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情感会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关系到师生的思想交流,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课堂语言艺术既是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的手段。历史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是合乎教学要求的语言美学,是历史课堂语言的魅力所在,是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和组织形式,是历史课堂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相似文献   

2.
要确保教学质量,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和准确性、逻辑性和精炼性、生动性的情感性、通俗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3.
语言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讲求科学性并做到形象生动,还要感情充沛,语言简练、干净、明确。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语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是关系到一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们传达思想与情感、事实与信息的载体,是人们须臾不可离的工具。语言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语言进行教育这个话题,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首先加以研究的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之一。没有语言的高度素养,就无法使人们具有细腻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下面就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6.
姜涛 《继续教育》2010,24(5):27-29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而课堂语言是最重要的教学语言。本文综述了前人对教师语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分析课堂语言的新方法,即:将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看成两个相互交叉的坐标轴,在这一坐标系下,对信息量、权威性、趣味性和亲近度的追求都可以转化为一个个的坐标点。本文认为继续教育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任务的不同对课堂语言进行坐标定位。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地接受历史教学、完成历史学习任务,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如何对书本知识进行形象、生动、艺术的加工才能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呢?这需要在语言上下工夫。俗话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完全接受新知识,就必须将语言“还原”,使学生将语言与自己的感官联结起来。教师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就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上熟练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笔者以为: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教师的课堂语言极为重要,对于历史课堂来讲也当然如此。但现实中,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堂语言,并不尽如人意,有许多问题令人困苦。如存在语言过于冗余啰嗦的现象,过于肤浅过于随意的现象,过于追求通俗易懂而失去历史本色的现象,过于简单重复教材的现象,过于呆板的现象,动辄语句混乱逻辑不清不知所云现象,权威吓人词语难懂的现象,过于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都必须依靠课堂语言。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及其运用的质量,决定了学生自信的建立、潜能的发挥。对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教师对课堂评价语言应用的意识,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林小改 《文教资料》2012,(28):190-191
历史是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我们欣赏这幅画卷的过程,也就是历史课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画卷的解读者,他的解读方式对学生的接受多少有着莫大的影响。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纯粹的语言讲述难免会使课堂枯燥乏味,缺乏人文精神,因而需要改变历史课堂以有声语言主导的方式,从而促进课堂和谐、动态的进展,彰显历史的精彩。基于此种目的,本文着重介绍了肢体语言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独特魅力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课堂语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历史课讲授内容的过去性、时序性和具体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更应具备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2.
唐华军 《教师》2014,(31):121-122
正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最基本的手段。没有它,一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都失去了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和效率。"那么,教师课堂语言应从哪些方面来优化呢?一、准确规范准确规范是任何一门科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灵魂,也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教学活动进行的主要平台。一堂课能否开展得顺利而高效,学生的热情能否保持高涨而持续,教学效果能否体现得显著而深远,教师的课堂语言举足轻重。课堂语言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一个教师的课堂语言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载体,也是联系学生和教师情感的纽带,可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学的效果等。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富有激情、赞美激励、精炼准确、形象贴切、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课堂语言的有效输入,让自己的课堂充满乐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从教师课堂语言的规范性、教育性、评价语言的技巧性、教师的语言机智四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语言对于人们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具有针对性的课堂语言尤甚。然而,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忽略了学生年龄、教材内容、教学场所等因素,缺乏针对性。那么,如何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针对性呢?  相似文献   

17.
林娜 《黑河教育》2012,(11):37-37
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合理使用评价语言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老师就要合理使用课堂评价语言,多鼓励、多引导。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研究儿童语言的特点,用贴近儿童的语言进行课堂评价,激励学生,使学生不断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师讲课的有声语言,是授课时教师向学生发出信息和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此外的媒介还有文字、图表、标本、实物、实验、影视和教师态势语)。教师课堂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信息的传递与转化(能力转化)。一般地说,相同知识水平和相同教学经验的教师,凡课堂语言好的,教学效果就好;凡课堂语言不好,传递信息有障碍的,教学效果就差。因此,要重视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当把它作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评价语言是师生在课堂对话中生成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语言。记得曾听过一节语文课,课堂上学生沉默不语,举手的学生寥寥可数,整堂课死气沉沉,教师吃力,学生学习兴趣低。追其根源,原来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贫乏造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心灵的工具;而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传递信息、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艺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