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2.
2011年默多克《世界新闻报》的电话窃听事件给了世界新闻媒介重量的一击,不久,2012年BBC的9名员工又陷入性虐丑闻事件,媒体自律缺失的问题一下子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国的媒体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媒介内容的庸俗化倾向严重、迫于外界环境压力不能良好履行媒介的新闻职责、缺少有序媒体管理机制,甚至不乏报道失实的现象。在全球新闻媒介丑闻迭出的今天,在新闻媒介功利主义、庸俗娱乐浪潮席卷的当下,如何重视、坚守媒介环境监测功能和新闻人的道德良知,这让笔者想起了在黄色新闻泛滥时代的一个真正新闻人——普利策,他的新闻思想无疑会给当下媒介管理者和新闻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闻反转报道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的质疑之声日渐严重。新闻媒体行业亟待找到反转报道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规制避免出现反转报道,提高新闻媒体行业责任感,同时增强行业自律。对此,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了新闻反转报道的形成机制,并从媒体、受众和社会维度入手,探讨了新闻反转报道的规避策略,以期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媒介商业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潮流。在激发媒体活力、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新闻观念变革、娱乐新闻盛行、威胁新闻自由与民主等弊端.透过黄色新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剖析媒介商业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报刊业竞争激烈,新闻传播史中曾经出现了一股黄色新闻的逆流。黄色新闻起源于美国,来源于纽约的两大报纸——约瑟夫·普利策的《世界报》与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黄色新闻是指以大量的图片和煽情报道吸引受众的眼球,以低售价、高发行量赢取高额利润的办报方式,作为蔓延西方新闻界的普遍现象,这是一种国际化的新闻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在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的竞争中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6.
周立顺 《青年记者》2006,(23):64-65
“黄色新闻”这一名词来源于约瑟夫·普利策与威廉斯·伦道夫·赫斯特之间发生的报纸的竞争。普利策一直被看作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他凭借《圣路易电讯报》发家,在1883年到纽约买下了《世界报》,并很快把它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报纸发展成一家纽约最受欢迎的报纸。普利策在《世界报》的经营上采取了两条路径。一是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揭露时弊,反映民情,提倡改革;另一方面又采取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警示新闻。当时的《世界报》的星期日版有个著名的连载漫画《霍根小巷》,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袍子的小孩。作者借“黄…  相似文献   

7.
张乃瑜 《大观周刊》2012,(50):34-34
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的办报人普利策和赫斯特在《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上展开了一场关于“黄孩子”的争夺战,新闻界把这种报纸称为黄色报纸.并把报道称为黄色新闻,“黄色新闻”一词也由此产生并迅速席卷世界。  相似文献   

8.
傅海 《新闻记者》2005,(4):15-16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1985年设立了调查性报道奖,新闻理论界则认为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源于20世纪初叶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趋于成熟,并产生了诸如关注美莱屠杀案、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9.
环境新闻始于美国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美国是公认的环境新闻的发源地之一,确切地说,环境新闻这个新理论思想指导的新新闻题材,从20世纪70年代后最终得以在美国主流媒体(主要是文字媒体中的报道)确立并发展,其缘起却与普利策新闻奖密不可分,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的新闻报道上的威望及其对新闻报道的指导作用,是美国主流媒体各类报道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0.
上回说到,赫斯特来到美国的报业中心纽约与普利策比高低,其结果怎样呢?赫斯特说服他的母亲,卖掉了安那康达铜矿的家产,带着750万的巨资到纽约,于1895年买下了一家每年要亏损100万元的《纽约日报》,以它作为基地与普利策的《世界报》竞争。结果,赫斯特赢得了“黄色新闻大王”的雅号,开创了“黄色新闻事业”史的先河。“黄色新闻”一词的来源,是这样的——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19世纪后期,报纸上经常用漫画、插图来招引读者。1889年,普利策在美国最早采用彩色印刷报纸,出版定期连环  相似文献   

11.
赵雅文 《新闻界》2006,(4):12-13
约瑟夫·普利策是美国新闻史上颇具争议、毁誉参半的人物。作为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新闻教育的奠基者,人们奉为偶像;作为黄色新闻的制造者和商业追求的谋利者,人们又抨击不断。他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将报人和企业家的角色集于一身。品读普利策一生艰辛曲折的办报历程和摇摆不定的新闻追求,人们既无比景仰又深表遗憾,总会引起不太和谐的“七七八八的感想”。①普利策的新闻生涯充满矛盾色彩,始终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与调和中行进着。一、新闻追求与表达手段的差异1883年5月11日,普利策创立的第一张报纸《世界报》问世,立即在美国引起强烈反…  相似文献   

12.
吕静 《传媒》2016,(24):86-88
新媒体的诞生对传统媒体行业和从业者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整个新闻行业本身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形成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新闻行业两个层面以及传统新闻从业者和新媒体从业者两个角度,对新媒体形态下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的自律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将自媒体从业者纳入职业规范管理范围内,探讨并形成针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新的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探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新闻界的新闻理念、价值追求与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14.
第85届普利策新闻奖于美国当地时间4月16日公布。 本届普利策新闻奖共有15个机构或个人获奖(国际报道奖有两人同时获奖),另有28个机构或个人获最后提名。综观第85届普利策新闻奖,其体现出的新闻价值取向主要有: 一、秉承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传统 美国的新闻报道一向有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传统,尤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世纪中期美国"黄色新闻"时期为参照,通过比较"黄色新闻"与我国报纸新闻娱乐化现象,以史为鉴,从而分析我国报纸娱乐化的危害及出路。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一种事实的报道,它不可以超脱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而不同的社会存在决定着大众对客观事物的不同认识。在当今新闻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行业中一些人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采取了一些不当的甚至是不道德的方式。如何正确提高新闻行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跨世纪新闻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1世纪迫近之际,笔者就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教育的基本宗旨、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新闻教育的模式等略陈管见。一、新闻教育的基本宗旨1.培养有责任感的各类新闻专业人才。本世纪初,当普利策建议在哥伦比亚大学内成立一所新闻学院时,他宣称学院的宗旨是帮助新闻工作者在采集和报道新闻过程中变得更有责任感。普利策指出:"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上拯救出来。"在将近一个世纪后,回眸新闻教育,无论…  相似文献   

18.
解释性报道来源于西方新闻学,在西方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充分利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提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它介于纯新闻(客观报道)和调查性新闻、新闻评论之间,比纯新闻提供更详尽的事实和有关的背景材料,记者可以根据事实进行解释和议论,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克服了纯新闻报道肤浅零碎的弊端。1978年版的《世界大百科》把它列为20世纪美国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西方的学者称解释性报道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1985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开设了"释义性新闻奖"。  相似文献   

19.
新闻职业化与行业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职业是社会的产物,而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新闻职业化的产物。新闻自律机制的依据是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行业内自律能够从行为源头对新闻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监控,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实现较好的监控效果,并保障新闻行业的内部秩序和长远发展,避免他律造成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0.
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设立的“普利策奖金”,自1917年开始颁发以来已有很长的历史。授奖对象包括:美国小说、戏剧、诗歌、音乐、历史、传记、非小说类纪实文学著作和新闻,其中新闻奖是普利策奖最重要的奖项。主要以通讯、特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新闻、现场新闻摄影、社论和批评为主。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奖。评奖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坚定,艰苦深入、廉洁奉公;业务精专,勇于创新,成果突出。”比较这两个奖项,可看出中美两国新闻价值观念的异同。一、美国新闻报道主要以负面的“揭丑”报道为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