界采用,似乎已成定论。但是,仔细考察起来,它却存在着严重的不确之处,完全有加以辨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继承张载的思想,将“将万物与我为一”训为仁之体;并且发展了二程“爱人是仁之端”的思想,提出“称物施爱”是仁之事;他还借用《中庸》的词语将“忠恕”训为仁之方,“宽裕温柔”训为仁之质,“齐庄中正”训为仁之守,“发强刚毅”训为仁之用.他认为慎守力行这些原则,仁道可得.  相似文献   

18.
《芙蕖》中有这么一句:“是芙蕖也者,无“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也。”这一承上启下之笔却有点叫人困惑,前面分述其可人之处,言及眼、鼻、口、用,偏未涉及“耳”,可在这句中却用了“耳目之观”和下句“家常之用”相呼应。这目可以观,这耳又怎与观相涉呢?课本上对此现象没有注解,这种语言现象该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大家放开喉咙读”的书和先生自己“大声朗读”的书中,有这样一些句子比较难理解: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一句见于《论语·述而》篇。岳麓书社1987年出版的《四书集注》是这样标点的:(子曰)“仁远乎哉?我欲  相似文献   

20.
二胡随想     
中国文化精神充盈着音乐精神。《乐经》历来就被尊为“六经”之一。相传到秦火而淹没不闻,也有人说本无其书,如清《礼经通论》认为:“乐本无经也……故曰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之原在诗三百篇之中,乐之用在礼十七篇之中。……先儒惜乐经之亡,不知四术有乐,六经无乐,乐亡,非经亡也。”这种看法将《诗经》看作《乐经》的本原,将《礼记·乐记》看成是《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