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意为主”是我国古代写作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庄子有言:“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庄子·天道》)他把“道”归结为“书”,把“书”归结为“语”,把“语之所贵”归结为“意。”可见早在先秦之时,就确立了意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当然,意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等于文只有意。文除了意之外,还有其他构成因素。那么,意与其他构成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对此,历来说法很多。曹丕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引自魏庆之《诗人玉屑》)他认为在“意”、“气”、  相似文献   

2.
《庄子。天道篇》曾以析辩眼光从独特角度关注世所珍视的语言本质问题:“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认为语言有它可珍视称道处,  相似文献   

3.
刘勰吸收先秦道家美学"道"论所提出的"道"为原初构成域的思想,指出,"文"是与与天地同构并生的.换句话说,"文"是构成的,其发生构成是自然而然的,基于"天道"自然之道".这类自然而然、发生构成的"文",即他所谓的"天文"地文"人文"万物之文",也即"道之文",作为"道"之构成的"文",是变化无穷的,此即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相似文献   

4.
【问题分析】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将"意"(即主题)比作三军之统帅。这些表述,都很形象地表明了立意在文章写作和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近年  相似文献   

5.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也将"意"(即文章的主题)比喻为三军的统帅。决定文章优劣和品位的最重要因素是立意。立意就是开宗明义,或者卒章显志,确立文章的主题,揭示中心思想或者观点。一、引导确立正确、深刻、新颖、高远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6.
刘毅 《考试周刊》2007,(42):22-23
庄子云:语之所贵者,意也。庄子所说的"意",即文章的立意。那么立意是什么呢?立意就是确立文章表达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清代王夫子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均受到它的约束;立意又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一篇文章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就在于立意。所以更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  相似文献   

7.
文道论五题     
本文所论"文道"是指宽泛意义上的为文之道或写作之道.其中《为文有"方"》所言之方向、方面、方位、方法,即取"道"之方向、方法、规律意;《从"一"写起》所言之"一",取自"道者,一也""一以贯之"之意;《内容为王,坐在形式里》所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实际也是"文道统一";《写作精进人生》所言乃文道与人道的一致;《倡议设立"...  相似文献   

8.
古人是十分重视文章的立意的。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把文章的“意”比作三军之统帅,说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如没有主帅的“乌合之众”,这充分说明了文章的“意”对一篇文章所起的统领全文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墨海玄珠     
作为一门艺术,书法当"艺"进于"道",并以对道的追求为旨归。正所谓"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然而,当代书法已为物欲所蒙,玄珠渐遗。本文将从文字与书法的肇始入手,深入书法创作的内在要求来探讨书法之"道"。  相似文献   

10.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也将“意”(即文章的主题)比喻为三军的统帅。决定文章优劣和品位的最重要因素是立意。立意就是开宗明义.或者卒章显志,确立文章的主题.揭示中心思想或者观点。  相似文献   

11.
<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一书,是提倡"中和之法"的书;是开创舜文化研究--中和之学研究--这一崭新领域的奠基性作品;他们所探索的"道",是一条"和而不同"的"中和之道";他们所追求的"美",是一种"上善若水"般的"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12.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说话如此,作文亦如此。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的高下是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重要标尺。中学生作文的素材,主要源自于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积淀,但要  相似文献   

13.
对"语文"二字,传统的解读总停留于字面的分析,逃脱不了近乎玩文字游戏的误区,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把语文理解成"语"和"文"的简单相加;本文认为,作为一门课程,"语"和"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融于文当中,"文"存于"语"之间.应在现代语言学、文艺学和文化学理论中寻找揭示"语文"内涵的新途径,从母语形成的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汉语的文化精神三方面读解语文教育的本质,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第五专题"学问之道"选有这样一则语录: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语录出自<论语·子罕第九>.选编者将这则语录编入"学问之道",大概是想借孔子所具有的学风和品格来激励后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尊道而贵德",然而,在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道之不讲,以利言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多年,深有同感.因此,本文拟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探索性方案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既不能离开"文"去讲"道",也不能撇开"道"孤立地讲"文",只有文道统一,有层次地、逐步深入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在各个教学的环节中,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尊道而贵德",然而,在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道之不讲,以利言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多年,深有同感.因此,本文拟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探索性方案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由<周易>"书不尽言"、"系辞焉以尽其言"等论述可知,"辞"乃是一种既不同于"书",也不同于"言",假托曲饰,言近旨远的特殊语体.王弼抹煞了"辞"、"书"、"言"的区别,并引入<庄子>,对<周易>的"言意观"作了本体论的改造,不仅把<周易>的修辞学问题提升到语言哲学的高度加以讨论,而且也顺利地实现了由文本制作向文本阐释的过渡,为历代学人对儒道元典的创新性阐释提供了合法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黄猫黑尾"是《金瓶梅词话》作者"表里不一"一语的同义趣巧变说;"黄"为相对于"黑"的"白","猫"是"貌"的谐音字,"尾"是"里"的谐音字.解作"表里不一",不仅词语语素在训诂上可找到依据,词义理据上也能讲清楚其相互之关系,所释之义且验之各句皆通,当是作者之本意.  相似文献   

20.
从文章学的角度,运用现代文章学原理,对《庄子》一书中"言""意""道"论中的"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进行剖析、解读,发现"言不尽意"完全吻合现代文章学中关于"察物→创意→缀文"的文章写作规律;"得意忘言"则完全吻合现代文章学中关于"披文→得意→及物"的文章阅读规律。二者相互融合,贯通了"物→意→文→意→物"螺旋循环的文章写作和阅读的运动全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