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张文娟  冯文全  耿磊 《科技广场》2007,(12):144-145
我国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素质教育,而国民素质的最好体现就是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学校,无疑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必须不断推进教育的全面创新。笔者就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并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高校科研创新梯队合理生成的重要环节,是促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关键.文章通过实证调查,深入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相关情况,鉴于大学开发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自主性,探讨了如何从管理途径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制约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的几个深层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在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条件下,在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已成必然趋势。创新教育即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但若将我国的高等学校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乃至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创新教育进行一番比较的话,不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22)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目前各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科技创新能力欠缺、路径单一、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转化不足等现实问题。本文将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运营管理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丰富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等几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的现状分析及研究方向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是形成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在我国科技事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三个方面对国内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论青年教师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的使命,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大学的科研创新能力更加得重视。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定位不准、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引入战略协同理论,提出通过校企协同联动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观点,并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培育科技创新精神等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对策措施,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阵地,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尤其是经费投入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强的重要保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是高校获得持续稳定科研经费支持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基于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据研究发现,基本科研业务费可提升青年教师基本科研能力,其投入与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呈现显著正相关,但在孕育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方面尚需加强。通过进一步与英国、德国和日本稳定性科研经费资助模式的比较,发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资助体系中存在着稳定性经费投入不足、占比过低和过程管理较粗、运行机制效率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旨在推动我国高校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学校的管理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而激励机制对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作用凸显,因此可以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模式,达到职业道德管理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创新实践的智慧和经验,对大学生创新教育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建党精神求真、担当、斗争、忠诚的品质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启示,坚守理想、践行初心、不怕牺牲、不负人民的价值选择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师资支持、教学话语支持、文化环境支持和实践养成支持是高效、精准地以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红线。论文从团队模式为切入点,以法学院学生就业团队"薪火"为例,对生涯发展教育的有效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晨 《科教文汇》2012,(36):160-160,16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本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切入点,通过提供创新平台,让学生施展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运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内容延伸教学法、多角度教学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教师的创新示范能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韩玲  顾俊凯 《科教文汇》2011,(22):35-35,63
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新的发明、发现,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及新的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贯彻创新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李伟 《科教文汇》2012,(30):9-9,21
我们现在的创新教育.主要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因为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总的来说就是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培养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切实进行角色转变.以此改变其知识权威者形象.使之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教育才能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当今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适应创新教育发展阶段的需要.要进行创新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本文从创新教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几个角度深入、全面剖析教师角色、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TRIZ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将TRIZ理论引入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了基于TRIZ理论的由教学培训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知识产品平台组成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面向师生和企业技术人员,推行以TRIZ理论为主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教学,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引导高校师生和企业人员参与创新、实践创新。培养了掌握创新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  相似文献   

16.
韩晨霞 《科教文汇》2011,(36):131-131,150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从营造宽松环境、运用变式教学、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指导实验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姬发升 《科教文汇》2011,(35):78-79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初中语文教改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引导、激励质疑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冯雪冬 《科教文汇》2011,(24):127-127,138
中职生物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在生物学教学中尊重、信任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研究改进教法,提高显著的教学效果;认真钻研业务,实现教师的自我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静 《科教文汇》2014,(32):144-145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它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行为一旦定型,就会形成习惯,它将决定人的一生,因此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依靠教师、家庭引导形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主要是靠教师和家庭的引导和监督。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20.
黄海相 《科教文汇》2012,(14):70-7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们已经认识到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营造具有自主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其思维品质,培养其创新能力。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深陷对新课程改革认识的误区,当前的语文教学仍无法摆脱浅层化、模式化的束缚。虽然在形式上时有花样翻新,但真正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着手的老师并不多见。这说明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它应有的状态间仍存在着差距,因而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重新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