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征稿启事     
进入初中,同学们开始接触言。言是我国明史上宝贵的化遗产,是语课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中的一个难点,怎样才能学好言呢?具体说来,做到“五多”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学习言呢?专家学们各有各的说法,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学生将来从事古代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化艺术、医学等研究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②可以促进现代写作能力的提高,③对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璀璨的化,批判地继承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刚接触言,总觉得学习言好像是雾里看花,想读懂章更是困难重重。如不能及时排除这些困难,就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言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时排除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言的兴趣,使学生由“怕学”到“爱学”,这不仅需要老师有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更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蒋亚静 《现代语文》2006,(11):67-68
前段时间我读了黄老师的一篇章,他在中指出“初中言教学要力避串讲式”。黄老师认为串讲式教育危害有三:一是扼杀了学生学习言的兴趣,二是容易陷入知识中心,三是问化了言教学的内容。黄老师在中还提出了几条避免串讲式教学的途径: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二是在读中理解,三是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四是在语活动中加深对义的理解。由此,笔陷入了对言教学的沉思。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学是我国的文学宝库,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先秦的诸子散文、唐诗、宋词等是我国文学天宇中熠熠生辉的明星。如何继承这一遗产?这就要求中学生必须学好文言文。目前,在中学生中存在两种不利于文言文学习的情形:一是没兴趣,不愿学习,认为学了没有用;二是没信心,认为文言文  相似文献   

6.
张莹 《现代语文》2006,(11):90-92
时下中职言教学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导致困局的主要因素。笔曾在学生中作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同学对言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原因有三:一是难懂,二是难记,三是不实用。难匿难记尚可理解,“不实用”观点的出现很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教师警醒并做深入思考与研究了。本将着重从中职言教学的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改变中职言教学现状,促进中职言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古文今译——文言教学不能承受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言教学一直是困扰着师生的难题。老师不知怎么教,学生没有兴趣学。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新课标的实施。这一问题更是日见突出。为了找到言教学的症结所在,笔在本校高二随机选取了5个班级243名学生,作了一个“中学生言学习兴趣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百分比)。  相似文献   

8.
一种观点认为中学言教学的重点只能是言词语、句法和古代化知识,因而要舍弃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的教学。我认为言教学要重视言词句,也须重视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9.
盲校的言教学一直采用“熟读—逐字逐句翻译—背诵”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不高。也有的老师认为,盲生学习言很难,只能采取这种方式,其实不然。在长期的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对言教学进行了“四读”新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初中阶段的言学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强古诗的背诵;二是学习言,重在理解其基本内容,不要过多地关注言词法、句法,即要把言当作“章”来学,而不能仅当“言”学。三是明确评估考查的重点,强调对诗的整体理解,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章。  相似文献   

11.
王针桂 《现代语文》2006,(11):47-48
中学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浅易言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能够掌握800到1000个言常用词的用法.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言词语教学。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但在目前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死记硬背、学生惧学、厌学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实现《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要求,笔者通过运用以读代讲、授之以渔等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乐学、肯学、会学。  相似文献   

13.
盲生对言教学.常常是要么听不懂,要么记不牢,加之一些语教师对盲的特点、言的体特点不够重视,往往按汉言教学的方法给盲生施教,致使肓言教学事倍功半。那么,如何才能使肓生学好言呢?笔认为只有注意盲言教学的特殊性,有的放矢,采用特殊的教法,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丹 《四川教育》2007,(2):84-84
因其写作年代的久远和语言的高度精炼.言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难点。学习言,是学生感受中华明的博大精深、灿烂悠久的重要途径,因此,课标教材中言所占比例明显提高,课难度加大,言教学作为语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提高初中言教学的实效、提高课堂效率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为检测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言的能力”,中考言阅读已由以前的以课本为本,变为课内外结合,侧重课外,并有以考课外为主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教好课本的同时.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正成为言教学的“时尚”。在教学实际操作中.笔发现,课外阅读常常被简化为简单的加法:一味盲目加大言材料的阅读量,搞题海战术,结果是事倍功半。学生囫囵吞枣,不仅增加了学习负担.而且对言产生阅读畏难情绪,使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不能够顺利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言,我们不能只重视语法,光抠字词,还要在诵读上下功夫。诵读言,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17.
“实”首先是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出发的,因为学生学习程度不同,所以确定的教学目标就不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其次是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特长实际出发的,诸如有的教师言功底厚,有的写作功力深,有的擅长教散,有的教议论胜人一筹,等等。我们倡导“实”的核心理念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叶澜先生认为: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扎实的课。  相似文献   

18.
学会阅读言的方法,培养阅读言的能力。能吸取精华,古为今用,更好地使用现代汉语这一工具。要实现这一目的,一目十行地浏览,浅识轮廓地泛读,成效是不大的。常见一些学生,言读得不少,仅教材和《读本》就有数百篇,中学毕业了,言的阅读能力仍十分低下,更不用说古为今用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教学中,言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语教学往往注重言字词的落实和翻译以应付考试,忽略了言学习与现代写作的结合,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20.
为使言教学有突破,必须构建言教学层次。一是言字、词、句法层次;二是言结构层次;三是修辞分析层次;四是化蕴涵及哲学底蕴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