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成年监护制度,基于社会本位的思想,热衷于保障结果平等的体制设计,尤其是福利国家的构建。为国民造福,是国家运行的最终目的,对幼弱病残者的保护已非纯属个人之责,国家和社会亦责无旁贷,因此成年监护制度必然走向社会化、公法化。我国成年监护事务委由亲属自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继之以公权力干涉为势所必然,我国欠缺行为能力成年人公共监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迫在眉睫,而美国欠缺行为能力成年人公共监护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21,(2):124-130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权理念的深入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成年监护制度的改革,改革后成年监护制度呈现出新的立法形态。我国顺应国际形势,改革本国成年监护制度,扩大了成年监护制度的适用范围,明确了尊重被监护人意愿的原则等,构建了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初步框架。但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起步较晚,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未区分未成年监护与成年监护,僵硬的适用行为能力标准,缺乏应有成年监护监督制度等,因此,在我国未来成年监护制度的创设中,可以借鉴国外有关成年监护制度的先进立法理念和制度规定,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最大程度地发挥成年监护制度的应有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和探究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理念以及我国现行监护体系的不足,提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体系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在进行制度设计时,采取了将未成年人视为非完全行为能力法律主体的立法技术,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健在并具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其他人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但是,在诸如在校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故及其赔偿等问题上,这种制度的缺陷便完全暴露了出来。因此,将监护制度延伸到与未成年人具有特定法律关系的学校便成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想法——建立学校的临时监护制度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监护制度仍然存在不少缺陷:亲权与监护划分不清;监护种类和体系混乱;缺乏监督制度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大量缺陷的监护制度日益无法满足保护未成年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预备被监护人是指即将被安排监护的当事人。经过十余年改革,美国成年监护制度形成了保护预备被监护人权益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实质性损害”标准、最小限制性替代措施、“功能性行为能力”标准、正当程序原则。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立法理念相对落后,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来重构和完善我国的成年监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日本的成年监护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20世纪末期对本国的成年监护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与日本的成年监护制度相比,我国现行的成年监护制度在被监护人的范围、监护方式、成年监护人的选任、监护监督、成年监护人的权利、本人的独立自主权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与不足,所以有必要在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管理教育被监护人,防止被监护人对社会或他人造成损害。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监护制度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亲权与监护权划分不清:监护种类的混乱;监护事务内容的不明确;对监护人忽视,等等。这都不利于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同时也是与法律的适应性和前性相违背的。本文就我国监护法律方面的缺陷及如何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监护是民事法律的重要制度之一。澳门的监护制度规定于《澳门民法典》中,该法典继承和反映了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传统和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它对被监护人、监护人、监护设立程序、监护内容等方面的规定有值得借鉴之处,从中可以认识内地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向,以推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新型法律关系的出现,我国现有的监护制度逐渐显现出其滞后性及不完善之处,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章结合国外若干规定,对我国监护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监护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由其单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管.目前,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等方面已出现了各种问题,暴露出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主体制度的缺陷.对此,应从监护主体的种类、变动、监督、报酬、指导、培训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我国成年监护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以至于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了现行成年监护制度的规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规定本身存在的缺陷,通过借鉴他国的修法经验指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合理走向,为该制度之完善提供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监护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它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权益保障的最基本规定。但我国现行监护制度的概念界定、制度设计、监护人权利义务的规范及监护监督机制的设立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更好地保障被监护人的权益,必须尽快完善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尊重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和生活的正常化是老龄化形势下老年人监护制度最重要的理念。我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已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因而重构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此,我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应当从确立新的监护制度理念、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监护方式、被监护人与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应当对等以及建立健全监护监督机制方面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普遍和突出。究其原因是我国固有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留守儿童监护的缺失。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试着提出建立合理的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监护监督是民法理论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完善的监护监督措施构成一个系统的制度体系,对监护人的活动只有监督责任。而我国目前的监护监督体系还不完善健全,既缺乏明确的监护监督主体,又缺少具体的监督及处理措施,且监督标准不确定,致使监督难于开展。因而有必要完善监护监督体系和监督措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但因其身份和任务的特殊性,其既是精神疾病患者同时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既要完成学习任务又要进行疾病治疗,在矫治过程中也牵涉到学校、医院和监护人不同主体,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学校对于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承担的是教育责任,医院对于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承担的是治疗责任,只有在封闭式的治疗中才承担部分监护责任;监护人则是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监护责任的完全承担主体。  相似文献   

17.
浅析监护制度中被监护人的权利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确定的监护制度 ,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和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监护制度改革 ,要从保障被监护人的权利出发 ,吸取监护方面的先进理念 ,借鉴国外监护制度的改革成功的实践。特别是要根据我国新出台的宪法修正案 ,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在监护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对被监护人权利保障的紧迫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研究 ,以推动我国监护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洛学院学报》2016,(3):84-88
罗马法作为现代民法的源泉,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其中,监护与保佐制度作为保护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的人身或财产权利的制度,为现代欧陆各国不同程度的采纳。在分析罗马法监护与保佐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监护制度规定,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立法与实践中的不足。结论认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之际,应结合国情,积极借鉴历史与现代各国先进经验,通过扩大监护对象的范围,增加遗嘱监护的方式,明确监护监督机构等方式,促进我国监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事件频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缺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国家监护制度的缺失。针对我国国情,建议在"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立法指导思想下,完善遗嘱监护制度,增加虐待儿童罪,加大监护案件的司法介入力度,明确未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民政部门作为监护组织的作用,加大未成年人监护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困难扶助计划,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推行行政补充,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意定监护是一项符合现代监护理念的新制度,在我国立法上尚属空白.需要通过更新成年人监护立法理念,引进意定监护制度,采用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混合型立法模式,形成以意定监护制度为主,法定监护制度为辅助的新的成年人监护制度,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成年人监护立法,更好地满足高龄老人、智力障碍者和身体残疾者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