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车窗防夹,指电动门窗在关闭过程中,检测关闭阻力,当阻力大于设定阈值后,改变车窗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车窗防夹.本文通过加装电机霍尔传感器的方法检测电机转数,提出防夹算法计算阻力,从而实现车窗防夹功能.Simulink模型仿真实践结果表明,双霍尔的稳定性高于单霍尔,该算法适用于车窗防夹力的计算,能够实现车窗防夹.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随处可见,当看到汽车或乘坐汽车时,你或许留意过一些有趣的现象,它们中有不少都和光学有关,下面列举三例. 1.车窗上的像“时隐时现”白天时,如果在车外,不容易看清车内物体,但能够看清车外景物在车窗内成的像;如果在车内,  相似文献   

3.
周谊  周宏 《早期教育》2007,(9):32-33
由于经费比较充足,日本很多幼儿园都拥有自己的"移动教室"。"移动教室"是幼儿园和汽车制造商共同研究的,专门为幼儿园接送幼儿而设计制造的专用客车。其车内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扶手、座位都比较低,车窗的高度也较低,以保证幼儿在车内能够看到车外的景物。车内座位的数量不尽相同。笔者在日本考察时参观的"ぉさひめ幼稚园",其"移动教室"上共有32个小座位,可供一个班的孩子出行使用。其司机台附近的几个位置是供老师乘坐的。  相似文献   

4.
于晓喜 《考试周刊》2014,(94):114-115
东风风神A60轿车车身电器控制系统中应用了智能电源分配模块,该模块将车上一些继电器和保险集中在一起做成的,利用该模块能够很好地控制一些汽车上车身电器设备工作,包括车辆自动照明系统、大灯高度调节系统、车辆组合仪表、电动防夹车窗、电动后视镜、车速感应式雨刮器等系统。  相似文献   

5.
新型汽车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感到纳闷,汽车有什么好写的,不就是什么小轿车、大卡车等等。可是我写的汽车的确有所不同。这种汽车可是高科技产品。它的外壳是用一种超微粒子钢板所制成的,坚硬无比。这种钢板只有1000克,厚度只有一张水粉纸那么厚,但是强度却大得惊人,就连反坦克导弹都无法穿透它。车窗上的玻璃是用高温下炼出的水晶透明陶瓷做成的,抗高温,耐高寒。它有一个特殊功能———转换空气,调节车内温度。夏天,它会把车外的炎热的空气变成冷气释放出来,既不让你大汗淋漓,也不会让你冷得全身打颤。车椅是用高精度的海绵做成的,软软的,还很舒…  相似文献   

6.
《中学科技》2013,(1):34-35
1.近年来常有汽车自燃事件发生,如果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车子有漏油情况,车内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首先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请乘客用手机打110呼救 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自己及时修理 C.打开车窗,严禁一切火星产生,疏散乘客离开车箱 D.让车内人员原座坐好,不要随意走动,开窗通风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停置汽车密闭车厢内的空气品质,达到洁净空气与消灭细菌的目的,文章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主要均包含空气净化单元、紫外线杀菌单元及空气导入单元。根据实验数据显示,在车窗完全关闭状态下,CO2与VOC的测量数据随时间均呈固定值,其中CO→0、CO2560ppm、VOC0.15ppm。当采用空气净化装置后,车内空气品质可获得良好的提升,最佳情况下的CO2浓度下降低约8.92%、VOC浓度则减少达13.3%;在距离空气净化装置34.55cm的范围内,紫外线将高于有效照射强度。  相似文献   

8.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中一辆摘掉车牌,车窗全部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不动。结果车窗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接着。他又在这辆好车的玻璃上打了一个小洞,只一天的工夫.车上所有的玻璃被打碎,车内东西全部丢失。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散记     
李新 《新读写》2013,(11):56-57
车窗外的风景 去新西兰最大的感受是在车上看风景。坐在车内,透过车窗,触目所及全是美不胜收的景色。整个新西兰就是个巨大的牧场,绿色版图上活动着成群的羊、牛、马和鹿。  相似文献   

10.
"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读完这首趣味歌谣,你一定会忍俊不禁。面包怎么喝?火车如何能夹着?砖头还能咬人?是不是搞错了?从表面上来看,这  相似文献   

11.
天窗字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即虚缺号。现代翻印的古版书,对古书中残缺的字或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的字(如汉代瓦当文字“四方□服”)、或不便于见诸现代读者的内容(如《金瓶梅》《三言》中的色情文字),住往用天窗字来代替。除此之外,有时作者出于某种原因,在诗文中故意留下天窗字。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一种控制系统设计,采用光电等传感器对车内进行监控,当发现车内有滞留儿童时,进行报警并启动原车空调系统和车窗,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汽车遮阳伞     
杨阳 《中学科技》2012,(6):36-36
夏天,汽车停放在路边或露天停车场时,会被烈日暴晒,据有关资料显示,不到半小时,车内温度就会快速升高至70摄氏度。这不仅对车有损害,而且令人非常不适,即使在开车前开空调,也无济于事。所以我决定设计一种汽车遮阳伞。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夏季车内温度变化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到温度随停车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改善车内温度环境的措施。车内空气温度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脚部位置温度最低,随空间高度升高而逐渐升高,顶部温度最高。车内高温情况下启动空调制冷,需要15~20 min才能达到人体适宜温度。实验表明:采取阴凉处停放、贴车窗膜、遮阳等措施均可降低车辆停放时的车内温升。  相似文献   

15.
近日,湖南省邵东县廉桥镇年仅3岁的女童小紫被老师遗忘,关在幼儿园校车里7小时,结果中暑身亡。当日负责接送的老师和校车司机已被刑拘,园长由于怀孕被取保候审。(《潇湘晨报》)又是一起校车安全责任事故。这一次,年仅3岁的女童小紫不是死于车祸,而是被老师"遗忘"在车内中暑身亡。一个鲜活的小生命竟无辜殒命于老师的"丢三落四",这不是简单的"记性差"和一般性质的"不负责",而已经是涉嫌严重渎职失职的犯罪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16.
天窗     
《初中生》2013,(22):19
【天窗】"天窗"指人际关系中极微妙之处。处理好它是一种艺术。打开天窗说亮话,并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有人用天窗来形容那些微妙的、不太好言传的人或事。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出于天性,人类总是倾向于把自己封装在一个又一个有形的空间(如房屋、汽车)或无形的组织(如工厂、学校)中,因此,整个世界就被一道道有形或无形的围墙给隔开了。为了实现交流,人们经常会在墙上开门或窗,但门窗的出现并非为了墙的隔绝功能,因为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门窗最常见的状态是关闭而不是开放。  相似文献   

18.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东北某地有个青年木匠,名叫张义。有一天他要去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干活,不幸途中汽车起火,一时间车内烟火茫茫。乘客拼命拥向车门逃命,谁知车门紧闭不能打开,眼看一车人就要被活一活烧死。情急之下,张义拿出工具箱里的铁锤狠砸车窗,霎时间把车窗玻璃砸个粉碎,乘客们纷纷从容口跳将下去,他自己没有急于逃命,而是帮着把老人小孩扶上窗口放出窗外,直到最后他自己像一个火团似的滚下车来。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项试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车窗是打开的,车牌也被摘掉;另一辆则封闭如常。结果打开车窗的那辆车在三日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这时候,他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时间,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车内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于是他据此提出了“破窗理论”:对于完美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书香门第     
<正>世代读书的人家被称为书香门第。"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古人为了防止蠹(d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荟香草。这种草会散发出一种清香,书中夹着此草,打开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