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研究目的很多大专院校教材《无机化学》在谈到HZS的还原性时,都把Cl2与H2S作用的反应式写成:4C12+H2S+4H2O=H2SO4+8HCI(1)而认为Br2可使H2S氧化析出单质硫,事实上氯水与氢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确实不如Br2水与H2S溶液反应现象明显,氯水容易使氢硫酸中的S2-氧化成SO对这现象的解释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说法.究竟Cl2是直接把H2S氧化成H2SO4的,还是分步氧化或是间接氧化成H2SO4?有哪些因素影响H2SO4的生成?有没有更佳的实验方案使得H2S被Cl2氧化的实验能清楚地看到单质硫生成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2.
1.N2的三性:①不活泼性.因N=N,键能大.②分子非极性.③具氧化、还原性.电8.N2+O2=2NO催化剂b.N2+3H22NH3、加压点燃C.3Mg+NZMg3NZ2.*出的三性:①主角锥体,分子呈极性③易溶呈碱性NH。十H。O—NH。·H。O。NHt+OH-,NH3+H”=NH:Pc@还原性4NH一干SO===4NO十6H,O凸3.按盐三性:①不稳定性*迅o=一面NH。+HCI②易溶性吸热③与碱反应放NH。:凸NHt干OH—==NH。了十H,O4.UO的三性:①毒性②难溶性③具还原性ZNO十Oz=ZNOz5.*0。的三性:①毒性③可溶性,呈氧化、还原性3H0。+H…  相似文献   

3.
在高一年级化学教材实验六一“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中,规定了氯水氧化硫化氢的实验.多年来,此实验一直是个难点,成功是偶然的.我们对此实验做了多次的试验和探讨,现把实验结果和想法写出来和老师们共同讨论.一.实验不成功的原因1.H2S溶液易被水中的O_2氧化,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白色沉淀,必然降低了H2S的浓度,实验当然不成功.2.氯气的过量,把H2S氧化为H2SO4,所以看不到硫的沉淀产生.俄们用BaCI2和硝酸鉴定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消失);其化学方程式为:H2S+4Cl2+4H2O=H2SO4+8HCl氯气过量的原因和两种气体在水中的…  相似文献   

4.
Fe3+与SO2_3之间发生什么反应?《化学教学》96年第2期上“高中化学课本中溶解性表‘一’探究”一文中认为是发生了氧化一还原反应:2Fe3 SO2-3+H2O=2Fe2 +2H+SO2-4原因是:(化学教学)流年第9期上“FeC13与Na。C0a等的反应问题讨论”一文中,在讨论了FeC13与N32C0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之后说:“用Na。5*。溶液代替Na。*0。溶液也有相同的现象”,即认为Fe’牛与5O厂之间发生了双水解反应:ZFe3++3H20+350;=ZFe(OH)。(胶体)+350。T两种看法截然不同,谁是谁非呢?笔者通过了以下实验进行了验证和分析:1.配…  相似文献   

5.
在焊锡时,先将要熄的铁件刮净,再涂上一层焊药水,最后再用烙铁将焊料涂到要熄的地方,若不涂上焊药水,就焊不牢。焊药水是加进几粒锌的盐酸,如果再加上一些NH4Cl则更好,锌在盐酸中生成氢气泡和ZnCl2,其反应为:Zn+HCl=H2+ZnCl2浓的ZnCl2溶液和水能生成一种复杂的酸,即H[ZnCl2(OH)2],它与金属表面一层极薄的氧化膜起作用,能将这层阻碍焊接的氧化膜去掉,其反应为:FeO十H2[ZnCl2(OH)2]=Fe[ZnCl2(OH)2]+H2O这样不仅除去了氧化膜,而且还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损害。因为在加热焊接时使焊接处水分蒸发后,…  相似文献   

6.
在解答有些化学试题,尤其是简答题时,若由因到果,正向分析,常感无从下手,此时若改弦易辙,由果折因,往往取折愈明.[例1]在AgCl沉淀中加入12%的碳酸按溶液,振荡后AgCl沉淀明显溶解,原因何在?解析:若由团析果,将直面:AgCl与(NH4)CO3之间发生什么反应而使AgCl溶解这个问题.因两者之间的反应并不为中学教材所见,正面作答,原因不明.而逆推,效果大不相同:AgCl溶解→类比银氨溶液配制一国有NH3·H2O产生→因(NH4)2CO3水解所致。至此,豁然开朗:因(NH4)2CO3。水解:(NH4)2CO3+H20=NH3·H2O+NH4HCO3…  相似文献   

7.
电解质溶液被电解,当水电离出的H”或OH-放电时,常见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ZH++2e=H2阳极4OH--4e=O2+2H2O.笔者认为这种写法欠妥,理由如下:(一)据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定,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用离子符号表示;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在反应中用分子式表示.而水是难电离的物质,故无论在哪极放电均应用分子式表示.若水得电子,阴极反应式应为:ZH2O十2e=H2+OH-;若水失电子,阳极反应式应为:2H2O-4e=O2+4H+(二)据上述电极反应式可明显看出:水在阴极放电后,阴极[OH-]增大(阴极生阴),碱性增强;反之若在阳极…  相似文献   

8.
在高三复习资料中遇到一道关电解的练习题: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锰酸钾的碱性溶液制取高锰酸钾的阳极反应式.质疑:锰酸钾的碱性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K+、H+、MnO2-4、OH-,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阴极上阳离子放电,且H+放电顺序在K+之前,故阴极反应式为2H++2e-=H2或2H2O+2e-=H2+2OH-;阳极上阴离子放电,按教学参考放电顺序OH-大于含氧酸根离子,故阳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相似文献   

