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毫无疑问,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所以翻译理论在其得以系统讨论之前是被包容进语言学范畴的.但是,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研究证明,翻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并不是应当从属于语言学的.然而很多翻译理论家在其研究过程中又不断地借助于语言学,用语言学的一些理论、术语和方法去研究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理论及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见仁见智。在翻译界内部基本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归化一。一派主张“异化”.美国学者韦努蒂提出了“异化”翻译策略。他反对译者的。隐身”.倡导“异化”的翻译策略即“抵抗式翻译”以使译者“显身”,译作“显性”。他通过对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倾向。并提出了解构主义的反对译文流畅的翻译策略。韦努蒂的翻译理论突破了西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的束缚,从西方批评理论、解构理论、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翻译,为西方翻译理论建构了新途径。但他的理论也有着本质的缺陷。后殖民主义思维下的理论基础缺失.翻译方法与文化霸权的联系有些牵强。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对于翻译的研究和争论也从未停止过.它到底是艺术还是自然科学呢?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如何看待我国的翻译体系和外国的翻译体系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翻译既可以是艺术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它应该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要想翻译到位,语言学的知识必不可少.最后,对待西方翻译理论的问题,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我国现代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4.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功能翻译理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扬弃与发展.它突破了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的"等值论"的束缚,在译界掀起了一场革命,在指导翻译实践特别是应用型文体翻译实践有着传统理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功能翻译理论过分强调原文发起者、译文读者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极易导致过于激进的翻译方法.尽管如此,它在翻译发展史上的光辉灿烂的一笔是永不磨灭的.  相似文献   

5.
李炜婷 《考试周刊》2011,(56):42-43
中国的翻译理论在当今的世界无疑处于边缘地位。西方中心主义已对我们的理论研究构成了很大的障碍,并反过来促使我们的理论研究在世界翻译理论研究中更加边缘化,使中西翻译理论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更加不平衡。我们必须注意理论上的创新,主动向西方介绍我们的传统和成就,逐渐向中心的位置移动。  相似文献   

6.
西方翻译理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这个过程中,语言学理论在现代电影翻译领域的当中开始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许多翻译工作都需要通过这项理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通过运用语言学理论内容,能够实际解决翻译当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阶段,西方翻译发展理论的大趋势。语言学理论当中语域理论具有重要地位,属于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Catford的对比语言学翻译理论进行分析,阐述了Catford理论中的翻译对等问题,并就其理论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由此发现,Catford理论中着重从语言学层次探讨翻译对等问题及在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方面的观点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8.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功能翻译理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扬弃与发展,它突破了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的"等值论"的束缚,在译界掀起了一场革命,在指导翻译实践特别是应用型文体翻译实践有着传统理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功能翻译理论过分强调原文发起者、译文读者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极易导致过于激进的翻译方法。尽管如此,它在翻译发展史上的光辉灿烂的一笔是永不磨灭的。  相似文献   

9.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翻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我们深入研究翻译本质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运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在帮助学生外延思路、增强语言联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诞生,到1990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成立,再到本世纪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研究,表明了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为我们展现了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的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综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这一课题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其研究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奈达翻译理论引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语言学等研究成果,发展了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对西方和中国翻译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田喜娥 《文教资料》2006,(20):154-155
传统的翻译理论及传统的修辞学均不能解决隐喻的使用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在翻译研究发展的过程中描写翻译研究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孙志祥 《教育与职业》2007,(36):175-177
翻译差异是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及主体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语言学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范式强调意义的确定性,忽视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排斥翻译差异。解构主义翻译范式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和主体性,无限度地张扬翻译差异。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翻译教学中应反对无限张扬翻译差异,主张翻译差异的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新的西方翻译理论,它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种.目的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转向,即由原来的以语言学理论及侧重形式的理论为主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理论.本文旨在讨论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并通过例子强调: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译文潜在的功能及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两大分支 :一方面是以研究我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为主 ;另一方面是以研究西方的翻译理论为主。从翻译理论的角度上看 ,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 ,引介西方的翻译理论为我用 ,构建以本族语言文化现实背景为依据 ,并能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中国翻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中西方翻译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对佛经的翻译活动和西方世界对《圣经》的翻译历程分别体现了中西方对翻译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在对中西方宗教翻译历史做了简要回顾的同时,也对二者的翻译理论进行了大致的比较,以期从中发现中西方翻译传统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在20世纪后30年给传统翻译理论带来了强烈冲击,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本文主要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主要观点和在翻译实践中所使用的策略,以期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促进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之后,西方翻译理论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逐词译与自由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绵延不绝。本文从各个时期的主要翻译理论家的著作入手,简述其主要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9.
奈达的翻译思想及理论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奈达倡导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翻译理论的构建。借鉴经典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核心句及转换等概念,奈达提出了“逆转换翻译理论”,对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综观奈达的翻译思想,不难发现,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翻译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哲学、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它对翻译的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认为它在英汉拟声词的对比和翻译领域有如下启示: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拟声词在人们认知结构中所处的范畴层次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为了达到认知领域的更佳效果,在翻译拟声词过程中可以采用对等翻译法,因境择词翻译法和笼统化翻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