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尔效应自从发现以来,其理论和应用就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从教学角度对量子和非量子霍尔效应展开研究,并对霍尔效应的应用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霍尔元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元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对霍尔效应及霍尔元件的介绍对这种新型元件进行普及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实验改进中更好地应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把握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如何协调统一;是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关键问题.所谓科学探究指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思维程序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相似.通过科学探究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发展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研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因而物理教学中坚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地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刺用DIS探宄霍尔效应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霍尔效应和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历程及理论解释,并叙述了霍尔效应和反常霍尔效应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霍尔效应的原理,并将霍尔效应理论与自由电子气模型联系起来,得到霍尔效应的新应用,即用来测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本文主要探讨用霍尔效应测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可行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集成霍尔传感器研究霍尔效应及测量螺线管磁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用集成霍尔传感器代替原来的锗霍尔元件来研究霍尔效应,并用这种新方法测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这样使实验数据稳定可靠,且丰富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霍尔元件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普通物理教学中霍尔效应的讲解,阐述霍尔元件的原理、特性及补偿,着重介绍霍尔元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属磁电效应的一种.如图1所示: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U_H,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其中  相似文献   

10.
霍尔效应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属磁电效应的一种.如图1所示: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UH,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其中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的霍尔效应实验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尔效应实验既可以测量电磁铁空隙中的磁场分布,又可以测霍尔元件的霍尔系数和霍尔灵敏度。利用Matlab软件可以简单、准确地依据实验数据作图。结果表明:编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磁场最强区域,把霍尔元件置于磁场最强区域,利用Matlab编程拟合霍尔电压随工作电流的变化曲线,求出霍尔系数和霍尔灵敏度,减少了手工绘图计算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问题研究式教学方法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科学研究意识。探讨问题研究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规律,研究自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条件及发挥环境与动力,研究学生进行问题研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研究怎样提高学生创新性、多角度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霍尔效应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根据霍尔效应做成的霍尔器件,就是以磁场为工作媒体,将物体的运动参量转变为数字电压的形式输出,使之具备测量、传感和开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杜兴汉  龚大洁 《考试周刊》2011,(23):199-200
1.设计思想 利用高中教材中科学研究的过程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主体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可以强化思维意识,养成思维习惯;以动促思,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以实练思,使学生走进生活;以读带思,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运用多媒体,以形发思.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知识逻辑顺序及再现科学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展现假设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利用实验教学探索、展示变式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利用课程拓展学习及材料示例延伸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要实现变革,亟须引入研究性教学这样的新型教学理念。这将促使教学效果的大幅提高,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本文先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现状进行概述,再阐述研究性教学的意义和背景。最后结合霍尔效应的具体教学情境,通过在传统实验中加入研究性内容,使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定性地解释了霍尔效应.讨论了Lorentz 力和电力平衡下量子行为.通过推导沿着外场方向的平均速率,推演了宏观霍尔系数.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科学方法的认知,本质上来自于科学研究者的思维,可以说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思维发展史.在科学发展的过程当中,科学研究者借助于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对物理表象的研究,以及对科学概念与规律的梳理和建构,不断地运用自身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完善着科学知识体系,构建着物理学科的大厦.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紧扣科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而且能够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起到助力作用.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去开发课程资源,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自主运用科学方法,自发实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结合起来,能使教学过程具有民主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做到: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善于点拔,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