9.
1.多元酸与碱的反应 如H3P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1)将H3PO4溶液逐渐滴入Ba(OH)2溶液中;立即出现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先后发生的反应为:2H3PO4+3Ba(OH)2=Ba3(PO4)2↓+6H2O,Ba3(PO4)2+H3PO4=3BaHPO4↓,BaHPO4+H3PO4=Ba(H2PO4)2.  相似文献   

10.
一、重要核心规律规律之一:性质规律1.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2.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3.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4.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5.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之二:强弱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分别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规律之三:价态变化规律1.中间变两头——歧化反应。例如,3Cl02+6KOH5KC-l1+KC+l5O3+3H2O。2.两头变中间——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反应)。例如,H2S+6O4(浓)+H2S-2S+4O2↑+S0↓+2H2O、6HCl-1+KCl+5O3KCl+3Cl02↑+3H2O。说明当氧化剂为强氧化剂或者氧化剂过量时,还原剂可转化成比其邻位价态更高的产物(不可出现交叉现象);反之亦然。规律之四:次序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相遇时,还原剂(或氧化剂)总是依据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顺序先后被氧化...  相似文献   

11.
变能生巧     
一、删繁就简 例1NH4NO3受热分解可发生如下反应: 5NH4NO3=2HNO3+4N2↑+9H2O其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___.  相似文献   

12.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换2 Na2O与Na2O2Na2O和Na2O2都是氧气和金属钠反应的产物,但二者的性质却不同.Na2O是白色的固体,而Na2O2则是淡黄色的粉末.Na2O是碱性氧化物,而Na2O2是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和同一种物质反应的产物是不同的.如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再如与二氧化硫的反应:Na2O+SO2=Na2SO3,Na2O2+SO2=Na2SO4;又如与盐酸的反应Na2O+2HCI=2NaCI+H2O,2Na2P2+4HaCI=4NaCI+2H2O+O2↑.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98年第2期刊登了“BaCI2、NaHCO3两溶液怎样反应”一文.我认为文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对两种溶液反应实质的分析文中认为两种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不是因为NaHCO3水解被促进而生成大量的H2CO3分解得来.我认为这些分析是不妥的.首先,两种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是由于NaHCO3水解被促进而生成大量的H2CO3分解得来.H十离子浓度的增大促进了盐的水解.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HCO+H2OH2CO3+OH-,HCOH++COH++OHH2O.向NaHCO3溶液中加入BaCI2溶液后,由于沉淀反应Ba2++CO=BaCO3↓的…  相似文献   

14.
笔者批阅《 2000年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时,发现 29题的原标准答案有误,后翻阅了 100多份试卷,有 50%以上的试卷中都出现了与原标准答案类似的错误。 29题是: 20克 CuO溶于 140克温热的 20% H2SO4溶液,冷却到 20℃时能从溶液中析出多少克 CuSO4· 5H2O晶体 ?(20℃时 CuSO4的溶解度为 20 7克 /100克水 ) 原标准答案是: CuO+ H2SO4=CuSO4+ H2O 80 160 20克 x x=40(克 ) 溶液质量为: 20克+ 140克 =160克 20℃饱和溶液中 CuSO4的质量分数为: CuSO4· 5H2O晶体中 CuSO4的质量分数为: 设 2…  相似文献   

15.
例1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Fe^2+2H2O=Fe(OH)2+2H^+若往此溶液中加人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相似文献   

16.
观察SnCl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n^2 Cl^- H2O=Sn(OH)Cl↓+H^ ,往平衡体中加入稀HCl,左边增加了Cl^-浓度,右左同等程序增加了H^ 的浓度,平衡似应不移动,怎样解释?文章给出了这类问题的一种通用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Zn能置换出Fe~(3 )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化学里,金属元素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依据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活动性都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元素之间在水溶液中是否也能按此顺序发生置换反应呢?下面以Zll能否置换出Fe'十的实验为例谈谈看法.实验:在装有0.1111。l·L-'FeC1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Zll粒,观察到的现象是:211粒表面有气泡产生,静置一段时间后有褐色难溶物沉积在试管底部.滴人盐酸振荡沉淀物溶解,再滴入KSCN溶液两滴,溶液马上变红.由此说明Fo'十并未被Zll置换出来.原因:在Fo'十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Fo'++3H、OMF3(O)3+3H十加人…  相似文献   

18.
1.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原子氧化性逐渐减弱F,O,Cl,Br,I,S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如氧化性:F2>O2 还原性:Br-Cu2+ 还原性:Fe>Cu  相似文献   

19.
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常使用的是H2O2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其结构式为H-O-O-H,电子式为H(O)(O)H.H2O2中O呈-1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时呈现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时呈现氧化性,并以氧化性为主.H2O2还具有不稳定性和弱酸性,其用途广泛,常作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火箭燃料等.  相似文献   

2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CaSO4、SO8、HCl、NaCl、KHCO3、CO等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种,属于盐的有种.2.某+n价金属元素的硫酸盐与碳酸盐的分子量分别为a和b.当n为奇数时,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当n为偶数时,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3.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里,钠、碳、氧、氢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实验室需配制a%的盐酸w克,需要浓度b%的盐酸(b%的盐酸溶液密度为ρ克/厘米3)毫升.5.现有两组物质:A组:二氧化碳、盐酸、硝酸铜溶液B组:氧化铁、铁片、氢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